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轻轻走来

发表于-2007年06月03日 下午3:03评论-1条

道河乡位于澧县县城以南,顺着澧南乡安民台那条有名的公路而继续南下,就抵达了道河那个三分山,七分水的领域。

道河是全县有名的“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的乡,可以说是澧县的特困地区。五年前驱车前往道河乡办事,正值澧水泛滥决堤一月之后的时刻。满目一片萧条,令人发指,惹人凄凉。沧桑中见不到庄稼的痕迹,人烟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更看不见人影和村落。今重新驱车探访,真是有日月换新天的感觉。

顺目远及,那集镇式的安民台是最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建筑好的吧,畅通的水泥道也是最近几年新修的吧;放眼望去,平地成片的绿是在水势安全情况下呈现的吧,高处山上层林的烘染也是最新的景象吧;低眉顾盼,水中的鱼,水面的莲,湖间的舟也是在一种安逸环境下表现自己的吧。道路曲折悠长,一路给人一派安乐祥和的景象,这世间没有什么不可以更改的,并且更替得如此令人留恋。

因带着公务采访,自有乡政府的人员接待。出来迎接的竟然是丁书记本人,可能事先有电话联系,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那个目光安宁、神色和善的一把手见到我们一行人,没有耽搁一分钟的时间,径自将我们带到会议室进行简明扼要的问答。

从乡政府一把手亲自出马迎接到亲自接受采访这件事,足以表明那书记做得实在不一般。怎一个不一般法?——关心自己的劳苦群众啊,把自己管辖的水土真正放在了心上啊,想让外面的人们更细微真切地了解现在的乡亲和水土啊。要知道,他可是提前安排好了一些工作专程接受、陪同我们采访的,怎能让我这长发女人不感动?

书记对道河乡做了个大致的概述,任乡长接着做了细致的介绍。全乡13个村一个居委会构成了6个洪水大垸。这6个大垸总面积9千亩,在没有洪水袭击的时候都是可以劳作的耕地面积2千2百亩。垸区的1万3千人在与洪水顽强拼搏之后又重新投入整理土地和水域的劳作之中,如此循环往复,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就是在那样经年遭受洪涝灾害的区域,活在区域的人们敢于与天斗,敢于与自己挑战,敢于坚守自己的家园。并不是他们愚昧或者思想落后,也不是他们没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或者没有宽阔的眼界,更不是他们自甘清贫或者闲散懒惰,而是因为他们深深爱着那片水土,深深爱着那里的天空。

一、营造一个“安宁、祥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以往的规律,道河乡今年又是最危险的一年。然而,今我们所到之处呈现给我们的没有预料中洪水侵犯的任何迹象,而是显得如此安宁、祥和。

五年前道河乡没有一条水泥道路,甚至连一条上等级的硬化公路都没有,行走在毛路之上,那可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那景象彻底消逝了吧。虽说“一日千里”有些夸张,但道河乡如今的道路就是有着那样的舒坦。那横穿乡村的22公里的通乡水泥路可不是个牛皮,那已经硬化了的15公里的道路也不是火车推出来的,都是明摆着的改观。还有啊,16公里村与村之间的公路也在计划当中,实施可不是个梦想,正在进行当中。有人的地方,道路当然是首当其冲最重要的,交通发达了,何况经历不发达?经济发达了,何况治安不稳定?

查阅乡有关治安方面的资料,自丁书记上任以来,道河乡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案件,这可不是可以吹嘘或者谎报军情就能过关的事情。道河乡的治安管理在全县可是鼎鼎有名的。

乡政府并没有因为暂时的安乐就忽视了治安工作,上到政府部门的派出所,下到各村的治安主任,民兵营长,他们之间有着严谨的工作体系。乡政府也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每个干部包村到户,将责任公开在政府院内最显眼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形似网状的人为网络系统,把安全覆盖在道河乡的每一寸山,每一滴水,每一片土地之上。

白日,看不到一处闲散聚众打牌的人群,即使是坐在茶馆听书的老人,他们手里都在操什着家伙,不是掰豆角,就是伺弄小菜之类的,将它们梳妆的整整齐齐,赶集之日或许能兑换回更好的东西。晚间村落不也有了城市的灯火辉煌的景象,在家的乡亲看电视拉家常,想念外出劳作的亲人,因为第二天还需劳动,早早地歇息了,但灯火依然不会熄灭,那是留给远方亲人等候的信息。

以往那里的人们因为没有一条畅通的路让外界的人有与世隔绝的感觉,现在那里的人们有了自己的公路还是过着安祥生活,安逸地劳作,安心地固守。我想,除了他们本身的淳朴和善良之外,与“统领”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后在闲谈中听乡政府的宣传委员谈起他们乡的治乡宗旨就是“民主、安宁、和谐”,我才澈然,象极了丁书记初次给人的印象。这真是有着什么气质的人就进行着什么气质的指挥。

二、建设一个水利畅通、科学改造本土的新农村

道河乡以水为主,当然要充分利用水利设施。以往的水利设置因为年长日久的洪涝灾害许多都被破坏了。近几年,道河乡花140万进行水利设施的改造,用于小ⅱ型水库的除险工程,大堤的加固和渠系的配套工程等等。

道河可以正常耕作的面积不多。各级政府投资760多万用于土地平整工作,土地平整工作是一项消耗人力物力财力的浩大工程,道河乡的领导和人民在土地平整期间融为一体,共同劳动,平整面积达3760亩,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的是乡亲们的生活。

在土地平整工程当中,新建村是整个乡完成得最为出色的一个村。我们前去采访村支书杜修湘的时候,他正赤脚在新开发的田间打农药。上岸时新鲜的泥土散发着喜悦的芬芳。

平整土地是省级开发的一个项目,新建村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和本村支部的带领下,围绕本村生产条件,扩大耕地面积,优化改善灌溉条件。在平整土地过程中,一系列的配套工程花了不少的人力,财力。人力当然是各家各户的劳力,财力是上面资助很大一部分,各家各户募集一部分。

在这一系列的工程中,新建村成立了“土地整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老干部和突出的村民做为成员,积极配合各级政府的工作。老党员张开玉老人,72岁高龄,体弱多病,但他坚持不要村里一分钱的报酬,义务为这项工程献计献策,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调解村民之间的问题,协调政府和村民的关系。村支书杜修湘亲临亲为,每个环节和细节他都细心参与,他说沟渠连通花了近四万元钱,硬化渠道1000米,涵管用灌溉配套20多处,生产路的优化等等,都是为平整优化后的土地服务的。新建村的人们日以继夜地劳作,仅用了半见的时间就将平整土地一系列工作竣工。

因为排水、给水、电力的畅通,道河新建的集镇瑶湾新村增容六、七百人,人气上来了,财气当然就上来了,祖祖辈辈活在这里的人们当然更爱这片土地,坚守这片水土了。

土地平整还只是道河乡敢于与天斗自救的部分措施。近两年来道河乡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这里的政府搭好“山林开发”的大台,为乡亲们引进人才,引进资金,用于开发山林。

充分利用“荒山、荒边、荒滩、荒地”栽种美国黑杨。道河乡种植美国黑杨有7000多亩,美国黑杨用于造纸,是生长迅速的经济林。若是天不害人,洪水被彻底治理,道河乡的人们离小康水平的生活也就不远了。

开发山林让山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很多户山民都拥有了自己开发的山林,百亩以上的户就有30多户。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陈氏两兄弟。

兄长是省里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理,他思想意识超前,投资承包了130亩山林,今年还要增加100亩,专门中指园林绿化树种,那些树种名贵得很,可以出售的时候据说每棵上几万不等,那可不是痴人说梦话。

山林有可以通车的毛路,但我们一行人还是决定徒步上山亲自探个究竟。日本樱花在图片和电视中见过,但护林主人陈思昭给我们介绍山脚开端的一片就是樱花林,遗憾的是我们错过了花期,去年开过花,因要培养成景观树种,没让开花成为气候,今年想必也不会让它们肆意开会。可见,经济效益的体现还得牺牲树木的自然生长啊,本来也不是自然生长,而是人工培养嘛,这么想来,一切都畅通了。

据陈先生说,这一片园林树种,总共20多万株,12个品种,以当槐最为名贵,几年之后就可以卖到四万多一株,现在尚在育苗期间,但多已成活,不出以外,几年之后该是怎样大的一笔财富。其中冬青、罗汉松、金桂也是较有名气的树种,长势也好。红红、银杏、八月桂、金边四季青等树种已经有了一定的气候,大约明年就可以有规模的销售了。原来,发财也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只要有了超前的头脑和一定的魄力,财富的手就离自己不远了。

三、建立一个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一村一品话道河

道河13个村,每一个村都有自己的主道产业。长木村以种植马铃薯为主,马铃薯收获的季节啊,那可是为长木村人们增添了不少喜悦。仙公以种植葡萄、菱角为主。遗憾是我们来得太早了,暂时没那个口福。这里不排除“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据丁书记说啊,仙公的葡萄可能是沾了山中的仙气,不说和新疆的土鲁番葡萄相比,那绝对比澧县的兔子葡萄园的葡萄好吃,现在尚在发展阶段,等到气候一旦成规模形成,那个兔子村的葡萄就有了竞争的对手。新建村的棉种可是让本村的人们尝到了甜头,你想啊,亩产6000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那可是低投入高产出的效益,不过,制作棉种也是一门细致活,累人,但收益好啊。

2、道水千张赞道河

这里详细说说大岩场的千张。

道河以前在外没有什么出名的,但只要在湖南境内上了餐桌见了千张,“道河的千张最好吃”那句话就少不了。千张不是因为道河而有名,而是因为道河因为千张而有名。被称为“澧洲七特”之一,常德地区开展的农副产品交流会道河千张也久负盛名,在本省范围内也是小有名气。若湖南喜欢吃千张的人,没有不知晓道河千张的。

道河千张是没有包装的品牌。由于沾了这个“道”字的光,让这方山水显得很是神奇,道河大岩场千张闻名三湘四水,谁吃了谁想。若追溯道河千张的历史,怕是要让时光倒流到清朝,可见真是货真价实的老字号了。

道河千张名气一大,有道河人想凭此出门闯天下。可是走出道河,无论怎样倒弄出来的千张根本就不是那个味!于是承认:道河千张只能诞生在道河!

道水有着怎样的神奇才能打造出这没有包装的品牌——道河千张呢呢?我曾是那样想,道河之水天上来,沾了仙的气息,和山的灵气,才有了道水的神气。其实,道水是从石门而来,是澧水的支流之一。有些神奇无法解释,那么,就当成是上天泯增给道河人们的礼物或者是那么多年洪涝灾害的补偿吧。

3、知足常乐赋道河

道河的人们并没有因为历史洪灾的原因而思想散漫,相反,道河的人们在清贫中的那种怡然自乐让人生出许多的遐想。道河除了千张著称,还以“诗词之乡”著称。在一个农业大国,象道河乡有着频繁民间诗词活动乡村的不多,他们有自己的文学社,推出了许多民间诗人和本土诗人。有着极高的民间文化品味。道河乡是一个历史人文沉淀丰厚的地方,2003年九月常德被称为全国“诗词之乡”道河乡在其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部、省级以上的领导多次因为道河乡的诗词而下来视察工作。去年,道河乡还出版了《道河乡吟》一书,弘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旋律,推出了道河乡的三个文明建设。

道河乡的文化活动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每年,乡政府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开展几次诗活动,给道河乡的人们营造了一个“知足常乐”的软环境——发财致富固然重要,精神文化同样也必不可少。

4、教书育人建道河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道河乡的经济可能在全县难得占据一席之地,但在教育的成绩方面近几年可是数一数二的。与前些年相比,道河乡的教育工作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立了校园诗词协会,和“露荷”文学社,校园文化相当丰富,精神面目焕然一新。

道河乡现在的道路虽然畅通了,经济也有了好转,但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道河乡的校舍依然还是全县最差的设施,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没有多大的提高。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道河乡的学生还自强不息地学习,教师们还是不言悔恨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

是什么让那些人群坚守自己的岗位的呢?除了他们本身淳朴热爱本土本质工作的情怀,还有对本土政府的感恩。乡政府尽管财政困难,每年都坚持给乡中、小学划拨相对的资金支持本乡的教育工作,设立了助学、奖学金。用来奖励优秀教师,帮助贫困学生。政府丁书记亲自几次北京喊钱,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为乡村的教育喊来了十万元钱,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谁都清楚教育在中国起着什么样的作用,道河人们生存不忘致富,致富不忘教育,是明智之举,是值得推广之举。

5、仙公出世慰道河

仙公村是道河乡唯一一个洪水很难攻击的村落。没有问村名的来源,就字面意思理解,可能是有着很神奇的传说,因为沾了一个“仙”字。

临水的地方必然有山。道河多山,每一座山都有一系列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仙公村的村的山最后名的是先锋岭,不是象黄山一样威严耸立,但分明倾诉着道河乡的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一些想干一番大事的人的活动。他们的英名未能流传下来实在可惜,但仙公村现在的人们记住了自己的父母官——易继林村支部书记。

易继林村支部书记带领仙公村的人们勤劳致富,珍惜这方水土唯一的一片处子之地。他们开发山林,4000多亩山林,种植经济林,其中150亩适合种植高效农业葡萄,亩产5000斤,收益上万元。老山2000多亩以种植桔树。

这是一片已经开垦的处子之地,除了珍惜,更要做出样板工程。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有文为献:“南州之美,莫过于澧”,在这里我要借用一下鹦鹉的舌尖,也说:“南澧之美,也有道河”。道河之水不是从天上来,而是从道河人们的心中而来;道河之山不是站在巨人面前,而是躺在道河人们的胸怀;澧洲大地有了道河那一方水土,将会有很多的神奇;那一方水土因为养育了那一方人将会名垂青史。我没有夸张地讴歌,只是纯朴地表述;我很想更深入地体验道河乡人们的生活,但我更希望那里出现更多的“日新月异”,涌现象丁书记、任乡长、周党委那样的父母官。

生活是美好的,道河乡人们的未来将更美好,我们期待,同时也祝福。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轻轻走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首号狼柔情点评:

很细致的文字,期待首发!

文章评论共[1]个
雾里丁香-评论

学习了。at:2007年06月03日 晚上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