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不但要开发和利用好人才,保障人才的安全,更要培育好人才。
我们首先得明白什么是人才呢?我国封建社会的人才观是能辅国和救民的济世之才;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才观恐怕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自然科学人才。
那么什么又是现代社会的人才呢?我看现代社会的人才应是指适合社会的需要,能自觉贡献和服务社会的人叫人才。人才是相对的。甲在这方面优秀,乙在那方面优秀,甲和乙都是人才。衡量是否是人才第一看社会的需要的程度,第二看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如果一个人有才却不为社会作贡献反而给社会带来危害的人那还叫人才吗?
是什么决定一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的大小呢?(或者说是取得的成功的因素有哪些)美国一家很有名的研究机构调查了188个公司,测试了每个公司的高级主管的智商和情商,并将每位主管的测试结果和该主管在工作上的表现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对领导者来说,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的9倍。智商略逊的人如果拥有更高的情商指数,也一样能成功。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情商的水平不像智力水平那样可用测验分数较准确地表示出来,它只能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判断。心理学家们还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
我们很多人不接受美国近乎玩的教育方式,在一片“吵闹”声中,美国孩子往往是“正事”不干。美国孩子的考试的成绩如果让中国的老师评价那就是“一塌糊涂”。可美国老师对孩子是一片喝彩。令我们的老师嗤之以鼻。但他们的老师却乐此不疲,而且认认真真,一点也不马马虎虎。
我们很多人喜欢用一句这样的话概括美国的基础教育:“美国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可是美国的各类人才却层出不穷。如果美国老师会问:“什么是教学质量呢?”那么我们的老师恐怕只能用“平均分高、优分多教学质量就高”“升学率高质量就好”来回答了。以前中国根本没有人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无论走到哪儿用分数来说话是最公平最有说服力的。这就是中国教育的质量观。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再到大学,哪里也离不开分数。的确,考试的分数能说明一个人的智商的高低,知识的多少。但我们在过分追求分数的时候却阻碍了孩子情商的发展。用排名的方法给孩子施加压力,从而产生学习动力,这样做效果很好,但这样做会让孩子把彼此当作竞争对手,缺乏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心理基础。排名使胜利者对失败者缺乏同情心,增加的孩子之间的妒嫉的心理,既不利于正视自己也不利于认知他人。有资料显示我们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最缺的是道德素质,其次是心理素质,能力素质上最缺的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什么呢?
把美国的大学和中国大学的招生比较来看看也能发现问题。美国除了sat(综合学习能力)和act(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外,美国高校把中学教师或学生的其他顾问对学生的详尽的书面评价,中学里平时的学习成绩以及档案,学生的小论文,还有面试作为重要依据。
中国的高考是学生把十几年知识能力聚在一起的两天的冲刺,有点像过鬼门关,冲过去就是胜利。美国的高考则是学生用自己的过去的每一时刻的表现经营的一张名片,靠平时的每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国的招生是把具有同一知识水平人聚在一起继续增加新的知识,美国的招生是把有差不多智商和有同样兴趣的人聚在一起共同发展。中国的招生看重的过去取得的知识的多少,美国的招生看重你对所学学科由兴趣开始而产生的具有强大的动力作用下的潜在的发展空间。中国更注重智商选拔,美国除智商以外更注重情商的发展。美国的招生不但选到了情商发展较好的学生而且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他们的情商。
美国的著名的旧金山大学在面试时问的一些问题吧。我把它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自己所学的学校、专业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甚至为自己的未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书。2、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一个清醒地认识。3、自己的领导能力以及由此而感悟到的团队的合作的重要性等。4、曾经的失败和挫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调节的心态的能力。5、生命的意义。6、曾经参加的各项诸如社区服务的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悟。7、自己取得了那些成就以及对成就的看法等。所有的这些面世的问题都是用具体事实来考核学生的情商,根据情商的特点来决定你是否具有发展的可能。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情商,招生注重考核情商。反过来因为考情商,所以又促进情商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重视。又这正是美国特色教育的特点,也是美国的人才观——从个人爱好、特点出发,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个人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内心的追求,情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中国的高校似乎只有一个模式,就是什么热门就开什么专业,没有能力的也一窝蜂地上,中国学生学习动力更多来自周围竞争的压力,在相互比较中实现自我的价值,第一名只有一个,在这竞争的压力下中国的孩子的合作学习是貌合神离,习惯了面对弱者毫不在乎,一脸漠然,缺乏同情心。中国的教育理念使孩子的情商得到了抑制。抑制了情商的发展,智商再高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成功。
有人会说:“中国的政治思想教育不是很多关于情商教育的内容吗?”不错,但这些内容是强加给学生的,因为学生没有感受到情商给自己带来的直接的功利(如高考和中考的成绩)。以后在社会也很难见到(找工作时情商难得到认可)。没有形成情商高的人在社会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的观念,所以学生和社会都不以为然,除会考试以外,形成性效果极差。
有人还会说:“美国高校的招生的方式在中国很难实行,原因是很难保证招生的公平性,如果这样对于无权无钱的农家子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凭本事考试没话说,各种材料那还不都是造假。”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中国的高考与美国的高考不同。中国的这一考,他会考出一个人的工作;考出一个人的前途;考出一个人的命运;也考出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
中国的高考是用过去考未来。所以完全没有作弊、造假才怪。只要考过去就是胜利,只是很多人没这个机会、条件作弊,并不是不想作弊。这个问题在美国不是问题,因为美国的用人标准不像中国这么在乎学历。中国的用人单位挂出招聘,第一是学历,第二是年龄,把这两点的门槛一升一降。年轻和高学历才就是人才。在美国只要你没有能力,文凭和关系是帮不了你。作弊上的大学有什么用?社会不重视有名无实的文凭头衔,重视的是实际的工作能力、以及你的情商。
世界所有的高考都一样具有两个使命:
第一、选拔人才,让各种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为人才的进一步深造提供条件。用同一种方式选拔人才,人才只有共性,没有个性。太多的共性还是人才吗?不同的方式选拔的人才才具有个性。我们国家的高考重点体现这一使命。
第二、为社会树立人才标准。高考是指挥棒,考什么学什么,那么反过来不考什么就不学什么。不考体育,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下降;不考情商,学生的道德品质素质缺乏;不考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差;不考个性,人才就一个样。目前我们的高考对社会人才观的树立和影响缺乏更多深刻的思考。
中国的人才是智商高,知识多,解题能力强。
中国的高考都因道德素质、身体素质、个性、动手能力、创新素质、应用能力等难以考核、难做到公平而一概不考,不考就越差。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既然不考,老师声情并茂的课堂表现不就显得假惺惺吗?学生还当一回事吗?任你再怎么说是非常重要也是白搭!社会任用人才的标准,高考认可人才标准不科学,即使全国人都一齐喊:“我们要素质教育,不要应试教育。”又有什么用呢?社会依然会出现:研究生以上学历,30岁以下,重点大学,重点中学,重点小学,重点班级,重点培养……用一个智力标准层层级级,筛了又筛,选了又选。被无情地筛掉的是什么呢?筛掉的是个性,筛掉的是科学的人才观,筛掉的还有人性所必须具有的情商。
用素质教育来培养人才,首先得得明白什么才是人才,智商固然重要,但因要发展智商而牺牲情商或因情商难以考察而不考察的做法都是及错误的做法。当然,从用人到选人再到培养人,无一例外都要树立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的人才观,然后用这个标准去想该怎么做,中国的各方面的人才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目前最要紧的事,还是多想想在高考、中考中怎样来考察情商的具体做法,在中国,这两个考试影响实在太大了,最能影响中国的人才观。
-全文完-
▷ 进入周振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