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发在“烟雨”上后,编辑给我的通过评语是“做学问,就得‘胆大心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通过本文可见作者严禁(当为“谨”之误)的学术态度。”我回复说:“谢编辑谬赞。本文无意于学问,只叹时风之可悯也。”这也并非客气话,而是老实语。我自知我所知识的仅是常识,离学问还差十万八千里。所以要饶舌者,是想为我们的文明“正名”。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儒学因此也被称为“名教”。“名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要通过概念的内涵来规范它所应有的意义,如“忠”就是臣子对君王的绝对顺从,“仁”就是君王对万民的爱护;“慈”是父母爱子女,“孝”是子女敬父母。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无非就是在“名”的规定下,各人应安守各人应尽的本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你是学生,就该搞好学习;你是教师,就该教好书本;你是商人,就该守法的赚钱;你是公务员,就该努力为人民服务。这完全不同于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诡辩,也非庄周“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或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个人感悟。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而语言又是思维的载体。对语言文字若没有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种“咬文嚼字”的精神,就直接反映着作者思维的混乱,是不配作文的。这当然也只是常识,写文章还有许多的技巧和方法需要讲究的。不过,常识尚且不知,我这里就有饶舌的必要了。
常见一些学生的作文,写到向老师请教时,说“不耻下问”。学生自己倒也没有要充青已出于蓝的意思,不过是说成语惯了嘴,顺手就写了下来,但作为老师,看了这等词就觉得别扭。还有些在网站上当什么编辑、也算是文学青年的人,就以为“品茗”爱情要比“品尝”爱情来得形象,殊不知,把伟大的爱情视为一杯茶,本身就是对爱情的亵渎。比较起来,那些标榜“鼻祖”“大师”“精英”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还有点目的性——浑水好摸鱼,可能自己还是明白人。不过我们这些“鱼”,却不能因浑水而给弄昏了头。
今日网络上的文章,虽比不得曹丕说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但至少想给他人看,想要传诸广远,起码也算“千古事”,需要对得起观众才行的。若让谬种流传,恐怕贻害的不仅是别人,还会是自己将来的儿女(如果有的话)。笔记小说中说罗贯中著《水浒传》,子孙三代皆哑。那意思是说《水浒》诲淫诲盗,作者遭了报应。我们今天知道那是遗传导致,当乡下人“养娃娃没屁股”的咒语一笑置之,但万一生了个“兔唇”宝宝,也太对不起辛苦生产的爱人啊!
2007-6-24
-全文完-
▷ 进入柴立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