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父亲汉江鱼

发表于-2007年07月01日 晚上9:38评论-3条

父亲去逝整整八年了,总想为他写点什么,可我一直不敢下笔,怕笨拙的笔不能准确刻画父亲的形象。直到这本小册子要付印了,才觉得里面没有父亲的文字说不过去,于是匆匆提笔,父亲若地下有知,请谅解儿子的不孝。

父亲15岁当小组长,17岁当大队长,后又任村上的支部书记,连任村干部40多年,57岁由于身体原因退下来,63岁父亲走完了他平凡而不平凡的一生。

父亲聪明好学,但由于爷爷是个种地能手,他一人包种地主两大面山的地,他认为在那个社会里,文化再多也没有用武之地,还不如当个庄稼把式,日后凭体力饿不了肚子,所以父亲只上了三年私塾,就丢下毛笔,和犁铧、耕牛、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

拿笔的时候,父亲写的一手好毛笔字,放下笔父亲掌起犁把子,又是个犁把式。父亲12岁学犁地,15岁成为犁把式,只用了4年时间,让全村人佩服。于是,在解放初父亲小小年纪就当上了村民小组长。

16岁父亲娶进母亲,17岁添我大哥,29岁添的我,13年时间母亲生下我们兄弟5人,我是老五,由于当时没有计划生育,医疗条件也十分的落后,母亲在生我身底一个弟弟时难产而去逝,时年31岁,当时我只有两岁多一点,对母亲没有一点实质上的印象,只有一些模糊的片段记忆。母亲的去逝对父亲来说,就如同天塌下来一样,大哥13岁,二哥11岁,三哥9岁,四哥七岁,我两岁,五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小。以前父亲到大集体干活,孩子有母亲带,如今里外就他一人,没有办法,父亲把大哥给姑父过记,把四哥给舅舅过记。把我送到外婆家。家里就留下二哥和三哥两个,父亲才勉强可以应付内外。

两年后,父亲又为我们娶进一个后娘,我才从外婆家回来,15年后,大哥和四哥也相继回到父亲的身边,而这个时候,我们在家的三弟兄都相继参加工作(我那时正上中专),尽管他们回来父亲在住房、土地、柴山等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但当遇到生活上的不顺的时候,依然会报怨几句父亲的不是,对这些怨言父亲是知道的,但他从来也没有计较过,也从来没和他们当面辩驳。我作为一个旁观者,是清楚的,那就是父亲有一个广阔的胸怀。

文革期间,父亲被隔离审查,就是把父亲与家里的人隔离起来,我们是一队的,硬让父亲到三队去劳动,边劳动边批斗,晚上不准回家,那些日子真是苦了我们全家,其中有一个人想当支书,斗争我父亲他始终赴在前面,表现的最为积极,把父亲折磨的最惨,文革后,父亲恢复了村支书的职务,对整过他的人一个也没报复,包括那个整他最厉害的人,后来,招公办老师,父亲推荐了他,他其实也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却如愿成为了一名公办老师,父亲的宽容和不记前嫌的高尚品德深深地打动了他,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他对父亲非常尊重,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父亲最后病重期间,他还守了几晚上。

父亲本来识字就不多,而且学的是繁体字,但他在工作中善于学习,笔记作的不多,但能通读简化字报纸,我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在下雨的时候,戴着老花镜读报纸,读的挺通顺,他认识的字都是从标语、文件中飘学的,他那超人的记忆力是一般人无法比上的。

土地到户时,要把全村的地分一、二、三等公平划到户,这是很难的事,但父亲做得很简单,他凭记忆把一组30多户、400多亩地一口气分到户,土地的等级和远近搭配很公平,没有一个人反对,这在当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注意,我认为父亲在村上威信高,说话算数,没人提出异议是天经地义的事。二十年后,我在农村检查退耕还林时,发现一道梯地,分给了几十家,一家子一分地,退耕后,是退一家的不退一家,实在不成规模,我很生气,不给算面积,那位组长和我翻了脸,我也很生气。后来又看了好多地方的分地,都是抓阄的,自己门前的地别的人家种,有的户门前没有一块地。有了这些经历,我才认识到,分地远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仅靠威信是不行的,它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需要有对事物整体的把握和准确的计算能力。这件事让我更深地认识到父亲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在心中,我为他骄傲。

父亲有一付好口才,用农村的土话说就是讲话堂口清,再复杂的问题从他的口中出来,都会变得简单、通俗,层次分明,句句打中要害,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讲清了,特别是传达会议精神,既精准又适用,时间短,效率高,农民喜欢。父亲还有一个天赋,就是有很强的民事调解能力,给我的印象是,那时农村生活艰难,夫妻间经常吵架,一吵架就到我们家找父亲评理,父亲先听他们说,听好后,再根据谁对谁错进行评判,三言两语就化解了双方的矛盾,来时两口子又打又骂,走时有说有笑、亲亲密密。后来的村干部设有人能赶上。

说起威信,父亲的威信不只是在本村,他一生中当选三次县人大代表,最后一次是在1990年,那时他肺穿孔才好转,身体还没有恢复,把他放在后山的八个村选,他以全票当选,下县开会我都没想到。当时他连路都走不了,但他还是坚持开完了会,并在会上提了:假玉米种坑害群众的议案,引起县上的高度重视,后来相关人员和部门得到了处理,他说,这是人民代表的职责,我来开会就是要替人民说话,维护群众的利益。刚好,那天我也获得县委模范通讯员的称号,受到表彰,父亲很高兴,鼓励我要继续努力,不要放弃。

可我后来得了病,十几年没有动笔,工作上也是一事无成,但父亲并没有批评我,而是让我坚定信心战胜病魔,有了机会再好好工作不迟,在父亲的安慰下,我慢慢地恢复了自信,身体也大有好转,回过头想,这是父亲的宽容,宽容是他爱的一部分,因为爱,他对我们弟兄几个才无比的宽容。记得那些年,我们都很困难,再加上父亲得了严重的气管炎,后发展为肺气肿,病情越来越重,开始是一季犯一次病,再后来是一月犯一次,最后是一月好几次,我们把仅能给他的一点钱都用在了看病上,生活上和穿戴上几乎没有顾上,在他的晚年,他谁也不跟,和继母单独过,我们每人一年给他一点钱或粮,你有了给,没了他从来不要,病的再重,也不给我们打电话,再困难不伸手向我们要钱,他处处想着我们的困难,就是没把自己当一回事。

没有照顾好父亲,是我一生最大的亏欠,因为我违背了我曾经的诺言,考上学的那天我夸下海口,要让父亲以后过上好日子,但毕业后总是钱不够花,连自己都顾不住,更不要说让他过上好日子了。父亲有个愿望,想买个收音机,我毕业的第二年凑了80元钱给他,他拿着这80元钱还了我上学时欠下的债,我不知内情,还假五作六地批评父亲,父亲沉默不语。好多年后我才知道内情,心里很不好受。为了我上中专,父亲三年没穿过一件新衣服,那身蓝上衣褪色成白色,背上补着大大的补丁,但他心情却格外的好,行走于崎岖的山路,干着沉重的农活,父亲仿佛不觉得累,稳健的步子里积蓄着施不完的劲儿。

这就是我的父亲,他自己文化不高,但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我们在家的三弟兄除了二哥由于当时家里太困难只上了四年级、14岁就奔赴“三线建设”、过早地承担起为全家挣工分的义务外,我和三哥上了高中和中专,为了表示对二哥的歉意,父亲在分家时给二哥多分了一间房。

父亲有一个愿望,想去北京瞻仰毛主[xi]仪容,最终没有实现,他一生中去最远的地方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亲眼看到西康铁路通车,从家乡赵湾镇经过,这个愿望也没实现,父亲只看到了高高矗立的桥墩,他是2000年正月19去逝,2000年下半年西康铁路才通车,这两件事对父亲来说是个遗憾,对我们做儿子的来说,是欠父亲一份永远也还不清的债。

每次回老家站立父亲的坟头,内心感慨万千,我希望父亲能原谅儿子的无能,一生未能满足父亲的愿望,也没有做出让父亲期望的大事。我只是一个平庸的人,我努力了,但我从父亲血脉里遗传的铮铮傲骨让我的人生道路曲折不少,经常是头破血流,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总是攥紧拳头,坚持走自己的路,我想,父亲,你在九泉之下一定会支持我的。

父亲,我想对你说的话很多,但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我对你的敬重和思念之情,我在这里祝你在另一个世界摆脱病魔,快乐地生活,不要为我们牵挂太多,父亲,安息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汉江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奔月 | 荐/奔月推荐:
☆ 编辑点评 ☆
奔月点评:

对父亲的怀念之情表现在字里行间.文笔朴实但感情浓郁!推荐了.

文章评论共[3]个
whitesnow-评论

感觉身的很不错,很真挚的感情!at:2007年07月01日 晚上10:09

李小狼-评论

   亲情无价````让我们珍惜吧~~~问好!
欢迎加入我们  小狼→族``http://www。iyanyu。com/group/club_manage。asp?id=377我们的网址
期待中```at:2007年07月01日 晚上10:44

月枫欲去-评论

爸:
   您看过毕淑敏的一篇叫做《孝心无价》吗?有这样一段话送给你也警醒我“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在年轻。”at:2007年07月01日 晚上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