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有些热心的读者给与了支持和同情。身为农民后代的我还想在这里说说这个现实的问题。其实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就感觉有些悲哀,心中不免有些伤痛。
看了陆学艺写的一些关于三农问题的文章,让我对中国的农民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实行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制度,实际上这是一种歧视农民的制度。农民被无情地摆在了一个低下的社会位置上,接受着许多根本上来说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农民也一直被排斥在城市之外,被排斥在许多的先进的社会设施之外。城市里修建了很多的城市公众基础设施,它们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给城市人民生活带来许多的便利。可是这些却是身在农村的农民享受不到的设施。而在农村,却很少有这样的基础设施,即使是为了农业生产而兴修的各种小型的水利工程,比如水库,渠道等都还都是农民自己集资,自己出工修建起来的。政府投入的很少,即使有投入,那些投入的地方资金也是来自于农民自己的钱,就像羊毛出在羊身上一样。
虽然国家一直在关注三农问题,关注农民的生活问题,但是实际上没有多少切实可行的政策。即使是有一些好的政策产生了,也没有能真正地落实到实处。所以农民问题可以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农村问题也一直是悬而未决。
中国一直关重的是农业的发展,一直把农业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可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农民问题。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主体首先是人,我们发展一切都是为了我们人民自身的发展,为了解决我们自身的生活问题。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好我们人民自身的生活问题,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积极性来发展其他的呢?要解决好三农问题,首先是解决农村人的问题,即农民问题。
我们的农业关系到我们的国计民生,关系到全中国十三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我们生活所必需的农业资源都需要靠这些身居在农村的农民来提供。如果他们对自身的生活和生活的基础失去了信心,没有了搞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那么我们该怎样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呢?或许有人说,粮食可以靠进口,可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全部的国家都不可能为中国提供十三亿人口生活所需的粮食。所以中国人要吃饭还得靠自己,还得靠中国的农民。
可是中国很多地方的农村都还很落后,也很穷,农民生活得很困难。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进一步地加大,农民其实是处在一种很不合理的受剥削的社会状态下。农民问题不能解决,农民的生活得不到提高,农民将不再有搞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中国的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也将永远得不到解决。
就解决农民问题方面不禁要提到日本,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没有足够的土地搞农业生产,可是他们却很好地解决了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他们把多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为第三产业的非农业人口,把有限的土地交给少数农民耕种,这样很好地解决了农民的问题和农村的问题。可是中国有如此丰富的土地资源,却没能很好地解决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政府方面的政策出现问题,其二是国家没有真正把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放在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位置。换句话说,国家对农民问题还不够重视,中国的农民还没有真正地被社会所关注。
虽然现在中国很多的农民走进了城市,从事着手工业,服务业和各种其他行业的体力型的城市劳动,可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也没有真正被城市人所接受。他们还是徘徊在城市边缘的人。
他们从事的也是很辛苦很低下的工作,这些工作也一般是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行业,因为太脏太苦太累,更有一些危险性的工作随时都有可能要了他们的性命。虽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很宝贵,可是在贫穷和饥饿面前,他们宁愿选择从事危险的工作,也不愿意接受饥饿和贫穷。他们很多人都是成家了人,在农村有自己的父母亲和妻子儿女,他们自己可以生活得穷困一些,可是他们不愿意他们的父母亲和妻子儿女生活在贫穷里,他们更不愿意让他们自己的儿女生活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了家人,为了他们的儿女可以读书上大学,可以走出家乡那块贫瘠的土地,他们让自己辛苦,让自己累,即使从事着那些威胁着他们生命的工作也无怨无悔。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女不要再像他们一样受苦受累,不再继续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辛苦刨食了。
农民的生活之苦,处境之艰难使得他们的生命也显得似乎不那么重要。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些,为了家人可以生活得更好一些,很多的农民去到一些安全措施极差的煤窑挖煤,为了那份相对比较高的工资。城市里建筑工地上那些辛勤劳动的工人们基本上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这也是一项危险系数极高的工作,如果安全措施做得不是很好,人很有可能从高楼上跌下,摔得粉身碎骨,性命不保。
每年都有不少的农民工客死在异乡的土地上,葬身在只身前往的城市里。或许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把性命丢在陌生的地方,或许他们曾经意识到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危险性,可是现实的生活让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如果不从事这些工作,就很难在城市里找到其他合适的工作,也很难挣到多一些的钱。他们知道自己的家人还在家里盼着他们带着他们在城市里挣来的钱回家去改变他们贫穷的生活,可是有时候等待他们家人的不是他们喜悦的回归,而是冰冷刺骨,痛彻心肺的亲人丧生的噩耗。
上个星期的周末我们学校为了欢送毕业生,举行了一个毕业生欢送晚会。一向很少有人执勤的学校侧门口竟然只开了半扇门,并有好几个执勤的保安盘问那些年纪大些且看起来不像学校老师的人,并阻止他们进入校内。当然他们这样做有一个很不错的理由,那就是维护校园秩序,谨防外来人员趁机进入校园进行某些破坏活动或者盗窃行为。可是我觉得这个理由也实在是太冠冕堂皇了。
我见有两三个衣着朴素的人在校园门口站了站,看了几眼,有些失落地走了。看得出来,他们应该是外来打工的农民。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大学校园的一场晚会是有着绝对的吸引力的。当他们因为好奇,也因为这种吸引力,想到学校里去看看这场露天的晚会时,可是他们并不幸运,他们被几个保安无情地挡在了门外。
或许大学的校园不属于他们,或许连这个陌生的城市也不属于他们,或许他们只应该属于他们家乡那块贫瘠的土地,或许呆在家里勤勤恳恳地搞农业生产才是他们的本分。可是我不禁想问人的本份是什么,中国人的本份又是什么?不管农民也好,城市人也好,大家都是中国公民,为什么国家在许多的政策上却有如此大的差别?难道说中国农民就应该被歧视吗,就应该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吗?难道说中国的农民就应该一辈子过着穷困的生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中国实行的是两种政策,城市是一种,农村是另一种,而政策的重心总是偏向城市。当然城市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许多高技术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都集中在城市。一个国家真正的发展也是主要看城市的发展。可是中国的城市毕竟属于中国人,即使是身在农村的中国农民在城市也应该有一片空间吧?我们不能只看到城市的发展,不能只关注城市人们生活水平是否提高,我们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关心一下怎样让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毕竟中国的国情是: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多数,中国的农村整体上还很落后,中国的农民生活也很贫困,他们的生活水平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如果中国的农民问题解决不了,即使城市人都富裕了,中国还是贫穷的,因为占人口总数三分之二的农民还很穷。想一想一个国家有三分之二的人还生活在贫穷里,那么这个国家还谈什么富裕呢?
中国的大学是关起门来的大学,在门里面它是大学,有教授,有专家,有博导。可是打开门面对外面的世界,这个大学还能称之为大学吗?那些在自己家里称专家学者的人们,称博导的人们还能称之为专家,还能称之为博导吗?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说。
大学还是开放的好。可是中国的大学总是有一堵围墙,把大学里面的人和外面的人隔离开来,所以中国的大学生只是生活在校园这个小社会里,对于外边的社会了解得很少,中国的老师也一样。中国的教授在围墙里面称教授,可是对于外面的社会来说,他们还是教授吗?毕竟我们是要走上社会的,我们是要面对整个世界的。我们在大学里所学到的知识也要应用到社会的建设上去的,如果我们对外面的社会了解的太少,我们对社会建设所需要的知识不太清楚,那么我们怎么去适应社会呢?更不要谈建设社会了。大学里的老师不知道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知道社会建设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怎么能指望他们教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呢?
中国的大学作为国家的一种资源,由国家财政扶植,这里面有每一个纳税人的一份贡献。因此我觉得只要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就应该有走进大学校园,聆听老师讲授的权利,因为正是他们支持了中国的教育事业。既然他们做了贡献,就应该有分享一份知识的权利。他们可以作为一个旁听生走进大学的课堂,也应该走进大学的课堂接受一些新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开放的大学可以使校园和社会更紧密地联合起来,可以使大学生和社会更紧密地联合起来,融为一体。可是中国的大学却是封闭的,把社会公民排斥在了大学校园的门外。农民理所当然也是社会的成员,他们有权利走进城市,也有权利走进大学的校园,因为他们同样也是大学建设的贡献者。前面提到的那三个农民工不应该被挡在校园门外,应该允许他们进来,因为他们有权利感受大学校园的气息和精彩。
中国的大学生被称之为象牙塔里的人。在这里大学代表着一种知识的高度,但同时也显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学人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比如那几个农民工就被排斥了在了大学的门外,因为大学是一座象牙塔,而身为农民工身份的他们离这座象牙塔距离太远。大学让他们产生了一种敬畏感,同时也有一种压迫感。唯一让他们心存希望的是他们可以努力挣钱送自己的孩子读书,让他们的儿女也走进这座让他们敬畏的象牙塔。
他们不能成为象牙塔里的人,那么就让他们的儿女变成象牙塔里的人吧。
其实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存在着这样一种距离,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距离,当官的和百姓之间的距离,农民工和城市人之间的距离。同样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也是一种距离。这些距离都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的心却可以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有的时候距离可以产生美,可是在这里距离只能产生更多的社会矛盾。
在很多的地方都存在着对农民工不平等的待遇。农民工远离家乡,来到城市里打工,但是却不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平待遇。很多时候农民工不能按时拿到应得的工资,更有许多黑心的老板随意延长他们的工作时间,却不发给他们应得的奖金和报酬。那些老板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总是最大限度地榨取农民工的剩余价值,最大限度地使用他们的劳动力。而他们根本不关心这些拥有劳动力的农民工是否有健康的身体状况和良好的生活条件。
其实农民工在城市里一直都是处于一种被歧视的社会地位,他们不被城市人所接受,不被社会所关注,甚至他们已经被政府遗忘了。
很多政府只关心他们的经济建设,只关心他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对于那些进城来的农民工的生活疾苦他们很少过问。可能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小事,也是农民工自己的事情,他们的时间很宝贵,他们还有更多的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们。可是难道农民工就不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了吗?他们的问题难道就可以被忽视吗?
外来的农民工到很多的大城市都要办理暂住证,说是为了外来人员的管理需要。可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对农民工的歧视政策。每张暂住证都要收费几十块,我不知道这些费用是否只是成分费用。如果说只是成分费,那么需要这么高的成本费吗?办一个身份证也只需要二十元,更何况是一张暂住证呢?如果说不只是成本费,那么这其中还有什么费用呢?难道这里还有他们那些办理人员的劳务费吗?可是国家不是在给他们发工资吗?我觉得让外来农民工办理暂住证不合理,收取那么多的办理费更是不合理。
当然还是有很多善良的城市人,他们同情农民工的遭遇,可是这种同情也只是停留在思想上和心理上。但是我想说的是他们其实不需要这种同情。同情和怜悯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种高高在上,同情的人把自己置身在一个高度俯视那些被同情的人,并决定是否施舍给他们东西。可是不管农民工也好,城市人也好,不都应该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不都应该平等地站在同一个高度吗?
他们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挣钱,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获得生活的物资,因此他们不需要同情和怜悯,更不需要施舍。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关怀。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他们需要的是能够获得和城市人一样的公平的待遇,公平的机会。只要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让他们获得公平的待遇,我想那么他们将会拥有美好的生活和更加灿烂的明天。
-全文完-
▷ 进入雪雨昭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