我是烟雨人 ▷

乾陵尚静布衣丹心

发表于-2007年07月02日 凌晨4:24评论-1条

我来到乾陵,寻找一种久违的神韵。这时正值黄昏,夕阳的余辉将梁山装扮得瑰丽缤纷。脚下,是富饶肥沃的关中平原,麦子正在扬花,油菜已经鼓荚,浸润在春天的气息中,千年古陵更加肃穆庄严。

游客去了,乾陵静得出奇。我没有离去,轻步徘徊在陵冢的周围,在这春日的黄昏里,用一种意念,与窀穸里的主人进行着无声的交流……此时此刻,他们是否安睡?我当然无存得知,但我不想惊吵他们,静静地走来走去。我要用我的脚步告诉他们:我在这里。我还想说:在他们的生前,极尽了荣华富贵;在他们死后,也不惜民脂民膏,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墓宫地室,就是去了阴巢地府,还想高“鬼”一等,享受万鬼的尊奉。这些都是帝权意识的膨胀。可在膨胀的背后,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以及生活习惯的佐料。只可惜,乾陵至今还没有开掘。正因为没有开掘,才使这座陵墓显得神秘。神秘的事情,就有神秘的传说。于是,上千年来,围绕这座陵冢,演绎了不少奇异的故事。

其实,这只是一座陵冢,只不过安葬的是两个皇帝。两个皇帝合葬一处,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举,这恐怕就是陵冢的神秘之处。

大唐延时289年,出过21位皇帝。21位皇帝宾天后,修了20座陵园。惟一的女皇武则天却放弃了帝陵一隅的威仪,同唐高宗李治合葬乾陵。生前同为皇帝,死后还做夫妻,于功名显耀而不顾,这就令人很是寻味!

大唐20座皇陵,18座在关中。关中18陵中,惟乾陵神秘莫测。乾陵兴建在陕西乾县西北六公里的梁山上,“因山而陵”,海拔1049米,三峰耸立,蔚为壮观。北峰最高,为陵冢之主体,与唐太宗的昭陵九鬃山遥相比峻,勾画出一副气势壮观的大唐帝王陵寝图。

远眺乾陵,仿佛一个仰卧的美女:眉目清俊,乌发秀腿;双乳突兀,身段丰腴……然而,那却是实实在在的山体。不知何年何月,一座峰峦叠嶂的大山,抵兑成一个女人仰卧的身象。千百年来,这个迷一直未能解开。民间传说是李淳风所为。

李淳风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亦精通地理、历学、算学。唐太宗在位时忽得一谶语:“大唐中弱,将有武姓女子代替李唐王朝。”太宗欲杀绝国中武姓女子。然踌躇不定,密询李淳风。李说:“如果这事是真的,那就是天意,杀了一个,还会再生一个,如果永无休止的杀下去,大唐皇室的子孙也就断绝了。”听了李淳风的劝阻,唐太宗改变了主意。后来,武则天果然做了皇帝,大唐并未中弱,而是中兴!

民间还传说:武则天在位时就让李淳风为自己选择墓地。李淳风登上秦岭的主峰太白山,搭眼向北望去,忽然眼睛一亮:突兀挺立的梁山俨然一个熟睡中的女人,肢体分明,而那里正是高宗的陵寝。李淳风大惊,即回长安禀报。武则天长叹:“看来这是天意,寡人必须和高宗同寝一处!”因此,才有了两个皇帝同葬一地的乾陵。

民间传说不无牵强附会,但也说明男尊女卑伦理的根深蒂固。武则天临终时也不得不留下遗言:去皇帝尊号,称则天皇后,和高宗安葬一地。一代女皇,刚毅果敢,继承了唐太宗的治国风范,将大唐的辉煌推向鼎盛,同时,也开创了女权运动的先河。然而,上千年来,围绕武则天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却是褒贬不一……武则天似乎预料到身后的尴尬之事,遗嘱立无字碑一座,功过事非皆由后人评说……

站在六米多高的无字碑前,我在思索。大唐出过两个半有作为的皇帝。一个是叱吒风云的唐太宗,半个是前威后奢的唐玄宗,另一个就是承前启后的武则天。武则天统治的五十年间,广招人才,选拔能臣,政治、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全国户数增加了近一倍。她在巩固“贞观之治”的基础上,为“开元盛世”奠基了坚实的基础。武则天加强和改善了唐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恢复了“安西四镇”,设置了北庭都护府。但在她的晚年,侄儿武三思把持朝政,政宪大乱。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发动政变,拥立中宗复位。同年11月,武则天病死于洛阳上阳宫,终年82岁。

封建王朝的皇帝,大多都是些功利主义者。在他们的生前身后,大力彰显自己的功德,碑牌、塑象,随处可见……而自立无字碑者,怕只有武则天才能做到。其风范大度,亦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武则天给自己立了无字碑,却给高宗李治立了一通“述圣记碑”,也叫七节碑。七节碑立于无字碑的西端,碑石来之于阗(今新疆和田),填以金屑,照辉陵园。碑文由武则天撰,中宗李显书,内容是述颂高宗功德,计八千字。

高宗李治是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昏庸、懦弱,得母舅长孙无忌之力才做了皇帝。他临朝时,臣下来奏事,不会作判断,要宰相提出意见,才算自己有了主意。这样一个皇帝,只能引导国家走上从乱到亡的道路。若不是则天皇后从中帮衬,高宗的皇位早得移人,严重一点说,恐怕连脑袋也保不住。而且在他的晚年“风眩头重目不能视”。因此,由武则天取而代之,应该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墨守陈规的老臣,总是和武则天过不去,以致后来的道学家,不遗余力地给武则天头上扣屎盆。一代女皇就有了“嗜杀无度,淫乱朝廷”的恶名。

高宗李治尽管昏庸、懦弱,但他宾天以后,还是有碑文彰显功德。而武则天就大相径庭了,要是她不自立无字碑,好事者怕要给她立一通“淫皇碑”!

男尊女卑的社会,总不给女人一个平等的地位。即是做了皇帝,也没有真龙天子那样的“特权”。真龙天子可以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真凤天子就不能有另类男人!道学家的这一套理论,禁固了国人上千年,即使到了今日,还有其广大的市场氛围:男人可以胡作非为,女人却只能固守清规……可武则天毕竟是皇帝,她要和传统世俗较劲。皇权的威力成就了她的作为,身后的骂名也就风涌雀起……这实在是个值得嚼味的问题。

面对无字碑,我在默默哀悲……无聊之辈总来演绎一些风流韵事给女皇身上泼脏,但女皇对历史的贡献谁也不可抹杀!。

乾陵威仪,乾陵壮观。乾陵的主人本该是高宗李治。然而,自从武则天陪葬后才名扬中外。人们之所以瞻仰乾陵,似乎并非因为李治,而是慕武则天之名而来。哪个懦弱的高宗似乎才是真正的陪葬者。这是因为,他的德才,他的理智,他的作为以及对大唐的贡献实在不堪一提。则天皇后才是太宗帝业的继承者。

武则天时,国家的政权北控漠北,西辖葱岭,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国。高宗去世后,前来参加葬礼的边疆少数民族和邻国的首脑就有61人。为了表示天下一统的威势,武则天命刻61人石像,侍立朱雀门两侧。人像高1·6米,可惜年代久远,均残无头。立于乾陵前的蕃使,相当一部是来之边疆少数民族和邻国的行政长官,他们既是这些地区的首领,同时又是唐中央朝廷的将官。他们在陵前整齐排列,两手前拱,反映了唐朝统治阶级队伍的多民族成分。这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在公元七世纪封建政治生活的写照。明朝刘伯温作诗赞:“蕃王俨侍立层层,天马排行势欲腾。自是登临多好景,岐山望足看昭陵。”

乾陵以武则天而著名,其建造工艺亦勘称一绝。乾陵玄宫位于梁山主峰南坡,拔地高度104米。隧道正南向北,斜及墓门,宽3·78米,进深65米,全部用石条迭砌,再将铁水灌注于石条和铁栓之间,上面夯土覆盖,真可谓固若金汤。千百年来,关中多座帝陵都有被盗的痕迹,惟乾陵完好无损。这恐怕也是武则天高明的一手。据碑文载,乾陵玄宫有丰富的随葬品。郭沫若生前赋诗曰:“地下宝藏无恙否?盛唐文物好探寻。待到幽宫重启日,还期翻案续新篇”。

时光悠悠,暑去春来,一代女皇已在乾陵寝睡了1300百多年。她静静地观看身后的世界,静静地咀嚼岁月的流逝……毕竟是她开创了历史的先河,即是英国女王,也得望其项背。有人曾想以吕后、慈禧比拟武则天,要是真能比拟的话,那就是乌鸦和凤凰的比率。吕后是个刻毒乱政的女人。慈禧更胜一筹,垂帘听政,老朽顽冥,贪婪奢侈,挥霍无度。掌权48年,使国家积贫积弱,倍受外敌侵略。武则天则是贤明高人,她在位50年间,一心想的是国富民强,通达四海。如今国外的华裔,均以唐人而自居;唐人街,唐人道散落于世界各地。若不是李世民、武则天历经图治,哪来子孙这般荣耀?

春天总是令人振奋的季节,于春色、春风中能感觉到一种清新的喜乐。这时候,梁山脚下的油菜挂果,小麦孕穗,田园、垄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这些不知是武后的恩泽,还是人民的勤劳?但梁山周围经济的腾飞,却与乾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条平展的公路直通佛教圣地法门寺,旅游圣地太白山,以至更多更多的名胜古迹……现代人将这些旅游圣地和乾陵紧紧连接在一起,彰显着大唐的辉煌,大唐的文明。

站在乾陵南面的朱雀门前,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雕刻在门上的两只朱雀浮雕,是大唐和西域诸国文化交流的象征。朱雀又叫鸵鸟,产于沙漠地带。汉唐时,如今的伊朗、阿富汗等国,都送鸵鸟到长安来,觐献皇帝。将驼鸟雕刻至帝陵前,始自乾陵。朱雀给乾陵凭添了几分世界大同的神韵。

沉浸在这样的神韵中,举目四望,关中平原的美景尽收眼底——原野广袤宽畅,村舍星罗棋布。公路上有奔跑的汽车,小河边有放青的牛羊。荷锄耕作者,是一年四季背着太阳走的农夫;捶衣浆洗者,是春夏秋冬为生活奔波的村妇……而就在我的前面,有几个埋头涂鸦者,他们是一些孜孜不倦的画家,正在绘制一幅乾陵晚照图。“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朱熹的一首诗。这些画家是否从这首诗里领略到真谛,才对乾陵如此的甄情?

我不敢打扰画家,静静地走了,就如我静静地来。

乾陵尚静,我的脚步尚静……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布衣丹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舞袖霓裳点评:

和文字一起走进历史,在历史和现实中感受这种厚重。

文章评论共[1]个
水月寒笑-评论

看到“乾陵”二字,倍感亲切。虽在乾陵脚下住,却没有认真地去读过她。看罢此文,对作者产生敬意,欣赏并学习,问好!:)at:2007年07月02日 中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