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找了不少有关“信仰”的文章看了看,觉得自己也应该对这个题目来说几句。
首先,各家在大谈“什么是信仰?”的同时,并没有给予国人示出要怎样树立起自己民族崇尚什么样的“信仰”的信念,也许这个题目太大了。
“从本质的意义上说,信仰即是对万事万物存在惟一性真理的坚信不疑的认定。”这是黎鸣先生对“信仰”的解释。我认为有道理,在某种意义上说,信仰是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的,尽管所有的宗教的宗旨在其文字叙述上各有不同,但意义还是比较一致—-那就是要求人们尽量做到“真、善、美、”而摈弃“假、恶、丑。”
信仰是可以感知的,可以感受的、可以继承、可以体验、可以接纳的。信仰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终极假设。这种“终极假设”人只能确信和仰望,不能置疑,或者无法置疑。信仰是人认识世界的终极假设。所有的一切论理道德都是在这个终极假设的基础之上构筑起来的。世界的来源问题是人类首先关心的根本问题。人类凭借自身有限的认识是无法作出绝对确切的判断的。这只能借助于假设。马克思主义者将物质作为世界的本源,但物质又起源于什么呢?宗教将上帝神灵作为世界的本源,但上帝神灵又起源于什么呢?都很难回答。于是他们会这样告诉你:“世界它本来就是这样的。”意思是说这已经是终极问题了,不能再追问下去了,你只能确信这是真的,不能再作任何置疑了。这就信仰。
而现在,在我们的中小学的课堂上,政治课的老师也只是按照书本上的课文,照本宣科,没有也不可能给予学生传授什么有关“信仰”的范例。因为,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现在的“信仰”是什么了!近代甚至是当代国人,有所崇拜的。其一是金钱,其二是强权。由于城头变幻大王旗,所以国人只信强权、不信主义。由于经历长期的贫困与饥饿,国人贪图实惠,为小利而动者,不乏其人。比如“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有一切”等等,也许有的人可能要批驳我的观点:“你只是坐在自己的小田地里看问题吧?”“这个社会上好人还是有的!”而且,从政治意义上来说,我的观点可能是有些偏激。
当今中国,公众为什么缺乏信仰?个人感觉,具体地说,与两个问题有关。
其一,近百年来,国人经历的东西太多了,被打倒的东西太多了。先是满清皇帝,然后是儒教和文言文,再后来是繁体字,接着是孔子个人,再接着就是所有的传统文化了。这其中当然也有不同的的,比如对秦始皇这个暴君的平反和崇拜,对法家的颂扬;再比如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整个社会的拜金热潮。——综观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何其不幸,经历了从巅峰到低谷、到空中再到地上的过程。整个民族都懵了,思想界都懵了,又何况普通民众?
其二,是打倒的太多,洗脚水和孩子都泼出去了,而本该树立起来的没有被树立起来。俗话说:不破不立。但是,由于该破的破了,不该破的也破了;能破的破了,不能破的也破了,最终必然导致标准的丧失。原本应该树立起来的科学、民主和自由观念,五四以后,由于抗战和内战的原因,所以没有能够实现。新中国建国以后,经济上和思想上的冒进主义、"文革"和"反右"的摧毁手段,使得当代社会已经难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同时又能够被公众所认可的社会伦理体系了。
然而,大道昭彰。古代如此,当代亦如此;国外如此,国内亦如此。可以断言,经历了当前的思想碰撞之后,一套新的社会伦理观念必然形成,中国的真正变化自然将从彼时开始。
但是对金钱的崇拜,估计可以在整个社会拥有并积累一定财富以后逐步解决;至于对强权的崇拜,则恐怕得在社会长久稳定之后,科学、自由与民主的观念深植于民众内心深处之后才可以解决了。而这需要假以更长的时日。
我认为社会伦理的重建需要在国人的头脑中重新找到扎根的土壤!有了崇高的信仰才能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而且,必须要从现在开始,从牙牙学语的娃娃教导和引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想呼吁现在已经是父母或准父母的人,你们不要再整天地沉浸在那种“纸醉金迷”的超物质的享受中了;你们不要成天地喊着“挣钱”的口号吧;你们不要想象着“我已经是某个宗教的忠实信徒,我会的到好的报应”;你们也不要过分地迷信着那些虚幻的“宿命”。
如果有人说:“你说了这么多,也没看出你究竟要给人们推崇什么样的信仰啊?”我认为,中华文明数千年的传承,这本身就是国人最崇高的信仰所在!不妨,去看看古代的“孔子”、“老子”、“庄子”吧。
本文已被编辑[鲁速]于2007-6-29 17:08:05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安宜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