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误会我的题意!这是个严肃的话题!
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上,“爱”,被誉为最伟大,最纯洁的字。
“母爱似海,父爱如山。”陶醉和沉浸在父母的爱的山海之中,是多么的心旷神怡!
一
朋友,你在享受和沐浴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最亲密的母亲给予的无私的母爱下,长大了,成人了,立业了,成家了,为人父母了。你也在向你的子女们付出父亲或母亲的关爱,溺爱,宠爱。这时,你是否想到,你那满鬓霜白的父亲或母亲,正孤独地站在门口,在窗前,在阳台,用干枯的手颤抖地搭起凉棚,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眺望着你的出现,正在等待着你朝他(她)这儿走来,站到他(她)的面前,露出在他(她)看来仍然还未成熟的笑脸,---是啊!不管你现在的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金钱有多少,不管你是否已成为人之父母,你在他(她)的面前,依然是他(她)的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她)对于你的所做所为永远都是那么放心不了。多么希望你能够有一天骄傲地在他(她)的面前说一声:“爸,妈!我终于长大了!”当欣慰地看着你替他(她)到商场购物买米,到液化气站为其灌气;当看着你经常来摸摸他(她)床上的被褥垫絮;望着你擦擦门框窗台上的灰尘;再打量着你犹豫不决的急于要返回小巢的身躯。便恋恋不舍地说:“儿啊!你回吧!你有家了,同样也需要关爱呀!”
二
在我为病人诊疗的工作中,曾碰到三个儿子为了年迈的母亲生病而互相推委请医的情况。出于对病人的救治义务和对老人家的同情,我依然尽心尽力地为老人治疗,当倾听着老人唠叨着三个儿子和媳妇竟没一个到床前哪怕“好些吗”这三个字都不曾说的经过,我不禁暗然!但不得不安慰老人家:“孩子们也不容易啊!各自都有家庭子女,他们也要为生活而奔波呀!但他们还是孝敬您的。您看这不是正找我来给您治疗吗?”尽管我这番话缺乏充分理由和真实情感的劝慰对于身患病痛的老人起不了多大的安抚作用,但毕竟为治疗起到了精神上的镇静基础。而在她的几个儿子面前只能说:“当我们这些人也到了老得不能动时又生病了,不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啊!”老人的儿媳们听了顿觉哑然---显然,他们听出我话的含意。但他们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做儿子做媳妇对父母敬和爱的方式,那就是:“爸妈,身体怎样?”
有一次,我附近的一位年近五十岁的男子患了重感冒到我诊所输液,他那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拄着拐杖,颤微微地摸到我的诊所,守在儿子的床边,用湿毛巾不停地替儿子敷额头,儿子烧退了大汗淋漓,她又用震颤的手握着毛巾给儿子脸上身上擦汗,而且嘴里还不停的心疼地嗔怪:“都快做爷爷的人了还不听老娘话,有病不早看拖成这样还让我为你操心!”
我顿然想起一句我们家乡的话:“眼泪水都是向下流。”是啊!你看到过有眼泪向上流的吗?这句话似乎证明了上爱下是天经地义的,而下敬上则是要鼓励有嘉的了!也难怪那三个儿子都为自己找理由:“父母也不是只生了我一个儿子!”我又暇想出当年他们的母亲曾经用温暖的手掌摸着最小的儿子的头:“快些长大吧!”又用手指弯起以指关节的背面轻轻地敲着大儿子的头:“这么大了还不懂事!”---同样的爱,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希望终究还是一个---企盼着他们长大成才!如今,他们是长大了,也成家了,但成才了吗?我为这位些老人们感到有些叹息!
忽然,我又有些感叹。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人们的物质生活蓬勃兴旺的时代里,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尊老爱幼”这句词怎么会被有些人截去“尊老”而只剩下“爱幼”这个孤单的单词?看看电视新闻里,听广播电台里所播放的,报刊杂志上所刊登的“十佳文明”,“精神文明”等星级家庭,我甚至有些怀疑其真实性。但毕竟这些文明的星级家庭确实存在在我们的身边!正像我所亲眼目睹的事实一样确实的存在着!不知是哪位哲人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以为这句话值得商榷,应该改成“合理的就应存在”。那么,不合理的就应该摒弃!让“尊老”和“爱幼”重新组合,永远也不让其分割!
三
有个朋友见我在写这篇散文,就劝我:“这个命题可太大了不好写呀!”言下之意:“爱”她包罗着社会万象,她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难写的文章!
我也十分清楚,“爱”这个命题不好写的,世间上的爱丰富廖翰,你能写的全吗?你能做的周全吗?你既然做不周全有什么资格来写爱?是的,我就像溶入浩瀚无边的海洋里一滴微不足道的平凡的再也不能平凡的不被辩认的水珠,我只能在我这片窄小的井底,观看头顶的这片天,只等到太阳直照的时侯,感受到阳光给予的爱的温暖和能量,我只能在这个只相当于细胞内原生质般的家庭里,尽到一个尽力做到“尊老爱幼”的人。
当我每次探望我那年过七旬的老母,心里就有些愧疚感。我成长为今天的这个样子,虽然没有像成功人士那么风光,但仍然觉得,在老态龙钟的母亲面前还远远没有尽到做儿子的应尽的义务。我为她老人家独居陋舍而怜惜;为她老人家生病时不能天天守候在她身边而惭愧;为她老人家懵懵懂懂地拄着拐上下楼梯而担心;为她老人家因为某个电视机零件坏了看不到节目而着急……我又能怎么样呢?她老人家不习惯在农村生活(这并非我们儿媳对她不敬),又因为各自受教育的年代不同和价值观的不同,"代沟"确实存在于我们两代人之间。但这并不能阻碍我们母子之间的感情---一句话;一个问候;一个笑脸;一个互视,就能够清楚地表达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企望:距离和时间的间隔也许更能使人感到亲情的可贵!所有的磕磕碰碰都能在一个笑脸之下完全化解---这是老人家宽大的胸襟的包容!是一个伟大母亲对子女们爱的无私的包容!那么,我就更应该珍惜这时日不多的母子情感:多打一个电话;多骑一趟车子;多准备点老人家能够品尝的食品多添几件老人家合身的衣服;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第一时间赶到……想到此,些许有点平衡---我想我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
四
常和朋友们聊天,在海阔天空中有时也碰到谈怎样对待孩子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现代社会怎样去爱孩子的重要课题。
一棵小树,它正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一天一月一年的成长着。当你替它修丫整枝;当你替它培土陇根;你对它的期望值有多大?有一天,因为狂风暴雪压弯了它的躯干,你可能会等到风息雪化后才会重新将它扶,正摇去它身上的残雪,再小心翼翼地用另外的支架给予支撑。
当你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受到一些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的侵害,而主观上又还不具备抵御这些不良因素的能力,你是怎样用父爱母爱的关怀和呵护,去拯救一颗即将面临坠落悬崖的心灵?
在我所做的社会和学校调查中,发现当今中学生(甚至有些小学生)迷人网络的数量是那样大的惊人---20%,而且,因孩子迷上网络后引起的惨剧屡见暴光,面对这残酷的事实,我感到了一种悲哀---一种也许与社会发展不合拍的悲哀!
不幸的是,我的儿子,一个正在读高中一年级的儿子,他已深陷在其中!
他是个生性聪慧的孩子,在他的身上,我倾注了作为父亲的所有心血。而同样的心血已培养出一个很优秀的女儿---一个某师范学院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当我试图用同样的方式来关爱我的儿子时,我却面临要失败的事实!他是那样的羁傲不顺!善意的劝戒·忠告细心的生活照料,从表面上看丝毫没打动他的心,每次含泪和恨将其从学校带回家,然后又充满信心的将其送到学校,个中复杂的心情难以用文字形容。每次接到校里班主任的电话心跳就加速;每次目送着他进教室,背后都抑止不住沉沉的担心……如今这社会是怎么啦?还是如今的社会里,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怎么啦?抑或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太陈腐了?
尽管恨铁不成钢;尽管感到个体的微薄力量丝毫影响不了社会对网吧管理的力度和趋势;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些迷途的小羔羊引到正路?怎样才能早日解除绑在小树杆上的支撑物而使其自由地端正地生长?我感到了迷惘;我感到了惆怅;我想呼吁但已有很多如同我一样大人早呼上了电视电台报刊;我想愤骂但已有不法网吧业主走上了被告席;我想重新关住孩子将其深锁于庭院但已有小鸟欲飞出鸟笼而折断翅膀的前车之鉴……
于是,我想到了以书信的方式于儿子沟通,并且进行了试探,我认为我们这两代人不一定像我和我的父母们之间有那样深的“代沟”;我也承认我的成长与我的孩子的成长具有完全不同的轨迹;我相信我以他们这一代人的位置替他去思考问题(叫做换位思考)他一定能接受得了;我相信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以一种特殊的爱献给这一代特别的孩子,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觉小羊羔想回到大路的迹象。
于是我又拼命地看有关怎样教导孩子的书;可劲地看和听媒体关于怎样关爱孩子的报道;不厌其烦地找和我同病相怜的家长们探讨……
终于,我发现,我们和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时鲁迅先生有个共同的心声---尽管鲁迅先生是在痛苦和悲愤中呐喊,而我们则是在无耐和期盼中呼唤:
“救救孩子!”
-全文完-
▷ 进入安宜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