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不可遗忘]:古巷幽长轻轻走来

发表于-2007年06月25日 晚上10:03评论-0条

澧洲被称为古城,因为它有源远流长的澧水,三百年前的蜚云塔,南宋时期的八方楼,还有范仲淹时代的洗墨池,明清时期的古城墙……都是省级几级保护文物。

踏越万水千水,不及守候家门的情节,赤诚而温暖。

有一段城墙包围着澧县最高学府一中及范公洗过墨的水池。洗墨池因范公而得名,那么,这段古城墙会给周边的人们带来什么?那可能是澧洲城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古墙了,或许翻修过,也或许当初建成的时候就特别牢固,也或许因为它的幸运和坚强。

它从清苑楼开始,中间隔了一中的花坛,一直延伸到襄阳路,墙下修筑着几米宽的水泥路,顺着护城河风,清晨还是黄昏,雨天还是雪飘,都是不错的景致。

古墙上的野草因风的走动给人许多信息,青草丛生却不杂乱;野生的树木数松树最显得古老,想必已有多年的历史,粗而高大,枝叶繁茂,风无论从哪个方向吹来,最先有感触的当然是高处的枝叶,然后将一些细微的信息传递给矮下去的植被。据说人可以在墙上行走,却立了“禁止攀越”的警示。

触墙仰望而去,风撩动着脸面,发也乱了,草动,树动,影不动,给人一种触目的沧桑。那种沧桑,并不是那种澈人的凄凉,相反还能嗅到岁月深处的痕迹。有句歌是那样唱的“岁月在墙上剥离,看见小时候……”我看见的不仅仅是小时候,还有更深更远的年头:荒烟蔓草,古树夕阳……因为墙的横行隔离,城内才有白昼的安静与祥和。那么,至今那段保存完好的古墙就是幸运的了,一如在一中学习的青葱少年。

围着兰江公园的那段城墙不知哪一年开始被人开发经营成夜市墙了,从保护文物方面看开去,相关部门的人是失职的,并且是很严重的失职。澧洲的夜晚是繁华的,特别因那道城墙上的风景,霓虹闪烁,歌舞笙平,酒色飘香,若时光能够倒流,先人建筑那城墙的初衷可是为了愉悦?为了安定和繁华倒是真切。不过,清晨的公园,那段墙是宁静的,默默体贴着园内行走活动的人们,若要放眼,可以抬头看天,看护城河的水有没有变得清澈流畅一些。

那段城墙的前身是古老的,偶尔能在后修补的墙蘅上觅得一两处古老的气息,用手指抠了墙砖,经历过百年风雨的沧桑还是能够感觉,稍稍用力,粉末状的石沙就碎了,留在了指甲之中。

有一处残墙断壁被修补之后的地方镶嵌着一快石碑,石碑上的字显然是后来加工上去的,字体都是现代的简宋体,涂上一层水墨,很是粗糙,一点都不清晰,可见,小城的复古技术逊色得很。不过,黄昏的澧洲城民,沿了百多米新旧结合的城墙进了公园,墙里城外,又是另一个风景了,这个时候城墙是安逸的,除了那一点仅有的瑕疵。

围着八方楼的那段城墙我还是二十年前去过的,那个时候城墙的入口开着一家影屋,说是影屋,不如说是私家开的照相馆,小而简陋,因喜欢屋前的几株栀子,每逢花开的时候都去照相,那时候可真是如花的年龄,美丽极了。

如今照相馆早就不复存在了,城墙还在。有许多风景其实就在身边,因为诸多的借口忽视或者遗忘了,一旦想起,内心倒有了虔诚的感觉,直责备自己不该冷落青春年少时期的那段美好,回忆,除了一张旧照片,城墙在脑海里好似没有什么印象了,惟有那石阶虽多年不曾抬足,却还曾记得。

沿城墙外深处走,应该可以进去千米以上。天已黄昏,望墙而生许多感慨。古巷悠深,住在巷子里的那些居民,我仿佛有一种隔世的感觉。仿佛,我是住在喧嚣的城市中央的,过的是一种滚滚红尘的生活,而他们,则过着青豆角,绿蔬菜的小园生活,连城墙脚下与水泥路之间泥土间隙都充分利用起来,种栽着藤式的蔬菜,或牵长长藤的丝瓜,或攀枝而上的豆角,稍微空闲的地方在栽着几株辣椒,墙上布满了绿意,掩饰了许多尘埃和沧桑,与城墙上的植被遥相呼应,也是一番风景。

古墙在我多年遗忘之后再次提及在我的日程之上,不是为了忘记,也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让它灿烂在澧洲平原。

有时候就在想,故事里的孟姜女哭断的长城是否就在澧洲古城墙的某一部分。显然,那样的想法是荒诞的,因为孟女所在的朝代是秦代,而澧洲古城墙近了很多代去。明明不可能的事情,我却喜欢将他们乱点鸳鸯,因为内心是纯善的,喜欢那些接近爱情的纯色故事,希望与自己靠近一些。

如今,我已看不见古墙内外金戈铁马的壮观景象,也不希望看到那样的景观;很想顺着风声听一听那战斗的号角,闭上眼,刀光剑影的场面依然清晰,那是想象,也是对历史的回顾。没有故事的城不叫古城,古老的城都是墙蘅建围起来的。清晨里的风声里,只要静心就能听到琴声悠扬,就能听见朗朗书声。黄昏的城墙角下,或许也能听见《二泉映月》的二胡声音,还有古筝《渔舟唱晚》的声音,再晚一些,流萤扑来,埙声仿佛是从墙蘅深处流放出来的,微颤中带着些许凄凉,仿佛在昭示着历史的沧桑。但历史是无可厚非的,它给予了澧洲一道心灵安抚的墙,给了澧水一道永恒的安全港弯。

或许在某一个时期,澧洲城的官员曾经特别注视过它。要不,古城墙不会修补成现在的这个样子。但是,那些曾经的注视者们远不止保护城墙这一项历史使命,在逐渐冷淡之后,古城墙也逐渐回到以往的孤独,就像是一个古稀的老人,身着明清朝服屹立于越来越繁华的澧洲城。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轻轻走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chen红叶点评:

文者以细腻、丰满的文字将澧洲城的旧式新貌灵活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无论是怎样的城市,都有一定的历史,也有它历史的见证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