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或者说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这个很哲学的问题似乎还没有普及到凡夫俗子要去研究的地步,就是研究也是200%的徒劳。
答案似乎遍地皆是,为自己、为家人、为孩子、为集体、为社会、为祖国,甚至为全人类等等,而每个人的答案也似乎有是正确的,因为这个问题似乎就不存在错误的答案,或许是世界上唯一的有全对答案的问题,奇哉。
有些稍微有些哲学细胞的人也给出这样的答案:人活着是为了死亡。这话乍听起来很玄、很吓人,仔细一想又有道理,再深入一考虑又觉得意义不大、近乎废话、过于颓废。
如果真把生命当作一种过程,死亡就是一种必然的结局,与人的思想与选择、与人生的意义实在没有太大的关系。既然是这样一个客观的结局,既然注定要走向死亡,那在死亡之前,在生命的过程中究竟应该干点什么、想点什么好呢,究竟要不要留下一点什么?
那不妨面对死亡定下这样一个一个人生的目标也未尝不可——就算死也要死得漂亮一些!
有了这样的心灵底线,要规划起人生来就简单多了,而直面死亡的生存方式也使得心灵加快净化,心灵的空间更加广阔。
按照死亡的漂亮程度,我们就可以把各时代、各层面的人生划分成几种类型。
有人死得很不漂亮,比如秦朝的李斯,当他凭借“老鼠哲学”与政治智慧,由一名默默无闻的底层小百姓成长为堂堂秦王朝的丞相,最终由于刻意保全自己成为他人的帮凶,导致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弄了一个五刑加身、身败名裂、死有余辜。我的一个朋友也是,在完成自己的人生蜕变之后,以很不光彩的形象倒下,死后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祭奠的场所,悲而不壮,连空洞的感叹就难以留下。
而有些人就死得很漂亮,比如当代焦裕禄式的干部孔繁森、比如深圳歌手丛飞等,就死得漂亮。漂亮的不是那个死亡的结果,而是走向死亡的过程。
当然,大多数平凡的百姓难以用漂亮或者不漂亮去简单衡量,或许其中也不乏漂亮,只是程度不同,只是相对什么对象而言。
有时候,漂亮是难以为外人所道,只存在自己的感觉里,只能用自己心中那杆秤来称量。
如此看来,古往今来,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式与不同漂亮程度奔向同一个历史终点,这个公正的死亡终点接纳着并笑看着各色人等的光临。既然不能改变终点与起点,就让我们在这两个固定点之间漂亮地活一回。
有了这种想法,就会珍惜生命,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就会在意生命的过程与质量。
本文已被编辑[咖啡茶1234]于2007-6-15 20:02:54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有点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