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考一年又一年,一波又一波。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公开的社会问题。
我国普通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几年间,招生人数在2006年达到530万,是1998年的5倍,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2300万,规模居世界第一。
大学生越来越多,而就业却越来越难。这样的状况,让无数正想要踏进大学校门的高中毕业生们感到犹豫。
有资料显示,2005年北京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月薪在1580左右,较之2004年下降16%。2006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比2005年又降低22%左右。有专家预测,在全国范围内,继2006年大学生遭遇就业难后,2007年大学毕业生将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几乎所有的专业门类的大学毕业生,近年来的薪水都出现跳水的现象。可以这么说,大学毕业生“低工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四年的寒窗苦读,当他们捧着那张满含着希望曙光的一纸文凭来到求职场所求职时,其结果往往并非乐观。用人单位常常凌空抛来一句:“你有二年以上的实际相关工作经验吗?”答案显然是没有。于是,这“经验”二字就成了好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路上的首只“难路虎”。猛然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才清醒地意识到,原来手中的一纸文凭并不是打开职场大门的“金钥匙”。
前不久,在网上,电台等各媒体报道:近千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竞聘搓澡工,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压力下,为了就业,为了生存;人们可以看到:在那些专业并非对口且月薪不到800元的低收入(有的甚至是纯体力劳动)工作的门栏前,竞然有排成长龙的应届大学生的应聘者。这莫不是对每年万元以上似贵族式高学费收费,最终只换来月薪不足800元低收入且纯体力工作的极大的讽刺。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觉得“上大学不值”。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认为,上大学费用太高,而且毕业后同样找不到工作。而另部分人则觉得在大学期间学的知识有好多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就其经验方面还不如那些没上大学早工作了几年的同龄人,“读书无用”又飘然在某些人的头脑中。
综上所述,为何会出现大学生求职难起薪低的现象呢?四川省社科院经济学家陈武元表示,从表面上看,高校扩招是造成大学生求职难和工资下降的直接原因,其实我国经济结构性转变才是大学生起薪降低的根本原因。“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现有大学生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劳动力与市场不般配才引发了大学生工资水平滑坡。”
总之,大学生求职难且起薪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怎样改变和扭转这种局势,有待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
-全文完-
▷ 进入妙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