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来,第一次发现韩寒是在上高三的时候。
那年韩寒刚刚参加完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还是个比较谦虚谨慎的青年,远没有现在这么牛逼。高三上半学期,我在地摊上花了八块钱买了本新概念大赛作品集,然后看入了迷。别鄙视这个新概念大赛呀,第一次这个大赛真的是很出彩。现在不行了,完全坠入程式化了,不是都有“新概念作文大赛培训班”了吗?这就标志这个大赛算是玩完了。反正我现在是不看那玩意了。第一次的这个大赛真是很不错,就像科举制创始和高考恢复都很了不起一样。第一次的东西总是很了不起的。第一次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诞生一个nb的韩寒。
那个盗版的集子里包含了韩寒的三篇文章,两篇初赛作品《求医》《书店》,一篇复赛一等奖作品《杯中窥人》。想必很多韩粉会耳熟能详。那时候,看了不多的这些文字,再看了后面的点评——好像是曹文轩写的,感觉那叫一震惊。那时候——说起来汗颜——我觉得自己文章写得蛮不错的,几乎每次作文课,老师都要念我的作文,不是因为我写的多么规范,而是因为我每次都能与众不同,别出心裁。可看了,韩寒的文字,真是好汗颜。这种老道与深刻,真是拜服了。那时候当然不会想到,韩寒会火成今天这个模样;不过当时的印象真是深刻的不得了。韩寒这名字,也真是妙,当时还以为是个笔名的,可以这么容易让人记忆深刻。
第二次遭遇韩寒,是在高三下半学期,又是因为一本盗版书——一本根本不存在正版的盗版书,题目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集》,收录了本届四部作品,除了《长恨歌》《抉择》《尘埃落定》,接着便是韩寒的《三重门》。当时的惊骇,当真是非比寻常,忙花了6块钱买了下来,迅速读了起来。那本盗版书的质量很不错,居然没有错别字,读着也爽。更是佩服。那时候特别喜欢钱钟书的作品,觉得韵味非常,而韩寒的《三重门》具有了同样的韵味,甚至更浓(从当时高中生的视角看来,的确如此)。那些夜里,我就躲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将韩寒的三重门读完,读着读着便一头扎进了梦乡,睡梦里仍然在读。起床号响起后,便开始向这迫在眉睫的高考发起冲锋。
高中生嘛,特别是像我这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想狂又豁不出去狂不起来只能憋屈在内心里狂傲几把的家伙,当然会读韩寒读得爽。我完全能理解为什么韩寒的作品能在中学生尤其是在高中生的群体中如此受欢迎:他真是写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更重要的是做出了他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这很了不起。文如其人言行统一的人,是了不起的人。
规规矩矩地读了大学,然后规规矩矩地工作,然后并不规矩地佩服韩寒——韩寒真是活得像个人样。他可以肆无忌惮,任意而为,而且怎么做都透出洒脱率真与可爱。没办法,因为有着巨大的成功作为奠基。那些动辄骂韩寒的人,除了显出自己的空虚卑怯与无聊来,别无用益。当然那些在韩寒博客里盲目跟帖的粉丝们也是些无聊透顶的家伙。
人活着是要分境界的。韩寒真是活出了人生境界的人,与韩寒同为82年出生的我除了流汗,还能怎样?谁不想活出境界来呢?看看那些在文学网站上码字的写手们,那个没有个梦幻呢?有几个能发自肺腑地鄙视韩寒?况且,有资格吗?或许韩寒的境界便是他们梦幻的终极了吧。
早已不再读韩寒的书,关心韩寒的事了,那是高中时代的记忆了。但我还是佩服韩寒,虽然我不是他的粉丝。我是个俗人,在我这个俗人的眼里,韩寒便代表着一种境界的终极。韩寒当然不是文学的终极,也很难百世传名,但能火到现在,而且仍然气焰不减,不矫揉造作,堪称一个境界了。
-全文完-
▷ 进入圆月弯弓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