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名门望族的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画舫凌波;这里曾经十里秦淮盛极一时,金粉楼台,鳞次栉比,桨声灯影;这里也曾遭逢变故,亡国之君在此呻吟丧国之痛“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江愁绪春水东流。她的命运曾在风华与衰落中往返,引来无数文人凭吊:刘禹锡在这里感慨历史沧桑,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安石在这里登临怀古,感慨“六朝往事随流水,但含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里,便是南京,这个被称作“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的地方,我的故乡。
相传诸葛亮第一次到南京,便惊呼“中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公元229年,金陵第一帝孙权在此建都,南京从此一跃真正地进入了历史的画卷,以一个龙蟠虎踞的姿态,一开场便这样气宇轩昂。如果有人认为这只是昙花一现,那就大错特错了。孙权将当时的秣陵改名为建业,寓意“建立帝王之大业”。他在这里兴农桑、修水利、开运河、疏渠道,一生兢兢业业,成就了一代帝王霸业。
东晋名相王导与谢安曾择居于秦淮河与清溪间的乌衣巷。王导为晋室立下汗马功劳,晋元帝也因此将他比作自己的萧何,而谢安则指挥了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而后来,南京在隋唐时期渐趋衰落,这里也成了骚客悼念怀旧的地方“无处可寻王谢空,落花啼鸟秣陵春”。春天去了,还会再来,年年复复,古城仍然见证着王朝的兴衰,南京不会倒下。终于,她在明清时期又恢复繁华,江南贡院、江南织造的遗迹至今可辨,它们也是南京文化的象征。
再没有一座城市能像南京这样紧紧地与历史纠结在一起,便再也无法分开。静海寺的警世钟还在一声声撞击着,叫人们记住那屈辱的《南京条约》,叫人们不忘百年国耻!1937年12月13日,那是南京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三十万同胞无辜惨死叫我们将那刻骨铭心的伤痛铭记于心。南京不只是个文人,他还是个将军,会发怒的将军。就在梁朝法师在雨花台上做完讲经的一千年后,这里也成了中华民族狙击日寇的战场,他的怒吼振聋发聩,势必要将敌人永远地赶出这里!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梦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寒辀。”南京,其实山清水秀。梅花山“暗香浮动留人醉,疏影横斜送客归”,古老的秦淮河如玉带蜿蜒舒展,伫立桥头,仿佛看见历史悠悠流过。金陵石城安然地倚靠钟山,怀抱长江,注视着沧桑变化,镌刻着历史的年轮。
无论是昔日的漫嗟落魄,还是今日的繁华竞逐,我都深爱着她。爱南京,因为她的山,因为她的水,因为她的文化,因为她的历史……其实,爱她是不需要理由的,因为,她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全文完-
▷ 进入苏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