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姑父死于一次建筑事故,享年三十六岁。那年,小姑三十二岁。噩耗传来,父亲哭了,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父亲流泪。看着父母流泪,我也跟着哭了。说起小姑的婚姻,用门当户对这四个字绝对贴切,这四个字是我们老祖先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绝对是经验之谈,小姑父和小姑是高中同学,他们互相搀扶着一路走了过来,他爱小姑,爱小姑的家人,在我心里他真是善良勇敢的男子。如今,他走了,小姑怎么办?她往后的日子怎么过?这成了父亲心中的一块心病。
在亲戚朋友的轮番劝说下,两年之后,小姑嫁给了我现在的这个姑父。从此,她成了后妈。在我国,“继母”、“后妈”不仅仅是称谓,还可以是骂人的恶毒言语,由此足见“继母”、“后妈”历来在世人心中是多么心狠手辣面目可憎。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后妈都是“恶妈”,后妈的恶名大多的是缺少情感的交流或是世俗的观念所造成的,生活中好的后妈甚至后妈胜亲妈的事例也比比皆是。
小姑就是两个继子女眼中的好后妈。她把继子女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把孩子当朋友,尊重理解孩子,现任姑父的两个孩子感受到了小姑的一片真情,小姑最终迎来了两个孩子尊敬和爱戴。
我问小姑:“你是如何做到的。”小姑说:“后妈难当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像我,管自己的亲生的两个孩子都不见得让他们说我是好妈妈,更别说当个好后妈了。但是,我相信,只要付出了真情,一定会赢得孩子的认同。”
(二)
以下是小姑的叙述:赢得一个孩子比征服一个男人难
32岁那年,我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两年后,遇到了建国。他的家里经济状况一般,而且身边还带着一个二十岁的男孩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可这些我都没放在心上。我想,只要我们努力肯干,生活一定能改善,只要我真心地爱孩子,孩子一定会接受我。
虽然在心底早已做好了当后妈的准备,可没想到和孩子的第一次见面还是让我很尴尬。2002年,我和建国结婚前的一个月,建国第一次带我去见他十八岁的女儿。那天,我特意给孩子买了衣服、糖果,大包小包地拎了一大堆。哪想到我一进门,孩子就用一种敌视的目光像打量犯人一般把我从头看到脚,我精心准备的礼物,她看都没看就扔在了地上。后来看到我和她父亲坐在一起,她干脆将自己关在卧室里一整天没出来吃饭。
虽然出师不利,但我并没有就此泄气,婚后不久,我就主动提出带孩子到她姥姥家玩,见了孩子的姥姥姥爷,我一口一声叫着爸妈,孩子的姥姥和姥爷感动地老泪纵横,他们说自己的女儿泉下有知一定也会感激我的,那天,孩子当着姥姥姥爷面叫了我一声:妈。
这声妈叫得我热泪盈眶,我感觉以往所受过的任何委曲都算不上什么了,那一刻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将建国的两个孩子养大成人,要让孩子从心里喜欢上我这个当后妈的,而不是迫于两家大人的压力,从孩子姥姥家回来后,我给孩子报了一个裁剪培训班,孩子不想去,说是要出去打工,给家里减轻一些经济上的负担,我苦口婆心地劝她,我让她知道,一个拿中学毕业证的人和受教育稍微多一些的人出去打工,待遇会有天壤之别。
姑姑在说这段话时,笑着说,“潇,我是以你为例的,我带她来你家,给她看你写给家里的信,她看了你的那封信后,观念一下子便转换了过来。”
我问姑姑是哪封信,姑姑说累也不说累那篇。我一下子便记起了信的内容,我记得我在信的未尾写过这样一段话:父亲常爱说的一句话是:自助者天助!
我的理解是:真正的自助者是令人敬佩的觉悟者,他会藐视困难,而困难在他的面前也会令人奇怪地轰然倒地,这个过程简直有如天神相助。
蓦然回首,曾经把我压得喘不过来气来的贫穷问题,已经如夜色一般,在晨曦中悄然逝去。
对此,我想说,感谢挫折让我长大;感谢父母一次又一次渡我到河的对岸;更感谢他们让我明白一个终生学习永不懈怠的人才能够不被社会淘汰,古语说得真好,书内自有黄金屋!
我靠在姑姑肩膀上,感慨不已,恰在这时,姑姑的婆婆跑了进来,老太太兴奋地说:“翠娥,王慧打电话回来了。”(翠娥是我姑姑的小名,王慧是姑姑的继女儿)老太太捉住我的手,拉开了话匣,“我们王慧现在打电话来,总是找她妈,如果她妈不在,她就不和我们说了,这孩子,现在只跟她妈亲。”
老太太很健谈,不光说了孙女的事,还跟我谈起了孙子王涛的事,以下是老太太的话。
(三)
翠娥嫁进我们王家,是我们王家的福份。她不光改变了家里的经济状况,更重要的是她改变了我的两个孙子,她让两个孩子变得活泼起来。以前孩子的亲妈活着时,虽然邻居们都说我有福气,儿媳孝顺,儿子听话,孙子学习又那么优秀,孙女学习不好,但是,她很乖巧,也很听话,但是我却丝毫感觉不到,总感觉家里少了点什么,后来你姑姑嫁到我家来,我终于知道家里少了什么了。
老太太说了一大堆话后,有点喘了,姑姑不失时机的递了一杯凉茶在她手上,婆媳俩相视一笑,这种温馨的气氛感动的我心里暖暖地。老太太喝了一口水后,继续说,我这个人爱唠叨,孩子们放学后,总是问长问短问一大堆,她们呢就像个闷葫芦,只回你一个字:恩。感觉很冷漠,一点热度都没有,纯碎是敷衍了事。可是孩子们对老师,同学,却有说不完的话。我真羡慕别人家的婆孙,亲亲热热,有说不完的话;无论大事,小事,还是学校里的趣事,同学间家长里短,都可以坐在一起说一说,可是,我们家的孩子却很安静,坐在你身边,半天吐不出来一个字。家里来客了,两个孩子也不太打招呼,弄得家里很冷清,人老了,不就图个热闹,不说图个儿孙绕膝么?老太太說著說著,眼淚便下來了,姑姑邊替老太太擦拭邊說,“媽,你瞧你,又流淚了,對你的眼睛不好。下次,王濤給你帶回孫媳婦時,你又該瞧不見了。”
一句話又說得老太太破淀為笑了,老太太說:“你姑姑來了后,兩個孩子話可多了,放學回家坐在你身邊說個沒完。我們王濤就更聽他媽媽話,畢業分配,找女朋友,都聽他媽的,人家說他媽有文化,有眼力。”說話間,老太太遞給我一張照片,照片上一個高高大大的男孩挽著姑姑的手,他笑著,臉上洋溢著幸福。再看姑姑,一臉的神彩飛揚,像是在說:瞧瞧,我兒子帥罷!
姑姑說照片上,她穿得花衣服就是王濤用自己的獎學金給她买得,她還說,那天,兒子陪她聊了一晚上,他非常感謝媽媽幫他妹妹找回了自信,談得困了,就倒在她身邊睡著了。姑姑在說兒子陪她聊了一晚上時,那种難以言表的幸福讓我這個局外人都能夠感覺到。我問姑姑是怎麼做到的,姑姑說,很簡單,以誠待人。
姑姑說,她對兩個孩子也沒有那種客客氣氣的隔閡。有次兒子王濤半開玩笑地取笑妹妹王慧,說妹妹腦袋少根弦,她聽見了,伸手在他背下給了他一下,並和他談了很久,像是對親生兒子一樣。王濤最後認了錯,還說,媽,你打我沒我爸打得疼,說完,兩個人互相看了看撲哧一下笑了。
我五年未見姑姑了,這次回家見她蒼老了許多,但是從姑姑的眼里,我看到了愛的影子,姑姑一家生活並不是很富有,但是她的內心卻和大森林的鳥兒一樣歡暢。
(四)
從姑姑家回來后,我感慨萬千,便寫下了這個題目:親親后媽。許多時候,我们不陌生这样的情况;黑夜来临恰逢停电,许久后当灯光复明时,我们会顿生感激甚至拍手欢呼。然而更多的时候,阳光普照,满世界光明,我们却不知道感激甚至漠视了身边的阳光。阳光给了万物以生命,我们却往往对此迟钝不曾感触。前一段时间看央視一套熱播的大愛無疆時,老公無限感慨地說了一句話:天大地大,什么都比不上父母的恩情大。然而遗憾的是,如此朴素通俗的道理自己总是不能时时深切感悟。古人把父母恩德说成“三春晖”,意即父母恩德跟阳光一样无偿,不求回报。
后媽也是媽,她同樣付出了母愛,她同樣不求你的回報,她要的只是你的認可,她要的只是你深情地叫她一聲媽媽,這應該不是難事罷?
编者按:人生在世,任誰都难以逃脱一个“情”字。我記得著名作家冰心在其文字中曾写到:“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亲情、爱情、友情是生命的精神支柱,拥有了这三者,足以使生命之树翠绿茂盛,无论是阳光下,还是风雨里,都能闪耀出一种幸福。缺其一,是不完美;缺其二,是遗憾;三者皆无,则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了。如此,若是论到这三种情感究竟哪个更不可缺少一些,恐怕答案不一。但这一点是肯定的:我们应该好好享受每一份情感,珍惜每一份情感!后妈与继子女的关系其实和一般的人际关系一样,只要你真心地关爱对方,遇事能适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久而久之对方一定能感受到你的真情、真心,人非草木,那么你也一定能获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真诚和爱心,理解和宽容是冲破一切情感障碍的法宝。愿我们都能拥有一颗真诚宽容的爱心!
本文已被编辑[鲁速]于2007-6-14 17:14:46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静月清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