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从生活和工作角度来说,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从喜欢文学和写作,我又是一个浪漫的文学爱好者,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我都不是个哲学爱好者。然而,我实际上实在是一个喜欢哲学的人。哲学的思辨,哲学的敏感,哲学的慎重和表达哲学思辨的精细写作,都是我喜欢的和追求的。诚然,我还是没有读过过多的哲学著作。除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以外,我没有看过更多的哲学和理论书籍。可是我却买过一些哲学的书,拥有一些哲学著作。例如,有胡愈之的《中国哲学思想史》、《论语》、《老子》、《金刚经》以及王夫之的《尚书引义》《易经》等;外国的有海克尔(德)的《宇宙之谜》、卡莱尔(苏格兰)的《英雄与英雄的崇拜》、柏拉图的《对话七篇》以及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以及世界旷世名著一百部(包括很多哲学名著,有苏格落底、孟德斯鸠、圣·奥古斯丁、费尔巴哈、卡尔·马克思、霍尔巴赫、阿维森纳等等)。但是我认真研读的哲学书没有几本。说实在的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我没有接受任何哲学观点,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才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真谛。其他哲学的正确只是一些合理的东西。由于社会上一度出现了一阵子的萨特热和尼采热,我才有意识地读一些马克思主义以外的其他哲学书籍。关于德国近代哲学家、诗人尼采我实在知道的太少,太肤浅。近来,我认真地读了一些尼采的著作和中国的哲学界文学界研究尼采哲学思想的书刊文章,对尼氏略知一二,故此写点文字,谈谈自己对尼采的认识和读尼采哲学的一点感受。
人们说二十世纪最具革命性的思想家是:马克思、弗洛依德、尼采。据说这三位所谓后现代先知推翻了所有传统价值,代之以新的伦理和生命方向。尼采不仅颠覆了启蒙传统,而且颠覆苏格拉底和耶稣共同塑造的西方大传统。尼采的文章瑰美、奇诡、料峭,是“诗人哲学家”。尼采自己和多数研读尼采的后人,都把《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看作尼采最主要、最本真的文章,也的确影响最大。然而,书中的话都是扎拉图斯特拉、而不是尼采。他仅仅是纪录者,像柏拉图写的对话,不是柏拉图在说。尼采是哲人,而不是文人。据有关文章介绍,他的所谓“诗化”或格言文体,仅仅作为哲学文章,才显出其超人气象。
他是“恶魔”,他曾宣告“上帝死了!”
“上帝死了!”尼采使西方这个信仰上帝的世界大为震撼。由于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曾拜谒过尼采的墓,把《尼采全集》作为寿礼送给墨索里尼。尼采学说在二战时,被纳粹分子肆意曲解和利用。深受二战之苦的人们认为,被纳粹分子奉行思想一定是反动的思想,特别是他的“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说,使尼采成了“恶魔”。其中有一句格言为希特勒终生恪守:“强人的格言,别理会!让他们去唏嘘!夺取吧!我请你只管夺取!”尼采和希特勒都是狂妄自大的人,所不同的是,尼采的疯狂是学者型的,只停留在口头和字面上;而希特勒是一位实践者,他把前者的思想付诸于实际行动。
有人说,他一个应该被超越的伟人。尼采曾影响过很多的思想家文学家如弗洛伊德、萨特、海德格尔、鲁迅等。上个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通过网上投票选举“千年大思想家”,尼采入选,与马克思、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一起被列入伟大的思想家之列。
尼采全名叫弗里德里希·尼采,德国人,他出生在勒肯的一个牧师家庭,他自幼性情孤僻,而且多愁善感,纤弱的多病的身体使他总是有一种自卑感。因此,他一生都是在“追寻一种强有力的人生哲学”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著名尼采研究专家乌苏拉·施耐德在《尼采幸福哲学的基本特点》一书中写到:“尼采的哲学道路是由把世界理解为一种痛苦的解释,由对这样一个痛苦世界的正当性的探讨以及如何摆脱这个痛苦世界,即对‘永恒化’和‘世界美化’的探索所规定的。一再被强调而且当然强调得很有道理的基本思想──上帝死了、超人、末人、强力意志、永恒轮回──仅仅标志着上述探讨世界及其拯救的道路的各个阶段。”尼采的哲学打破了以往哲学演变的逻辑秩序,凭的是自己的灵感来作出独到的理解。因此他的著作不像其他哲学家那样晦涩,而是文笔优美,寓意隽永。尼采与其说是哲学家,不如说是散文家和诗人。尼采富于影响的代表作有《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超越善与恶》以及《权力意志论》等。尼采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学说表示异议,这需要超群的勇气。更令人吃惊的是,他对于在基督教一统天下的西方世界,对基督教约束了人性,腐蚀了人心进行“价值重估”,不仅对基督教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斥之为“最要命、最蛊惑人心的谎言”,并发出惊天动地之语:“上帝死了!”这样做在中世纪的西方就意味着自己的死亡——火刑架,即使在十九世纪,也会被千夫所指!尼采晚年在回顾他早期工作时曾说:“《悲剧的诞生》唯一承认的价值:在最深刻的意义上说,基督教是虚无主义的。”尼采一百多年前说:“神是一种假想,但我希望你们的假想别超过你们创造意志的范围。”
另外,尼采曾因向自己的意中人求婚受挫而对女性放弃了任何希望,于是他就开始拼命攻击女性,尼采对爱与同情持否定态度,这最典型地体现在他对女人的态度上。他向对女人颇多微词。他说:“男人训练来战斗,女人应当训练来供战士娱乐。其余一概是愚蠢。”他在作品中借老妪之口说:“你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他是把女人当作劣者和弱者来鄙弃的。不知他对抚育他的母亲持何态度。在他眼中,女人不强也不美。他说:“有什么比赖凶猛而发出光辉的老虎更美的呢?”他崇尚的是强力的美。
关于欲望,照尼采的说法就是,“欲望全部是有益的,其中一部分是直接欲望,另一部分是间接欲望;从利用来说;确定某个价值序列几乎是办不到的……整个自然力越是善,也就意味着越是有用,这些力造成的恐怖和无可抗拒的灾祸越大。极而言之,最强的欲望,也就是最可宝贵的欲望。在这个意义上说,这是最大的力量来源”。正因为欲望——这最自然的本能,生命才得以可能如此多姿多彩地呈现着力。“‘生命’的意义应该这样下,即它是力的确定过程的永久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斗争着的力增长不匀。无论处于服从地位的反抗力有多大,它决不放弃固有的权力”。尼采十分惊异而又气愤地发现,基督教通常离开欲望而奢谈生命,又极力贬低欲望的价值意义,即便在无可回避欲望力量的时候,它也是压制那些“最强的”、“最可宝贵”的欲望——用尼采的话说这一类型的欲望就是兽性欲望。“从原则上说,兽性功能比一切美好的状态和意识要高出千百倍。因为,后者一旦不成其为兽性功能的手段,就成了多余”。基督教文化整个误读了“生命/欲望”的本质内涵。比如说上帝观念吧。“‘上帝’的概念包含着一切有害的、有毒的诽谤性的东西,它把生命的一切不共戴天的仇敌纳入了一个可怕的统一体!‘彼岸’的概念,‘真实世界’的概念,是发明来诋毁这唯一存在的世界的”。而耶稣呢?这个形象所承载的主要内涵,也不过是一些“不是从生命的利益出发”,“特别的谬误”的“囿于一孔之见”的道德信条。一言以蔽之,一切与基督教相关的组织、思想学说都是无法理解“生命/欲望”的真正意义的:
人格的富有,内心的充盈,洋溢和发泄,本能的健康和对自身的肯定,这些都会带来伟大的牺牲,产生伟大的爱。因为,上述欲望来自强大和神性的自我性,比如想当主人的意愿、僭越、内心安全感和要求占有一切的权利等。因而他为自己大唱赞歌。他视爱为恐惧的产物,以强悍为美,然而罗素却认为尼采对女人的态度折射出了他自身的某种虚弱——尼采终生未娶,有人怀疑他患有厌女症或恐女症。在现实的女人面前,尼采或多或少有弱的一面,尽管他在精神领域完全凌驾在她们之上。
尼采进一步发展了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倾向,他用权力意志代替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并试图把叔本华的消极绝望的悲观主义改造为积极乐观的行动主义。尼采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他崇拜英雄,呼唤强有力的超人出世,认为普通人是粗制滥造的产品,主张由“高等人”统治世界。在个性受到压抑甚至被泯灭的时代,读尼采是极有意义的,因为他极大地张扬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尼采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他崇拜英雄,呼唤强有力的超人出世,认为普通人是粗制滥造的产品,主张由“高等人”统治世界。在个性受到压抑甚至被泯灭的时代,读尼采是极有意义的,因为他极大地张扬了个体生命的价值。
尼采给西方文化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动,在他之后,人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理直气壮地以“理性”动物、“道德”动物自居了,人的虚荣、鄙俗、伪善、平庸的一面被尼采毫不留情地剥落在人前,让人无地自容。人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权力意志—这个被掩盖已久、被压抑已久的人性中最深刻的东西,无论你是去极力地否定它还是去勇敢地肯定它,你都会感到内心的震颤,这就是尼采哲学的威力所在。
尼采在哲学、美学、诗歌等众多领域都有独特建树。近一百年过去了,时间已证明尼采是一位伟人。同时,尼采本人和他所处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又决定了尼采是一位有待也应该被超越的伟人。
尼采说:“人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同样尼采也是应该被超越的,虽然造就一个尼采这种级别的横空出世的人物,光靠个人的努力显然不够,还需要时代的合作。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你们尊敬我,可你们尊敬的人某一天倒下了那又将如何呢?当心啊,别让一根雕像柱把你们压死!”
当然,读一两本尼采著作,对尼采的思想作有益于自己的人生的理解,也就够了。尼采就是尼采。他得思想毕竟不是马克思主义,他的哲学有他的合理性当然夜有局限性.但是,他的那种启迪人生的光亮依然照耀着人们。正如他的诗歌所唱:
我的浮生的一日!
太阳沉落了。
平坦的波面
已经闪耀着金光。
岩石发散着热气:
也许是在午时
幸福躺在他上面午睡?——
在绿光之中
褐色的深渊还托出幸福的影子。
我的浮生的一日!
近黄昏了!
你的眼睛已经失去
一半的光辉,
已经涌出象露珠
一样的眼泪,
白茫茫的海上已经悄悄地流过
你的爱情的红光,
你的最后的动摇的永福。
2005年11月-2007年6月于锡林浩特家中
-全文完-
▷ 进入洋浴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