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心香一瓣——(五)签名册引起的故事东生

发表于-2007年07月01日 晚上10:21评论-0条

《签名画册引起的故事》

《平山报》刊登了河北省科学院吴普忠先生的文章《沙飞在平山》,文中谈到沙飞是《晋察冀画报》社副主任。我把报纸给了父亲阅读。

父亲读后说,你给报社写封信,告诉陈静老师,当年沙飞是《晋察冀画报》社主任,不是副主任。一字之差,缪之千里。不能反映当时的真实历史。于是,我写信与吴普忠老师商榷。

没有想到,吴普忠老师把信转给了沙飞的夫人王辉,她又给了她的女儿王雁。王雁立即从深圳来信并寄来了《沙飞纪念集》大型画册(海天出版社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沙飞纪念集》画册记述了沙飞1912——1950年的摄影照片,实际是一部珍贵的抗战历史史料。有鲁迅先生1936年10月8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上的照片。我们见过多次,直到现在才知道是沙飞拍摄的。沙飞的大部分摄影作品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五台、平山县、井陉县、阜平县、涞源县、行唐县拍摄的。1938年9月沙飞拍摄了聂荣臻将军以及贺龙将军。1938年9月25日聂荣臻司令员和白求恩一起接受广州《救亡日报》记者叶文津的采访以及白求恩同志在五台松岩口模范医院为伤员作手术的工作照。1940年8月,沙飞拍摄了聂荣臻将军和日本小姑娘等照片。1941年拍摄了平山民兵配合主力作战的一组照片。1941年他拍摄了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第一次体育运动会在平山县举行的照片。这次运动会的照片被收在《人民战争必胜》画册里,里面有华北联大女学生、原阜平县妇女部部长高哲参加长跑的照片。被沙飞称为“好学生”的顾棣在北京送她一本《人民战争必胜》画册,高哲看了非常感动。她说:“真没有想到,今天还能看到半个世纪以前的照片!我太谢谢你了。”1942年沙飞在平山县第八区的南庄村拍下了著名照片“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照片上是刘汉兴胸戴大红花,和父母话别,妻子王金莲笑嘻嘻的牵着驴,正准备送丈夫到邓华将军的部队。2月28日他还拍下了西黄泥村南的广场上“平山八区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会场,拍下了刘汉兴和夹峪村青年、共[chan*]党员刘梦元头裹白毛巾,胸戴大红花,肩挎钢枪的飒爽英姿。

在聂荣臻将军和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朱良才、政委程子华同志的大力支持下,7月1日在平山县碾盘沟,沙飞主持和摄影记者罗光达、裴植、赵烈等创办了解放区第一册画报《晋察冀画报》,受到了毛主[xi]和朱德总司令的表扬。被延安《解放日报》称为“解放区一朵灿烂的鲜花。”

1998年4月7日,沙飞的女儿王雁和顾棣老人以及中央电视台的同志一起来到我家里。为我父母拍了照片,并拍下了沙飞经常到我家向首长汇报工作的小东屋。我和他们一起去了西柏坡的夹峪村拍摄记录片《追寻沙飞的足迹》(中央电视台1998年9月17日播出),找到了刘梦元老人。刘梦元身体硬朗,他说:“我是共[chan*]党员,聂荣臻司令号召参加八路军,我就第一个报了名。我跟着邓华将军,转战南北,解放后我复员回了乡。孩子们已经另过,生活也不错,政府给我们移民发着救济粮。”下午,我们又返到平山县回舍镇的新南庄村,见到了刘汉兴的妻子王金莲,她家墙上就挂着“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那张著名的照片。这张照片,随着《晋察冀画报》传播到了前苏联、英国和美国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刘汉兴已经去世,她儿子也是个残疾人,一家的生活仍然很艰难。

告别了王金莲老人,我们的汽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颠簸,我的思绪也潮起潮落。刘梦元、刘汉兴、王金莲等一大批老八路和平山解放区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然而,他们向社会索取的却很少,甚至没有向党和政府伸手。使我对革命先辈和老区人民肃然起敬。晋察冀人民没有忘记沙飞,没有忘记那艰苦的抗战,没有忘记聂荣臻司令员和老区人民的鱼水深情。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东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风落梧桐点评:

那些历史的故事
再次涌现
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