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九九方略-----家书》有感
曾国藩是大清王朝的一位名佐,一个奇柱。在他的一生中,主要干了两件大事,一是编练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使得行之将灭的清王朝有继续村活了五十多年:二是他“师夷之长技”,开展了洋务运动,为中国近现代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现代人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见解。誉之者称他是“立功,立德,立言”的完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圣相”:而那些毁之者则称他是“汉奸”,是“刽子手”,对于这个毁誉参半的“圣人”,毛泽东主[xi]曾经也做出三次不同的评价,而且这三次评价是在不同的阶段做出的三次不同的评价。这三次评价也正是曾国藩这个人的复杂性的体现。
刚刚读完他的家书,这个大清名相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隐隐出现,对这个评价不一的历史人物也有了一点模糊的看法。
仅仅从他做人的角度来看,这位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有许多的优点。历史影响之一就是他的人格力量。他打破了天才的神话,为“成功出于勤奋”树立了榜样。在他的家书中还有很多丰富的关于其他方面的体现。
一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在他的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这是他劝戒其各位兄弟的话语。意思是说,士人读书,要有志向,要有见识,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则一定不会甘心平平庸庸:有见识的人则知道学海无边,不敢以一得而自足,有恒心则断然没有办不成的事。他不仅在劝导他的弟兄时是这么说的,其本人也坚持这个原则,而且在现实中也是这么做的,他立誓每天用楷书写日记,读十页史书,记茶余偶谈一则,终身不断。这些虽说是小事,但不正是他有志有识有恒的体现吗?
他对学问的态度主要就集中在两个字上,一是“恒”,二是“专”。他认为那些经典史籍有很多,在面对各家各派的汗牛充栋般的书籍时,不能像蜻蜓点水式阅读,而要选着读,要专一。他对交友,寻师也是同样的态度,他认为这样才能作好学问。
二勉在孝悌上用功
不管是对他的兄弟劝教也好,还是教育他的子女也罢。他都要求对长辈要尽爱敬之心,兄弟间要和睦相处。正如他说:“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兄不能使弟尽道得令名,是兄之罪;弟不能使兄尽道得令名,是弟之罪。若各个如此存心,则亿万年无纤芥之嫌矣。”这短短的几句话在当今社会,难道不是一剂良药吗?而他对父母的孝,则更是无微不至,在他的家书中有着很充分的体现。读完他的家书,在我眼里,他绝对是个大孝子,而且那种孝心是发自内心的情感。
三矛盾人生
曾国藩对人生的态度和他实际的事业生涯是一对极大的矛盾。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是一个人,而在他的现实社会里,他又是另一个形象。
他认为人读书不应该是为了功名,不在于做不做官。作学问是为了增进道德,修养身心。在他家书中,多次提到让他的兄弟不要把考取功名作为读书的真正目的,而要学习古之圣人,像古人那样去研究学问。从他的家书中还隐约看得出他也想退出政界,后悔当初不应该步入官场。甚至他还说:“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这句话难道不是他极力反对为官为宦的表现吗?而且他还提到要忍让,要谦虚等等·然而,他在做官时,却又是那样的勤政。曾经还写信让他的兄弟“速来营忘身报国”,这样一个有着出世想法的人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在官场上升迁的呢?又是怎样一次一次得到一个外来统治阶级的信任的呢?此矛盾也!
此外他还是一个良师,一个慈父。他在克己修身,严训子弟上,又秉承了中国的传统美德。就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来说,立德最难。他的门生们称他是一个从普通人修到圣哲的境界------内圣外王,这似乎夸张了一点。但他的克己,修身,勤政几个字始终有着现实意义。至今如此,我想将来也会一样。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7-6-4 16:26:58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奴尤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