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朋友那借了本余秋雨的《借我一生》,本打算随便翻翻,这一翻就半个多月的时间。
上学的时候对余秋雨崇拜的不得了,因为人家是个文化人儿,人家写的文化随笔、历程散文,哪篇不是字字珠赍,行行里里透着文化味儿。真可谓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前师后事感慨万千。现在想想,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从《霜冷长河》到《千年一叹》,都看了,虽然现在也没什么印象了:(书写的好,人也自然看着顺眼。工作以后,不怎么看书了,不知文化大师后来的发展如何?偶尔也看晚报上连载的千禧之旅,不过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实在没有感觉。
前几年老余和小余之间令舆论哗然的“抹黑战”,颠覆了很多人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尤其是我。本来么,文人相轻特让人看不起,他们论战的前因后果我自然也没兴趣去探究。这里还要提一提的是让我过去同样佩服的小余。余杰的书,我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看的。他岁数也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说的话却都很深刻。他的抽屉文学从《火与冰》到《铁屋里的呐喊》,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言无忌的自由主义气息,让人看后酣畅淋漓,愤世忌俗。不过自打余杰上了研究生,加入了作协,他的书确实越来越没有看头儿了,从《说还是不说》开始,已经让人感觉一个专业的“自由主义作家”开始用“自由主义”的专业术语说话了。即便是他的自传体小说《香草山》,都有些娇情的味道。
因为二余的论战纠缠,整个两败俱伤,真是得不偿失,不知道二位都是怎么想的。反正是对他们生疏了很长时间。
翻回头来还说这次偶然看的余老先生的大作,一开头就标榜着“记忆文学”,确实和原来的路数不大一样,我想他这把子岁数,可能也开始进入怀旧的阶段了吧,很多事儿写的都是定论和了断的口气,呵呵。其实,这本书看下来还是很有意义的,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审视了父辈,审视了文革,审视了改革转型后的不少事情。有大事儿,诸如镇反、反右,批判、武斗,农场改造,乃至平反;有小事儿,诸如婚丧、找对象、开除学生、辞职、逛公园……有几个场景现在还能记着:一个同学的右派爸爸死了,大家一起写挽联,因为处境相似,所以大家哭得都很伤心……一个女生因为审查了跳河自杀了,同学们背对着把它围起来,给她换好看的衣服,然后羡慕着目送她回上海……没想到2000年那次商业气息极强的千禧之旅并不是原先书上写的那么"文",余老先生身处战前的伊拉克,战后的阿富汗,风险也是很大的,而且他们一行还在巴格达失踪了48小时,看着直挺闹心呀!
相对文化人余秋雨,散文大家余秋雨,现在进行时的我还是更倾向于现在时的余秋雨。相对文化随笔而言,我可能更现实一些的关注历史随笔了,大而化之的文化要比几家几言的历史难多了。这本《借我一生》少了余老先生过去纵横四海、漂泊无冀的情愫,更多的还是平心静气的叙事。当然,我也实在不敢苟同他某些自我感觉良好的笔触。如果这是一个平平之辈的手笔,那我可要欢呼了,谁让他是余秋雨呢,呵呵。余老先生在书的尾部提到了他的老屋,以及要陪葬的他收藏的自己著作的各种盗版。我还特意翻检了一遍我的收藏,不幸……居然都是盗版的,呵呵。余老先生如果不缺钱花,应该自豪才是啊。
前些日子,过节无事逛书店,看到了再版的《文化苦旅》,翻到最后一页,居然印到130多万册。我还特意数了数零,生怕错了。不管咋地,余老先生还是一位大家,也许不利于他的言论源于他的曝光率太高了吧。
“借我一生?瞬间?瞬间就是一生,一生就是瞬间·”
本文已被编辑[恋尘叶子]于2007-6-14 7:51:5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冰点阳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