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大街上没有一个不穿衣服的女人木伯

发表于-2007年06月06日 下午4:40评论-1条

最近几段新闻很吸引人。一段是关于董存瑞是否真舍身炸碉堡的诉讼,一件是关于联合国为周总理特殊下半旗事件的真伪论证。前者现在还没有明确结论,看来原告胜诉的可能性大。后者倒相当明确,相信多数人已经明确所谓的特例只是那个外交官自己的杜撰而已。

关于董存瑞,人们见到的多是电影里的形象。而对电影的理解,应该莫过于导演。作为导演,他一定曾经访问过一些见证人,对一些关键情节非常明确:例如董存瑞死后多长时间被评为烈士,他是否和如何亲自托起炸药包的情景,以及英雄个人和家庭的成员关系等。这些都明确了,再按文学的手段,再现一个英雄的真实形象,才能感动几亿人几十年。可如今,这些曾经坚信不移的事实都不一定了:是否亲自托起了炸药包不知道,为何推迟烈士称号不明白,甚至烈士是否曾有过媳妇都有疑问了。疑问也就罢了,揣在肚里就算了,可说出来成了被告,实在有点不值得。想想几十年过去了,不管是当时的电影,还是后来的宣传,似乎都没有诋毁董存瑞作为一个英雄的光辉形象。这样看,那个自称见证人的老英雄打的这场官司似乎也没什么必要。毕竟半个世纪过去,一个78岁老人的记忆就能作证据吗?就算原来有过真实的记忆,可经过这么多年英雄般的电影的强化,究竟是把原来的记忆变得更模糊了,还是把原本的印象替换成想象中的英雄了?

因为“硝烟下,桥下北端的董存瑞,看样子腿部受了伤。正在往北端桥墩上放炸药包,放不住又向南移了几步,用手托着炸药包抵住大桥底部,拉了导火索。我们高喊一声:“董存瑞……”之后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和炸起的烟尘石块董存瑞与桥堡同归于尽了”,这么清晰的记忆怎能忘记?如果加上艺术创造的一句“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口号,究竟也不能让人分辨是电影艺术还是历史的史实了。

作为一个反例,吴妙发作为外交官亲历记录的《联合国为周总理破例下半旗》的真实性,一直以来是绝对不容怀疑的。加上堂堂《人民日报》的宣传,和如睦眼前的感人场景,让每个读者都恰如亲历一般:

“更为感人的是,联合国特地下半旗哀悼周总理。这是联合国建立50多年以来罕见的事情。我站在广场聆听了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讲话:“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广场上先是鸦雀无声,接着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联合国特地下半旗哀悼周总理,这是联合国建立50多年以来罕见的事情。······”

如今,又来了一篇《关于联合国为周恩来逝世下半旗的调查报告》作者的分析一样头头是道。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篇文章太长,大概不适合在人民报发表,也不适合作为中小学生的教材。不过,作为一个闲来无事的成年人看完了,还是可以明白一些那些是事实,那些是杜撰的。

这就是,在周恩来逝世前,1947年联合国就有下半旗的规定,也曾经为一些国家政府首脑逝世下半旗,而为周恩来下半旗不过是例行公事,而且联合国秘书长也不可能按照中国特色的语言发表那样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更不会犯1976年中国就有10亿人口的低级错误!

这两件事似乎都不能称作历史,因为50年的时间应该称作当代或现代。50年的事情尚且可以如此忽悠,500年如何?5000年又如何?

历史是什么?大的说,历史是朝代盛衰兴亡的原因和轨迹,是民族生存消亡的历程记录,是治军治国兴亡图存的铁血教训和经验总结,是人类继往开来走向光明的桥梁。可这些似乎都太大。小的来说,百姓认识的历史,就是一帮吃饱了饭的闲人专门去研究死人的一种学问。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一样面临这样的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什么、谁来研究、研究谁。······而其中手段和结论的奥妙更非语言所能描述。

看完《一代廉吏于成龙》,觉得中国历史上居然还有这样的模范共[chan*]党员。而且据说“该剧创作忠实于历史,他的德行廉义不是戏说传说,是有据有实的史实。在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廉吏中,其名声不亚于海瑞包拯。 在当今反腐倡廉廉政建设之时,于成龙的清官形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看完《铁齿铜牙纪晓岚》,让我们百姓理解了皇帝也是很爱人民的,皇帝也是明白善恶忠奸的,皇帝也是要容忍清官和污吏的。看革命战争体裁的电影,觉得中国人是战无不胜的,不应该受那么多的屈辱。看将军写的自己的回忆录,觉得每个将军都是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

看廉政建设,这边说成效巨大措施得力,那边说百天抓了百人、一个办公室出了八个贪官。看普洱地震,一方面说政府部队全力抢救人民安居乐业,一方面说电力没有恢复、不少人没帐篷住。看节能减排,昨天说今年可以出现拐点、一切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今天知道又一个守着太湖的大城市市民没了水喝。……

从为袁世凯翻案,到歌颂林彪张国焘的丰功伟绩。从秦桧要站起来,到岳飞是卖国贼。从日本没有被原子弹轰炸,到南京没有大屠杀。从怀疑林则徐禁烟的动机,到杨子荣是否有几个土匪姘头情人。从唐三藏的情侣和风流史,到吴三桂的大义灭亲。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一处热热闹闹的闹剧。这历史到底是虚妄者任意驱使打扮的b*子,还是从来没有被人染指的[ch*]女?这史实是信口雌黄的虚妄,还是印了人类足迹的真实记录?实在让人眼花缭乱。不过有一条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们都死了,就是现在这些活着的所谓专家,也只是用活人的眼光,单方面的逻辑思维,现代人的观察角度,进行的一些推理,抛开那些太伟大的目的,似乎也只是为作者自己的既有的某种观点和认识服务的一个侍应生罢了。

也许中国的历史太长久了,给人留下了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反正从小就知道“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民勤劳勇敢伟大坚强“的自豪,学会了接受“只有…才能…”的判断句式的决心,知道了“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的完全彻底,习惯了“草和苗,晚点和正点”的辩证关系。……

无论如何,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历史倒是给人一些提醒。从十次路线斗争的运动来斗争去,到十年动乱的三七开七三开。从四五运动的平反,到天安门诗抄的出版。从开放初期的“拨乱反正”,到真理检验标准的大讨论。从白猫黑猫理论的伟大实践,到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落实。从共同富裕的路线的顽强坚持,到和谐社会目标的奋斗努力,反正都要“拨”一下子,“反”一阵子。拨过去了,再反过来,折腾几回,已经是家常便饭。没有经过飞行员般的严格训练,一般人是难以分辨东南西北了。

不过,社会还是在滚滚向前,文明还是在不断推进。就是没有“扫黄打非运动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作基础,作为一帮百姓,也很难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不穿衣服的女人。不管是穿着娇艳的,还是衣衫褴褛的,不管是少女,还是老妇,都在一层叫做廉耻的外衣的包装之内,因为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国度,还是有能力为自己的母亲和姊妹装点一点脸面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季锋 | 荐/季锋推荐:
☆ 编辑点评 ☆
季锋点评:

曾读到这样一段话,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胜利者写出来的里程碑。

文章评论共[1]个
澄紫无泪-评论


历史只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篡改也好 歪曲也好
总有时代的影子
即使真的很淡很淡at:2007年06月06日 下午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