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条老街狭窄的柏油路千疮百孔,两边破旧的房屋高矮参差不齐,曾经的繁华,象极了红极一时的歌女年迈后铅华殆尽,让人不忍目视的沧桑的脸。
街道太老了,老的已经承受不住越来越多进城的人流的拥挤,终于政府决定要下大力度改造这条老街,让它能更适应市场的发展。
拆迁办的老李这些天工作开展的不大顺利,那烈属张三娘实在让他很为难,任他怎么和她讲道理讲政策,她就是不同意搬家。
张三娘在这条老街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不仅仅是她在这住的年数长,关键的是她头脑不大好,丈夫去世的早,唯一的儿子在部队当兵,91年抗洪救灾中牺牲了。
她一直不愿意相信儿子已经牺牲了的事实,没事时,就端着板凳做在门前,眼巴巴地盼望着儿子回家,眼睛都快盼瞎了。平时看不出她有什么异样,但只要在街上,见到穿军装的,就会撵着追着叫儿子。以至于这条街道有在部队回来探亲的军人,从她家门口经过时,都要先探探头,看看张三娘家的门是不是开着。
老李对新上任的乔主任汇报时感叹地说:“说起来真可怜,张三娘也不是一定要为难政府,她不愿意搬家,是怕儿子回来找不到她。你说对这样的人怎么办?也于心不忍强制拆迁。”
乔主任是从部队转业回来不久的干部,他听着老李的汇报,轻轻皱起了眉,沉思着,良久他抬起头对老李说:“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她家看看。”
老李第二天早晨去办公室时,意外地发现乔主任一身军装端坐在办公桌前。
乔主任不介意老李的表情,笑笑:“走吧,我们现在就去张三娘家。”
张三娘家临街的两间老屋墙壁上的青砖也如这条破旧的街道,被岁月风蚀的斑驳,凹凸不平。一扇依稀暗红的木门漆面剥落,凄凉地半掩着。
老李轻轻推开门,房子里光线很暗,唯有墙壁上挂着的一个光荣军属的相框随着门的推开折射出一线刺目的光。
“张三娘在家吗?”老李招呼道。
听到动静的张三娘摸索着从里间房走出,看到门口站着军人装束的乔主任,瞬间怔住了,她颤抖着,向乔主任伸出了手,喃喃地道:“儿子,儿子,你回来了吗?”
乔主任制止住欲开口说话的老李,冲三娘迎上去,握住三娘的手:“是的,妈妈,我回来了。”
三娘顿时老泪纵横,放声大哭:“儿啊!娘可等到你了,你再不回来,就再也见不到娘了啊!这么久了,你也不回来看看娘,你可知道娘有多想你啊!”
老李看着眼前的一幕觉得眼睛热热的,他看见乔主任的眼里也闪动着泪花。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事,吸了吸鼻子,轻轻叹息着悄悄退出了三娘的家。
老街上的人都看到张三娘在一个晴朗的日子被拆迁办的乔主任用一辆红色的轿车接走了,三娘饱经风霜的脸满是幸福状,和老街的人一一告别:她要搬走和儿子一起住了。
拆迁的工程进展的很顺利,老街正一天一天地改变着模样。
-全文完-
▷ 进入悠悠女儿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