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功;谁最终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这些都是鼓励人们专心致志做事情的格言。我们如果能遵循这些格言,孜孜践行,那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将成就一番骄人的事业。那么是什么阻挡了我们事业前行的脚步?又是什么可以促使我们继续前行呢?
任何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都是无比艰难的,因为人分三教九流,“碌碌无为”的大多数的人总是希图别人和自己一样——完全一样,要不就受到群起攻之。因此,一个要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去挣脱这个樊篱,与之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斗,这场争斗是极其惨烈,真的无比的极其的惨烈。不过,这场拼斗最终还是自己和自己在决斗——有所依赖向无所依赖的自我斗争。拿破仑所说,人多不可以依仗,要成就一番事业只有靠我们自己。问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常常希图得到别人的帮助,而这种帮助有时是正方向的,有时却是反方向的。当我们总是得到外界的反方向的“帮助”时,我们就完全靠我们自己了。
一般人以为志气是天生的,后天无法加以改进。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志气,都是被人唤醒,或是受到刺激而突发的。这好比温水和开水的比喻。我们一般处在一种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平平常常的生活之中,这时,我们的心志这好比是是一杯温水。当这杯温水在特定的情况下受热,它就会沸腾,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这就好比我们生命力突然得到张扬,变得朝气蓬勃,活力四射,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要得到这样的改变,最终靠的是爱——自己对外界的爱和外界对自己的爱。解开世界的谜底就是爱。离开了爱——深切无私的爱,这个世界真的如同一个凄凉的荒漠。雨果也说过的,生活是花,而爱就是花朵中的蜜。我们想一想,如果没有了蜜花朵还可以称其为花朵吗?所以说,我们要真切的爱这个世界,要无私的爱这个世界。还是借助陈毅的一句话来说明我的观点:天地有大美,少年莫浪投。我们必须珍爱我们面前所有的一切,而且,爱之深方能求之切。诗人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的深沉……当我们学会了爱世界,那么我们也就学会了爱一个人。当我们学会了爱一个人,我们也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爱。这个更多的爱便是鼓励促使我们努力前行的动力——无坚不摧的动力。
虽然爱是我们可以努力的唯一的根本的动力,但是,榜样(也可以算作我们的爱的对象)也常常是促使我们成功的重要内容。“榜样”可能是一本书,或者是一场演说(对话),或者是一个能够了解他、信任他、鼓励他的朋友……当这个榜样突然到来,我们的眼前会突然的明亮,我们的志气会突然的爆发。因为榜样而走向成功的人实在不在少数。因此,当我们的榜样一旦降临,我们就要紧紧的抓住它,它即使不起眼,却可以完完全全的真正的改观我们自己。
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时时刻刻的为对方着想,时时刻刻的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观对方的状况。爱一个人一旦成为了一种信仰一种宗教,那么它就是一种真正的爱了。那种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碌碌无为糊糊涂涂……都不是真爱的表现。所以,一个人一旦拥有了真爱,他就知道自己生活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了。安闲的做事,专注的追寻,默默的付出,静静的想念……这样的人,眼前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好——风含情水含笑,人面桃花相映红,心花怒放的从来不知道疲劳是什么。
生活不是用来诉说的。只为诉说的生活根本不是真正的生活。也就是说,只知道说的人不会真正的去做的——言论的花儿开得越大,行为的果儿结得越小。有个作家说过的,写文章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可是不会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可以说,我们写点文字不管好也罢孬也罢,都是为了思考为了生活的简明和快意,更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的质量和洁度。
知道的越多,接触到的未知的事物越多。我们唯一的出发点应该是——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虽然一无所知,但是,也在某些时候可以强不知以为知。我们就是在知与不知之间徘徊了。
-全文完-
▷ 进入杨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