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很复杂,思来想去闹不明白。有时想,是不是每天的我都是另外一个自己呢,也许这完全就取决于自己接受了某种思想,或者一时的心态,而忽然给自己一个确定的观念,一个莫名其妙的名目。当你春风得意时,你是某个人,其人高于你;当你生病或失意时,你是另外一个人,低于你,你都不敢自认的那个人。而,这不是身份混乱,是心理的一时的体认,是漂移的精神,所产生的落差,可从非常精确的意义上说,自己到底是谁,真是很难得以确切说明的,就象我们作文,有了个主题意思之后,就提笔组织思路,穷逮文意,可也只能揪着个大概,限于眼界和学识,主观的意识和客观的显现,那些熟知的方块字并不担保天衣无缝地密合,怎么说来都觉得差强人意,不大象自己合意的东西。
对人来说,自己是什么人比自己象什么人更值得认真对待,前者触着了筋骨,后者则利于给别人一个熟悉固定的印象,利于交际。探索自己是什么人就是自我认识,表现自己象什么人则有点象演戏。想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的人,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富于理性,爱推理,爱哲学,喜欢提问,不喜欢做戏和假象,任何迷雾都想着去穿透,而不试图为自己去散布迷雾;而喜欢觉着自己象什么人的人,这样的人可以随意自己是什么,最好是往上,自己更象什么特别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他喜欢自己千变万化的形象,乐于表现自己微不足道或显而易见的特色,他喜欢转瞬即逝的变化,喜欢人们惊喜的目光,耳目一新的感动,愿意自己象一股倍受期待的春风,飘然于人们梦境似的目光里,他愿意和人们一同欢欣雀跃。
在人们现实的交流里,谁是什么人大概是人们愿意极力回避的问题,人们除非是对某个人将要盖棺定论了才说谁谁谁是个什么人,或着,那人还活着,就得背着他对第三者说,他是什么人,要不当面对某人说你是什么人,是很容易破坏人们在自己心目中认定的形象,因为谁的眼睛都不是镜子,可以准确无误地照见自己精神的样子,所以说,大多数人所确切知道的那个自己,不过是长期照哈哈镜而得来的一般经验,就是这经验也是参照象什么人的价值坐标来确定的,在潜意识里,自然是认为自己越来越象了,一般也就如此认定,越象就越肯定是,既然是,就会趋于稳定,自然替代,不假思索和怀疑。
若是人真正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心性高,视野也不窄,比较而言,那人就很容易觉得自己实在不怎么值得大书特书,说话和写出点什么东西都很实在,不夸大,不空洞,有理性,懂得节制,即使写幻想小说也要落在这尘世的实地上,说爱情也并非篇篇要跑到柏拉图的理念世界里过活不可,没有任何的烟尘味,这其实也无关痒痛,对现实的人来讲,脱离实际的可能性等于虚无缥缈,纯粹是象什么人的迷雾,是和真实的人生隔着一条深不见底的鸿沟,全是不相干的。
说到底,还是人不能痛痛快快的认同或承认自己是什么人,而是拐弯抹角的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更象谁,或着形象的说,人更愿意别人通过自己所穿的时装来误解自己,而不情愿别人将自己泡澡堂子的具体情况透露给大多数人,当自己随时随地是透明的,这样,人们也就习惯于当面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自己实际是什么人就不重要了,只要觉得自己象谁,感觉好就成,就象自己给自己拉上了一块幕布,自己始终是站在舞台上,人们日夜不停地注视着自己,期待着自己的表演,一种越来越精致的艺术。
也许有人会问:那你象谁呢?我?我觉得自己谁也不象,也许象你。
-全文完-
▷ 进入尤其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