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魏晋,都知道,那是个真正的乱世啊!陈寿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里面有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个情况:“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这样一个“烽火连三月”的时代背景下,反映到英雄豪杰的这边,就有了揭竿而起、诸侯割据、战乱频仍;而反映到社会个体这边就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命运乖蹇、危在旦夕。对于前者我想谈谈曹操;对于后者,则谈谈阮籍。
首先来说曹操。这个家伙,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人眼中,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贼。比如在当时,刘备就说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说的就是曹操。对于刘备这样的话,其实不过是一个政治斗争中的伎俩而已了,那里可信呢。而在后世文人眼中,这个家伙经罗贯中《三国演义》一演绎,那就是一个大大的奸贼了。这一下子真真假假就分不清楚了。而到了近代,就听到不少真实的话了。比如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就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其实曹操不仅是英雄而且还是一个诗人,而且诗写得相当漂亮,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文章《丛林边的那一家》当中就说他的诗作有一种大的生命格局。生命格局对于阮籍他们那一批人,尤其是竹林七贤。
曹操的作品,的确不同凡响。在《短歌行》当中一开篇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不就是人生苦短的感叹吗?对于曹操来说,这不是文人式的顾影自怜了,而是真真切切感到世事无常、生死无常的吧!用现代的语言方式来讲恐他是怕要追问生命的意义了,他可能在心里也无数遍问过自己“人生到底有什么意思?”了。在西方哲学里头,这个命题就是尼采为之苦苦追寻一生的问题。而中国文化没有这种传统,或者说没有形成气候更准确,因为有老庄以及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曹操有了这样的生命体验,因此他就不免“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也沉湎于酒了,而且是传承千年的杜康。呵呵,这个杜康酒应该是很好喝的吧,可惜我酒量不行。
然而,曹操毕竟是曹操,他不会在这种哀声叹气中过一生。在“人生几何”的大背景后面,在这样一种生命格局后面,可以影射出很多人生。比如顾影自怜、凄凄惶惶,或者是浮生若梦、及时行乐,抑或是放浪形骸、曲酒流觞。而这些曹操都没有选择,他选择一种轰轰烈烈的人生,正因为人生几何,所以要在有限的生命时间与空间之内展开一种生机勃勃、大气磅礴的生命状态。“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在《龟虽寿》中他颇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是人生“犹有竟时”,一方面又时“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的痛苦,他内心有一种挣扎。而在这种挣扎中,一种张力出现了,在这个张力下,一种大气就显现出来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就是《观沧海》海纳百川的气度胆略与壮志胸襟。令人不仅想起毛泽东的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那是同样的一种情调和气度。所以记得毛泽东也说:“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
这是一个文学上的曹操。还有一个政治军事上的曹操。在军事上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而且打仗也还是蛮有一套的,在《武帝纪》里面可以看得出来,有谋略,有心计,而且冲锋陷阵,首当其冲。最有意思的就是在和诸侯举兵讨伐董卓的过程中,战不利,“太祖被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得到他弟弟曹洪的马“连夜遁去”回到酸枣。用易中天先生的调侃就说:“等曹操带着一身的尘土、一身的血污回到酸枣大营的时候,看见大营里面的各路诸侯在干什么呢?‘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也就是说整天都在开party,泡酒吧,打电子游戏!”曹操当然是很郁闷了,也很愤怒,所以说了一句“窃为诸君耻之!”应该说曹操是有些看不起别人的,比如袁绍,他曾经的哥们,这个在三国志《袁绍传》里面是有记载的,“太祖少与交焉。”有一次袁绍得到了一块玉玺,《三国志》的记载是:“绍又尝得一玉印,於太祖坐中举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恶焉。”曹操因为这一件事情就把袁绍看扁了,在他看来胸无大志的人才会有这种表现。而在另一次和袁绍的成就天下的策略对话当中就更可见曹操的高明,而且是政治上的高明。袁绍据山河之险要,兼并燕、代二州以及戎狄,南向以争天下,而曹操就高了:“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利用人才和道,这个道呢,一方面是正统观念,所以曹操要“挟天子以令不臣”,另一方面他深深明白对于社会大众来说,社会规范是不能不要的,所以孔融说什么父母之间的关系如瓶之盛物一样,还有曹操禁酒他就说为何不禁婚姻,因为女人也导致过亡国,还有什么天下饥荒时有粮食如果父亲不好呢宁可给别人,其实曹操对这些什么主张深不以为然的,而且在于他自己他可能也赞成这种观点。但是他要治理天下,他要平定天下,不能没有社会规范,价值认同,所以孔融这样主张就就坏了,他还怎么治理天下呢,所以杀孔融是必然。与此相对,他不仅赦免站在叛徒一边的毕谌,而且以为鲁相,为什么了,就因为他孝顺老母,这对社会来说可是一种大大的引导作用。而且从曹操另一篇作品《度关山》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曹操的这种想法。这篇作品倒像是一篇政治纲领文件或者皇帝诏令:“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幽明。黎庶繁息。於铄贤圣,总统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狱。有燔丹书,无普赦赎。皋陶甫侯,何有失职?嗟哉后世,改制易律。劳民为君,役赋其力。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斲。”从“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这句话我们就可以清楚看出来这一点。而曹操说“人为贵”应该是真实的想法,因为他的确感觉到了生命的无常。
还有一个侧面的曹操。曹操在平定邺城的过程中,《三国志》有这样的记载:“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赐杂缯絮,廪食之”他去看袁绍的墓地为什么哭呢?一方面可能有一种感慨,那种物是人非,来日无多的感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袁绍和他还是有些哥们情谊的。而且对于逃避徭役后自首的百姓,他又会这样:“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归深自藏,无为吏所获。民垂泣而去。”老者是感动得流眼泪。然而他在战争中,尤其是在徐州城“所过多所残戮”,为什么同一个人一方面叹命运无常,人生苦短的同时,另一方面却大肆杀戮呢?以我愚见,我觉得像他这样的人,正因为看透了,所以就游走在社会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之外,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走在“道德的彼岸”他看透了,而且有至高的权力,所以一切都不在乎了,所以就百无禁忌,在善与恶之间随意游走。可是,他虽然看透了,但却要在政治上的一番丰功伟业来寻求到人生的意义,而政治是相当现实的东西,曹操呢,他是诗人,可正如鲁迅所说:“他也是做事的人。”所以他也要按照现实来办事,所以他可以不顾忠孝,唯才是举,也可以借不忠不孝的罪名来杀人,当然他还可以为了自己的丰功伟业来发动一次次战争。所有一切都朝着一个目标:成就帝王之业,这是他的人生目标,也是人生意义之所在。这就是所谓的“行大事者不拘小节”吧,而中国几千年历史中这样死去的孤魂野鬼不知有多少,不管是项羽式的坑杀40万降卒,还是你死我活的政治谋杀,连洋洋洒洒写下十万余言治国权术的韩非也被害死,司马迁就叹息韩非子写了那么多东西自己竟不能脱,普普通通的人就更不用说。其实呢,在我看来,“行大事不拘小节”和“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本质是一样的:都太在乎结果,而陷于一条思维的死胡同无法自拔。而“游离于道德彼岸”思想的危险性也就在这里。
谈完曹操,就来谈阮籍。阮籍是个后辈,曹操去世的时候他还是个娃娃。我很喜欢读余秋雨的《遥远的绝响》以及周国平的《阮籍与尼采》。两位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写到了阮籍这个人物。前面说过真正的乱世世事无常的大背景以及命运乖蹇、人生几何的这种痛苦体验反映到曹操那里最后就是要成就帝王之业,而投射到阮籍这里却是放浪形骸、酒神精神。阮籍是很嗜酒的,而且为此自己提出要担任步兵校尉一职,而当这个军职就仅仅是因为这个兵营里面的厨师是个酿酒高手,而且据说他那里有不少美酒。他是喜欢一个人驾着马车,车上装着酒到处游玩的人,但他是没有目的的,有时候走到突然没有去路的时候会痛哭而返,再继续走。哎,在那样的乱世,生命朝不保夕,每个人那就跟地上的蚂蚁一样,可能随时会死去。我想这是阮籍痛苦的原因。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生命体验,所以当他的目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和别人下棋,对方要求停止,他却非要决个输赢。下完棋,他喝酒了,喝着喝着就放声大哭,吐血数升。下葬的时候,见到母亲遗体又是放声大哭,历史的记载是“毁瘠骨立,殆致灭性。”差点都死掉。有点有趣又让人感动不已的是,一个兵家女有才华又漂亮,但没有出嫁就死了。他不认识女孩的父兄,也不认识女孩本人,,却跑去吊唁,历史记载是:“径往哭之,尽哀而还。”
阮籍这样一个人也是早已游离于社会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之外了。所以他在母亲去世不久就在司马昭的宴会上吃肉喝酒了,而司马昭也并不因为他违反礼节而怪罪。古代男女授受不亲,而他却和嫂子大大方方告别,说很多话,有人就讽刺他,他回答:“礼节岂是为我设的!”邻居卖酒的媳妇长得漂亮,他就经常跑去喝酒,喝醉了就在人家旁边睡觉,而其丈夫也不怀疑。这些故事都记载在《晋书》列传十九。
因为对生命的悲观,对命运的悲观,所以就痛苦了,所以就沉湎于酒了,也就不顾封建礼教,率性而为了。然而对命运悲观,正因为执着于生命,而生命可能在顷刻间会化为乌有,所以他就放浪形骸了,在清醒与沉醉之间体验与造物同体的感觉,体验逍遥浮世的感觉。抛弃一切虚假的东西,一切修饰的东西,朝飧汤谷,夕饮西海,不再执迷尘世事务了。关于这一点在他的《大人先生传》里面就有很清楚的描述了:“往者群气争存,万物死虑,支体不从,身为泥土,根拔枝殊,咸失其所,汝又焉得束身修行,磬折抱鼓?李牧功而身死,伯宗忠而世绝,进求利而丧身,营爵赏而家灭,汝又焉得挟金玉万亿,只奉君上,而全妻子乎?”祸福生死、危在旦夕,什么束身修行,什么奉君上、全妻子全都没有了意义,所以他就“天地解兮六和开,星辰霄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开始逍遥游了。
关于阮籍,余秋雨先生在《遥远的绝响》里边说,当他写阮籍这些人物的时候,“不敢动笔,甚至不敢逼视,不敢谛听。有时,我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存在过。”他还说他们“像一阵怪异的风,早就吹过去了,却让整个大地保留着对它的惊恐和记忆。连历代语言学家赠送给它的词汇都少不了一个“风”字:风流、风度、风神、风情、风姿……确实,那是一阵怪异的风。” 他还说“即便仅仅是仰望一下,也会对比出我们所习惯的一切的平庸。”
阮籍的确让我们普通人感到平庸,他还很有才华,除了哲学文学方面,似乎对于行政也很有才华。他当过十余天的上司,而到任的第一件事情竟是拆除各个办公室之间的墙壁,办公效率大大提升。余秋雨说现在行政学追求的透明化办公阮籍骑在驴背上稍稍一想就想到了。他原来是去着驴去上班的。才华卓越真是让人佩服,可惜他生逢乱世。可叹!
每次读到这些乱世中的人物的故事,都有一种暗暗的叹息,毕竟那是一些鲜活的生命,而这些可爱而美丽的生命,毕竟和他同时代的人很多,嵇康、何晏、诗人美男子潘岳、谢灵运、《后汉书》作者范晔……好多好多的人,确实真正美丽的人,却都被杀掉了。令人扼腕,悲叹!难道是因为太美丽了,太漂亮了,虽然光芒万丈,但却也消失的快!
历史已走过了两千年,而每次看到这些人物,就看到了沟壑中的险峻与美丽;看到了一种别样的生态方式和生存状态;看到了他们对于生命的执着、思考、实践、体验;看到了生命的脆弱,而最后确是洒脱。每一次抬起头来仰望他们,都会获得一种力量: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体验生命。而方式可以是潇潇洒洒,也可以是轰轰烈烈,亦可以是平平淡淡,亦可以是功名利禄,亦可以淡泊宁静,只要保持住生命的本色就好。
-全文完-
▷ 进入流沙红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