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几位朋友,在最热的天里,他们来到了我们这个黄土原上偏僻的小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虽说黄土原上的黄土也已经被毒阳照射得呲牙咧嘴,但是比起城市里来说,还要好上许多。我把朋友们安顿在县城最好的宾馆,原说好好的招待他们一番;可是他们说了,这次来就一个目的,想去文字之祖的庙宇去看看。
我对黄土原的历史知道的不是很多,可是在这方土地上还真的出现了让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故事;史前期的黄帝,杜康,当然还有仓颉,他们都为黄土大原留下了值得自豪的东西。虽说我们这里几千年没有给生活的人带来多少欣慰,可是仓颉文化和杜康美酒却着实让家乡风光过不少。
朋友既然来的目的明确,我也只能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安排了。第二天早晨,我们一行四人就早早上路,直奔仓颉庙;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来到了和黄帝陵遥相呼应的雁门山下。走进山门,我还没有来得及给朋友们介绍,就从旁边的土窑洞里走出一位姑娘:“欢迎你们来拜谒字祖,请买门票,20元一张。”
“去年不是10块钱吗?”我说:“今年怎么涨到20块钱了?”
“这还贵呀,现在是市场经济,你说什么没有涨,老实告诉你吧,我们这里还算便宜的了;你可是来看中华文字之祖呀,在你们城里去动物园转转恐怕也不是这么一个数字吧。”姑娘听口音好像不是我们本地人,于是我问她:
“你是哪里人?”
“江苏人;怎么,你是不是本地人;看来你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来这里了。如今这里已经成立了几个公司,比过去香火可是旺多了。对了,给你们配个导游吧,你是带客人来,也好让大家好好的感受一下这里的文化底蕴。”姑娘就是这最后的一句话让我听着顺耳,所以我就又花了50块钱请了一个导游。
我们四个人跟在导游的身后开始从正殿进去;在正殿的正中央矗立着一块石碑,上边刻着据说是仓颉当年造的鸟虫书;尽管我已经来过好多次了,但是一直没有把这些所谓的字读完过。听着导游海阔天空的讲述了半天,我只是插了一句话:“这些字是从哪里来的?”导游大概是听这样的话多了,也就不假思索的回答我说是清朝的一个县令从民间收集的。但是到底我们这里的民间有没有,一个清朝就让我觉得,当今的人站在祖先的这方圣土上,也真的敢去想,敢去做。因为仓颉可是史前期的文化,是荒芜时代留下的一种文明。
在正殿的两边墙上绘画着两幅壁画,一幅叫知足常乐图,一幅叫天下太平图。导游看来就是一个年轻人,尽管口才很流利,但是当他说到知足常乐的时候,给我们借题发挥了一通。他说:“古人觉得,心态很重要,只要你看前不足,看后有余,那么你就一定会感到幸福,会感到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朋友们都是第一次来这里,他们一定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来感受这里的一草一木,可是我觉得小导游竟然这样的来诠释古人,诠释我们祖先的心灵理念,我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忍耐不住。
“这壁画是什么年代的?”我问。
“明末清初的。”看来导游还是知道一些历史的。
“那上边都画了些什么呢?”我接着说:“好像保护的不怎么好,都看不清楚了。”
“最前面的那个是坐轿的大官,中间那个骑马的人是小官,后边耕作的是农民,还有最后那位就是叫花子了。里边你们看,只有那个骑马的人在回头张望,这就隐喻着比后有余。”
“不对吧,一幅图画不能只用一个人来说吧,既然是知足者常乐,那么后边的叫花子看到前边的那些人怎么来乐呢?”我笑呵呵的说。
“这……”。可怜的小导游突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我,挠了挠头发,不好意思的说:“这是书上写的,还没有人这样提过问题,所以……”
“没关系。”我说:“既然是历史,而且是史前期的历史,自然就有许多蒙胧;如果都清楚了,那还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呢?再说,大家什么都明白了,谁还来买你们20块钱一张的门票呢。好了,我们继续吧。”我说完没有再让小导游解释,因为我心里明白,小导游是可怜的,小导游也是虔诚的,如果在这样厚重的文化底蕴中,我们非要问出个所以然来,那么还不把可怜的小导游给折磨傻了。
我们来到了后殿,正中央坐着仓颉的泥塑,这时小导游恢复了常态,又开始给我们讲解起来:“这尊泥塑是90年代群众自发的搞起来的,仓颉是四眉四目,说明了他是神人,而且神通广大,无晓不知。还有殿前的这根担子,相传是蒿木生长而成。我们知道,蒿是草本植物,一年生死轮回,但是为什么会长成如此的材料,至今也是一个谜。”小导游说的井井有条,我看朋友们也听的格外的认真和仔细。不过说到这尊仓颉的泥塑,我还有一段故事需要说明白;历史我知道就凭我们几个人那是说不明白的,可是前些年发生的事情我可是亲身体验过的。
当年我在县委宣传部上班,当时还没有旅游局,所以许多这方面的事情都是宣传部门来做。那时侯我年轻,所以给仓颉塑像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当时我们也在民间走访了不少老人,当然了,四眉四目的仓颉也算是一个方案;不过说老实话,我当时并不赞同把仓颉塑造今天这个模样,因为他老人家毕竟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弄出这么一个怪象,怎么说也让人觉得不舒服。不过后来在县上进行讨论的时候,说话管用的人最后还是决定弄这个四眉四眼;所以也不是什么民间搞的,更不是民众自愿集资的。
关于这个蒿木担子的问题,人们都是这么说,可就是从来没有人拿到有关方面去确认一下。开始的时候我还想不通,可是后来我慢慢明白过来了,史前期的文化就是我们今天人们嘴中的历史,是我们今人心灵中的一种意念;别说是蒿木担子,就是毛毛草担子我想人们也是可以去想的。
尽管我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我却没有象刚才发表自己的看法,说真的,我实在是不想再让什么杂质侵扰了几位朋友的心境。最后我们来到传说中的仓颉的墓冢前;小导游说:“这是仓颉的墓冢,在民国的时候,一位国民党的军官来这里,对这位中华文字之祖十分的敬仰,于是就捐资修建了这个墓冢。大家看,这里的许多砖刻很是精细,而且艺术价值很高。”
“这墙边上写的是什么?”朋友大概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走的时间太长,需要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所以就问了这么一句。很显然小导游不知道,他走过去认真的看,好像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不用看了,那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留下来的东西;你看这条不是写着造反有理吗。”尽管字迹已经看不清楚了,但是大模样还在。我说完大家都笑了,说还真的就是造反有理。
我们顺着墓冢转了一圈,最后停在墓冢的东门,这时小导游指着那个不大的门说:“大家看,那上边还是国民党的党旗呢;文革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被破坏,就是因为有人用泥巴糊住了它,而且还在上边镶嵌了一幅毛主[xi]的画像,所以才幸免于难。”
小导游的这一段话我还觉得新鲜,因为我也是第一次听到的;当时我就对那个在文革时期竟然能想出如此妙着的人感到敬佩。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小碑林区,这里的石碑不是太多,不过里边还是有不少珍贵的石碑,比方说,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的颜回就来到过这里,而且留下了自己的怀念。
仓颉整个的庙宇不很大,我们没有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基本上领略完了;最后来到前殿的院落里,欣赏了那棵据说是中华百棵名树的“柏抱槐”;一棵参天的柏树中间竟然莫名其妙的长出了一颗槐树,而且都已经是过了一千多年。难怪人们来到这里,总是要在这个地方驻足思考。
小导游大概是觉得我们这些游客是好人,所以在本来已经结束了自己业务的情况下,和我们坐在一起,好像还有什么未尽的话题,于是说:“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还需要问的,尽管可以问。”没有小导游竟然敢如此这样的挑衅我。当时我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情,就往小导游的身边靠了靠。
“我来问几个问题,你看怎么样?”我说。
“可以呀,你问吧。”小导游看来还是一个很好学,也很谦虚的年轻人。
“刚才进来的时候,你说那两边的戏楼是哪个年代的?”
“元末明初的呀?怎么,不对吗?”
“不是这个意思;还有那个报亭是……”
“是明末清初修建的。”
“对了,你刚才说了,墓冢是国民党的将军修建的。”我说:“转了这么半天,你说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这……”我想小导游一定没有想到我会问这样的问题。
“是不是就是收门票,来导游,还有刚才的那些僧人神经兮兮给游人算卦要钱。”我刚说完,朋友们都大笑起来。小导游红胀着脸,在无奈中也跟着笑了起来。
“没什么,很正常呀!”一位好说的朋友接过话头说:“吃点祖先的那有什么呢?你们县不是还出了个儿子把自己老爸老妈都杀掉的事情嘛,轰动全国呀!仓颉让后代们混混,也不会生气的;不过你们弄的那个四眉四目好像有点……”
“有点怎么啦?”我问。
“嘿嘿……去问苍天吧,因为仓颉是神人嘛!”
大家又都笑了起来……
-全文完-
▷ 进入心灵苦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