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等意识。
《聊斋志异》中男女平等意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爱平等。作者一方面表现女子对男子的关爱呵护,互敬互爱:莲香》中的莲香和桑生相敬如宾,她关心他的身体,病倒了,给他采药治病,日夜守护着他。桑生对她也十分疼爱。《翩翩》中的翩翩对落迫罗生不嫌其脏臭,收留他,为他治疮,做裤子,准备饭菜,罗生感激不已,相互尊重。另一方面,像阿宝断枝指,化为鹦鹉,乔生割自己身上的肉为连城治病,更表现出男子对女子的一往深情,表现出对女性的尊重的平等意识。
(2)家庭经济的平等。女子在家庭中要有平等地位,最重要的莫过于经济上的自立。《聊斋志异》中的女子在经济上多数是独立的,能自己供养自己,不是男性的附庸,她们能通过“作披肩刺荷囊(《鸦头》)”,或从事纺织,甚至做生意(黄英)成为巨富。经济上的自立是女子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的基础和保证。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也很重要。
《聊斋志异》正是从男女平等思想出发,塑造了一系列有自己的信条、有独立的人格、经济上自立的女性形象。
(五)打破势利观念,追求民主思想。
《聊斋志异》中的女子以品德、才能取人,打破了封建社会重财势的世利观念,这是在爱情、婚姻问题上民主主义思想的体现《连城》中的史孝廉征诗择婿,连城赏识乔生的诗才,不像她的父亲那样认为乔生贫穷。《青梅》中的婢女青梅,无意中她看见张介受孝敬父母,非常敬佩,于是劝阿喜嫁给张介受,但阿喜的父亲嫌贫爱富,阿喜也担心被天下人笑话。青梅却毛遂自荐,她说:“徒以君贤,故愿自托。”蒲松龄称赞她:“独是青夫人能识英雄于尘埃,誓嫁之志,期以必死,曾俨然而冠裳也者,顾弃德行而求膏梁,何智出婢子下哉!”这是蒲松龄对重德轻财的思想充分的肯定。而在《秭妹易嫁》中也批判了嫌贫爱富的婚姻观念。
《封三娘》中的封三娘具有“请勿以富贵论”的爱情观,劝导密友范十一娘,并在斗争中使范十一娘得以和孟生结合。蒲松龄重德能轻财势的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而不是统治阶级的意识,体现了其民主思想。
《聊斋志异》中的婚恋观念基本态度是进步的,主导倾向是好的,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以及受到佛、道、儒各家思想的消极影响,因而也体现了一些错误和落后的倾向。如相信宿命的因果报应,恪守某些封建道德,反对寡妇改嫁,强调贞操观念等等。这不仅表现在某些思想倾向错误的作品中,就是在某些基本思想较好的作品中也杂芜相陈。在作品中的表现在:
(一)很多作品热情颂扬了纯真爱情,反对封建礼教,在一些篇章中又用多妻制来调合,甚至认为纳妾和爱情是统一的。
《通鉴外》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可见婚姻制度的产生是社会的进步。但多妻制是以男子为主宰的封建社会的必然产物。古人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这是古代多妻制的婚姻模式下,男性对爱情的亵渎。恩格斯说:“多妻制是富人和显贵人物的特权”。揭示了多妻制的实质。女人是他们生儿育女的工具,是供他们享乐的玩物。
在《聊斋志异》中许多男子娶妻纳妾,甚至还妻妾成群。嫡庶之间,争风吃醋,勾心斗角,闹得鸡犬不宁。如《莲香》中的莲香与李氏;《武孝廉》中妇与王氏;《小谢》中的小谢和秋容;《嫦娥》中的嫦娥与颠当;《吕无病》中的吕氏与许氏、王氏;《香玉》中的香玉与绛雪;《邵九娘》中的金氏与村氏、邵氏等等。这种多妻制与反礼教、争取女性解放是不相融的。
我想这是蒲松龄思想矛盾调合的产物,是时代限制的结果。
(二)一方面赞美花仙狐魅外貌美、心灵美;另一方面在少数篇章中又宣扬佛教的色空禁欲观念。(《画壁》、《绩女》)。
(三)主张在家庭中男女平等主张妇女“以命自安,以分自守。”《绍女》中的绍女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典型,对金氏的非人性的摧残,逆来顺受。
(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继嗣观念,如《林氏》中的林氏、《段氏》中的连氏得到了具体反映。
(五)反对寡妇改嫁,如《金生色》、《耿十八》、《年成章》等篇都写了对改嫁妇女的惩罚,这是其婚恋思想的消极面。
对于蒲松龄思想上的局限性、矛盾性和复杂性、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观点去衡量、去要求。那是作者在封建社会重压下,用想象和传说等写作方式表现他的“孤愤”,我们一方面要作历史的分析,不苛求古人,另一方面也要对其中的糟粕加以剔除。
蒲松龄在婚外恋方面的思想继承了前人成果,又启迪了后人,激励了后人。
蒲松龄之后的曹雪芹不仅在理论上大胆地向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挑战,而且创造了现实生活中婚姻自主的形象。其反礼教的彻底性、知己之爱、灵与肉的升华等方面都超过《聊斋志异》,思想认识更深刻。如薛宝钗最终与小说中最坏的男人结合,显示了曹文对功名利禄的愤怒与挖苦,当然,也是对醉心此道者的一种调侃与挪揄[3(p148页)]。
清嘉庆年间,李汝珍的《镜花缘》是继《红楼梦》后比较优秀的一部小说。要求提高妇女地位是其突出主题。他反对男子垄断文化,因此他笔下的女子都是些巾帼奇才。由此不禁想到《聊斋志异》中学写字的小谢和秋容、精通医道的巧娘和武廉妇、有奇术的素秋、侠义的仇大娘等,其思想内容如出一辙,当然,《镜花缘》中的女性已不再是爱情故事中的主角,而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
我想这些小说所体现的思想与《聊斋志异》中的婚恋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当然又有很大发展。由此延伸,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想象之笔不能不说受到它的影响,诗歌中神思飞扬更受 它的启迪。
总之,蒲松龄主张爱情、婚姻自由,支持妇女解放,表现了民主主义的思想倾向具有时代的高度。其思想形成的原因有:
一、个人经历遭遇的影响
蒲松龄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父亲弃儒经商,他又在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江苏做过幕宾的生活,对市民状况较为熟悉,也为接受新思想提供了条件,而且他喜欢坎坷不平,科场失意,生活贫困,长期住在农村,对劳动人民非常熟悉,对受压迫妇女的命运更加关注。
二、社会对他的影响
蒲松龄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在康熙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已在某些地区缓慢发展。手工工场工作作坊逐渐增多,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也受到冲击。清初统治者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在思想领域内实行残酷的统治,但是统治阶级竭力提倡孔孟之道,推崇程朱理学以控制人们思想的同时,一些代表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追求民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家、文学家针对君主专制、“三纲五常”、科举制度、男尊女卑等进行了勇猛的批斗和抨击。事实上蒲松龄不但吸取了他们思想中的民主精华,并且结合现实的历史条件,以他们的进步思想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初步民主意识的人物形象。正是基于主客观上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时代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历史背景和氛围,生活的磨砺和个人才智是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因而《聊斋志异》在婚恋思想上源远流长,尽管有错误的倾向,但更多的是它的进步性,并使它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全文完-
▷ 进入冰心一缕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