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与朋友相处到一定的阶段,我总是会问这样一个具有否定和悲观意义的问题。
这个问题起源于日本,是一个禅师提出,并花费二十年才悟出答案来的。看似极具否定和悲观的问题,回答却是让感到一股无穷的力量,战胜一切即将会失去或已失去的东西。
我记得在今年的某一篇日记上曾经写下了对它的崇敬的感慨。却不想今日还想再写上一番,以增强我对它的回答的意义,为我带来的动力。
禅师的回答是:即使失去,终将还会回来。
包括标点符号,总共十一个字。却是花费了二十年才想出来,同事不解,为何会花费二十年去想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而答案告诉我们,它将影响所有看到过这个答案的人。他为我们节约的时间,将远远超过二十年。这也即禅师所要实现的价值。
为何如是说?它有如此价值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它的问题,问题在我们刚开始接触时,总是会根据我们的现状进行感慨,比如时间、金钱、友情、爱情、信任、距离等等。但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我们回答出来的答案,总是会不一样,总是逃脱不了根据我们自身的环境、年龄、经历、作为等因素的影响。通俗地说,也即我们认为的正确答案,在另一个人身上却难以得到认同。
也即根据自身的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答案,是不具有哲学的两个要素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当然也就难以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有人会说,其实也可以这样说,什么都易失去。是的,它回答的可以适合所有的人。为什么会不被我们认可呢?因为它的悲观性,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的动力。同时也是不具备哲学两个要素的。
即使失去,终将还会回来。用什么回来,什么时候回来,回来后的与失去前的有何不同?是否有增值?这些都是我们去面对失去某一物质或精神时,需要要到的客观分析的理性思维。
它让这个世界因此而更加健康地发展。
-全文完-
▷ 进入ahki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