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惊险的游子生涯-- 回忆录摘录(3)屈子

发表于-2007年05月27日 清晨7:41评论-0条

高中辍学了,继父逼我走了,不得不忍心含泪,告别慈母,背井离乡,挎上背包,孤身踏上万里征程,远去西双版纳,在恐怖中过着惊险的游子生活。 

正当我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位同学捎来信息,说西双版纳招收安置知青,

我便连夜出走,登上了去昆明的列车。车上,我浮想联翩,时而倚窗眺望山川美景;时而赋诗抒感。忘乎所以,乐哉!乐哉!不知不觉就到了昆明车站。 

当我二中辍学呆在家时,继父对我说:“我和你妈结婚时有约,只负担你到十八岁,你现在不是我家的人了。回家吧,自己去谋生吧!” 

回家,回哪个家?自我妈改嫁后,我就只有继父这个家,哪里还有另一个家。这时的我,却是孑然一身,真是鳖鱼挂壁上,四足无依靠。正当我走投无路之时,一个鲜为人知的消息传到了我的耳朵。据我的一位同学告诉我:“云南边陲西双版纳招收知青。”

如此好的消息,又使我绝处逢生。我把这佳音告诉了妈妈,并打算连夜出走。妈妈虽然不愿让我单枪匹马,独闯云南,但她也只能望洋兴叹。我的一位同学伸出了友谊之手,借给我去云南昆明的路费。于是我在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的深夜,离开了慈母,直奔邵阳汽车站。我右手拿着手电筒,肩上背着挎包,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之中。说实话,不是逼上梁山,我孤单一人岂敢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步行数十公里。 

到了邵阳市汽车站时,已是早上九点。三十五公里的距离,我仅用了七个小时,可见我赶路的速度是何等的快。因为我恨不能肋生双翅,早日飞到中国边疆--西双版纳。我从邵阳市乘汽车至东安县汽车站,再从东安县汽车站步行到火车站。火车站的候车室内坐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有老人、小孩,中青年人最多。我独自坐在凳子上,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我想:我很快就能坐上火车了,我长到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来火车站,又是第一次去遥远的地方。这一去,不知是惊还是险;是喜还是忧?我辞别了家乡,辞别了慈母,什么也不顾及。想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见到我的妈妈,也许是一年两载,也许是更长的时间。如果我能在边陲安家落户,就一定把妈妈接过来,到那时,我一定地会好好地孝敬她老人家,

让她老人家享享清福,安度晚年。 

我还在想:西双版纳一定是个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的好地方;那里的人们一定勤劳、朴实、好客,一定能和谐相处……想到这一些,我几乎忘记自己目前的恶劣处境,忘记自己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下人”。正当我在甜蜜思考之时,播音员那标准的普通话传入了我的耳朵:“同志们,开往昆明的列车就要到站了,请旅客们作好准备,拿好行李,准备上车。” 

旅客们争先恐后走上查票台,走出候车室,我被夹在人群中,跟着别人往前走。

“呜呜呜……”列车响起了笛鸣声,那声音震天动地,震耳欲聋。 

“火车来了,火车来了!”旅客们高喊着,欢呼着。如此欢乐的场面,使我心里乐开了花。那火车象一条长龙,有数十个车厢,差不多有半里路那么长。它突然停了下来,旅客们忙着挤上车,我还想多瞥几眼,服务员却提醒说:“你赶快上车,车子马上就要开了!”我飞快踏上刚梯,走进了车厢。列车徐徐地启动,我隔窗望外,晴空万里。一缕阳光射向窗内。火车在风驰电掣般地飞驰,窗外的景致闪电般地映入眼帘,一路上的美景使我目不暇接,我忘记了所有的一切,全神贯注眺望窗外,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突然,车箱内传来了播音员的声音:“桂林车站快到了,到桂林下车的旅客请马上拿好自己的行李,等候下车。” 

桂林是风景如画的城市,有很多旅游景点,古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称。我多么想下火车去浏览欣赏一下,但遗憾的是,我没有如愿以偿,列车司机没休息多久,就启动了发动机,列车又嘎嚓嚓地启程了。于是,我只好透过车厢的窗户,去欣赏桂林的优美环境与人们赞誉的山水。没几个小时,贵阳车站到了,下车的旅客较多,在贵阳车站休息了一刻钟, 

列车又出发了。过了贵阳,火车驶进了云贵高原,一路上崇山峻岭,山势险要。列车穿过许多隧道,火车在轰鸣,许多旅客都进入了梦乡。我没有入睡,只想多看点窗外风光,看看云贵高原的雄伟壮观。这时我回想起了《三国演义》里中的诸葛亮曾在这云贵高原驻军扎寨,平伏南蛮,七擒七纵孟镬,他的大智大勇为世代所传颂。然而,时过数千年,现在的云贵高原已经不是什么不毛之地了,住在云贵高原的人民也不是什么桀骜不逊的蛮子了。 

你瞧,那山岗上的一群少数民族姑娘,背着背篓,唱着动听的侗歌,正在山坡上收割高粱,她们没有半点南蛮的影子。就在这时,我不由地触景生情,赋诗一首: 

“长龙飞驰入云霄,巍巍高原齐天高; 

今天已是黄金地,昔日孔明称不毛。 

七擒七纵降孟镬,万代千秋美名称; 

欣喜有幸此处游,风流人物看今朝。” 

我此时诗兴大发,又作诗一首: 

“继父相逼不收留,无父儿郎远地游; 

昨日尚在楚湘地,今天高原看月球; 

韩信曾受胯下辱,张良拾履谋出头; 

吉人自有天相助,大鹏展翅盖九州。” 

此时的我,如入神仙境界,飘飘然,已是忘乎所以,乐哉!乐哉!不知不觉列车早已越过了高原,箭一般地驶到了云南昆明火车站。 

我从昆明车站急促下车,直奔招纳知青的住处---西站大旅社。

这里济济一堂,多为湘、川人士,志同道合。次日,驱车西双版纳,

历经两天三晚,到达目的地。我被分配在勐养农场,

生活条件之恶劣,生产环境之惊险,不堪言状。 

昆明站下车后,我提着背包走出车厢,跑下火车,随着人流,挤出了火车站的出口,随后,直奔西站大旅社。当我来到大旅社时,里面已住满了人,他们都是社会青年,有男的,有女的。他们大多数都是来自四川、湖南两省。大家汇聚在一起,谈论着去祖国边疆--西双版纳的事儿。

有的说是去锻炼锻炼; 

有的说是去边疆体验一下生活; 

而我,却和他们不一样,我是准备去那里安营扎寨,奋斗一辈子,把青春年华献给祖国边疆的建设事业。 

我找到了招收社会青年的负责同志,登记了自己的名字和籍贯。那位同志说:“明天就用车送你们去西双版纳,你们做好思想准备,在路上的行程有数千里,汽车是昼夜行驶。” 

第二天,黎明时候,西站大旅社门前停着四辆大卡车,我们吃了早餐,就登上了大卡车,卡车里面没有座位,上面用雨蓬遮着,我们都站在卡车的车厢里,不一会“嘟嘟嘟嘟”,车子开始出发了。我是站在最后那辆车的车厢中,用双手攀着户栏,卡车奔驰在狭窄的公路上。 

一路上,尘土飞扬,我们只得闭上眼睛,抿住嘴,不让灰尘进入眼睛和口中。站累了,就蹲下来或坐下来,卡车昼夜不停地奔驰,驾驶室的三个司机轮流换班驾车。我们每昼夜下车休息两次就餐。经过两天三晚,大卡车把我们运到了西双版纳的景洪地区。大家下了车,就被景洪地区民政局的一位同志叫了去。民政局的负责同志召集我们开了一个短暂的安置会,我被分到了勐养农场。这是一个分场。这几天,农场里增加了许多年轻员工,需要搭建许多新的竹床。第二天,我和几个新到的知青,身穿农场新发的工作服,脚穿一双两尺来长的靴统鞋,在老工人的带领下,去大山中砍楠竹搭建竹床。老工人告诉我们:大山中的毒虫、长脚蚊、蚂蝗随处可见,如不全身武装,势必遭到伤害。老工人在前面引路,我们跟随在后,大概走了两公里,来到了一座大山,放眼望去,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古林。古林中树木参天,有千年古松昂然挺拔,张着的枝叶象一把大雨伞遮盖着大地。一缕缕阳光,通过枝叶射照大地,古林中的白杨枝繁叶茂,耸立入云;椰子树、芭蕉树、香蕉树,千姿百态,特别是闻名南国的橡胶树一排排、一行行,更是惹人喜欢,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南国杂木,也在古林中争艳比美。它们在太阳的照射下,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还有那新鲜宜人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我正在观赏古林美景之时,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在靴鞋外蠕动。我忙定睛往下一瞧,许多条蚂蝗正往我的靴子上爬,有的已叮在鞋子上,我惊呆了!我将双足拼命往地上蹬,它们一点也不惧怕,还继续大胆地叮在靴子上。我找了一根竹棍,将它们一条条地从鞋上扒下地。这些“吸血鬼”都蜷缩着身子,一曲一伸地在地上蠕动着,它们伸着身子,几乎有五、六寸长。在我们湖南,从来未见过这么长的蚂蝗,而湖南的蚂蝗大多生活在水中,这里的却生活在山上。难怪老工人在我们未来之前,要我们披甲带盔,原来他们已经身经百战,有了丰富的经验。 

当我正在遐想之时,忽然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吼叫声。老工人招呼我们不要害怕,这是山中大野牛寻找小野牛的呼声。我顺着这叫声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头大野牛站在离我十来米的地方,它昂着头,一对粗大弯曲的角斗,保卫着它的头部。它高大威武,四条大腿,象四根粗大的铁桩,站立在那里,巍然不动。不一会儿,一头小野牛,从古林中钻了出来,直奔大野牛,一头钻进它的怀中。此情此景,又勾起了我对远在万里之外的母亲的思念。这时,我泪流满面,面对茫茫的古林,仰天长叹: 

“一日离家一日情, 好比孤鸟居寒林; 

林中风光虽然好, 也有思母一片心。” 

古林中除了野牛、水蛭、张牙舞爪的毒蚊,还有许多美丽可爱的小鸟。 

你瞧,几只乖巧的黄鹂,从这棵树枝飞到那棵树枝,嘴里唱着动听的歌。对面的一棵大松树上,站着几只喜鹊,“喳喳喳”地叫着,还有那白杨树上的斑鸠“咕咕咕咕”,她们正在和喜鹊进行歌唱比赛,它们好似一个乐剧团,有拉二胡的、吹笛子的、敲锣的,还有弹钢琴的,它们使整个古林都热闹起来了。我们被这古林所陶醉,竟然忘了自己的劳动任务。 

这时,老工人发话了:“青年小伙子们,你们每个人砍一根楠竹,将其劈断锯开,并用绳子绑好,休息一会,扛着回场队,好吗?” 

依照老职工的吩咐,我赶紧拿着砍刀便向身边的那棵楠竹猛砍,连砍了一百多刀,才把竹子砍断。接着,把竹子锯成短段,捆绑好,直累得我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我们每人背着一捆竹子离开了这座古林,直往农场飞奔。回到单位,我们吃了饭,在老职工的指导下,铺好了自己的简易竹床。 

王场长的一席话,打动了我的心,加上老职工对我的关心,使我爱上了勐养。这里 有傣、苗、壮、瑶四族同胞,姑娘们都喜欢和我唱歌跳舞,邀我去看“泼水节”,可我因工作需要,三个月后,便与她们告别,调到了勐腊县第二砖瓦厂。 

第二天吃完早饭,农场召开了新职工会议。会上,王场长简单介绍了农场的现状:“这个分场有千亩被开垦了的土地,三百余亩已栽植了橡胶树,计划还要栽植五百亩的橡胶树。场里目前有职工三百余人,有几十个是部队转业干部,二百来个老职工,今年新来了三十多个知识青年。从发展的目光看,橡胶是工业原料,它应用的范围很广,我国常从国外进口。西双版纳具备了栽植橡胶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在这农场工作,可以预见今后的事业一定辉煌、前程似锦。你们是知识青年,在这农场工作大有作为,一定会实现美好人生!” 

王场长的一番话,使我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西双版纳的气候日热夜凉,白天室外的温度达摄氏三十九度,紫外线强,在室外劳动的人们肤色黑黑的,终年没有雪和霜,没有春夏秋冬之分,只有雨季和旱季,农作物一般都是三至四熟制。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傣族、苗族、瑶族、壮族等同胞,唯有傣族人口最多。在勐养农场,我生活工作了三个多月,她给我留下了许多甜蜜的回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的同事都和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傣族同胞,视我如亲人。他们在我的假日,请我去他们家做客,把我待为上宾,他们给我吹葫芦丝,傣族姑娘给我唱歌、跳舞。葫芦丝声悠扬宛转,把附近古林里的百鸟都吸引过来为它伴奏。姑娘们那娓娓动听的歌声,那优美迷人的舞姿,常使我陶醉,心花怒放。三月四号的“泼水节”,使我至今历历在目,如亲临其境。 

六六年的三月四号,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天,西双版纳景洪镇的上空,万里无云,一轮火球高挂。街道的两旁,挂满了横幅:“热烈欢度泼水节”,所以,我才看到了下面的一幕。 

“泼水节“是傣族同胞的情人节,很隆重,富有浓浓的感情色彩。年轻的傣族姑娘和小伙子们,穿戴着崭新漂亮的服装,姑娘们那五颜六色的裙子,绣画着许多美丽的图案,她们每人系着一根宽宽的腰带,苗条的身材,纤小的腰,颇是天资国色,有如月宫嫦娥;傣族小 伙子们头戴太阳帽,身穿雪白的衬衫,个个熊腰虎背,英俊潇洒。姑娘们排成一队,小伙子列成一行。他们相视而立,面带笑容,每人手里拿着一只水瓢,物色着自己的心上人。 

霎时,泼水节拉开了序幕。姑娘们与小伙子们一对对,一双双,互相打着”泼水战“。

姑娘向小伙子身上猛力泼水,小伙子忙着向对方应战,他们难分难解,不见高下,相互追逐着,吆喝着,甚至抱成一团。”泼水节“洋溢着欢乐的气氛,那热闹的场面,使人眼花缭乱,我看的如痴如醉,恨不得也参与其中。

正在此时,冷不防一瓢水泼在我的身上,直弄得我惊慌失措.幸好四川一男知青,忙将我拉向他的身后,这才使我不再尴尬。 

“泼水节”到了高[chao],看热闹的越来越多,几乎是人海如潮。人们摩擦接踵,我只得掂着脚尖,挺着腰杆去看。烈日晒红了脸蛋,酷热使我喘不过气来,但谁也不愿离开这里。直到红日西坠,玉兔东升,“泼水节”才拉下帷幕,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去。

谷雨刚过,已是初夏的五月,西双版纳又迎来了另一派南国风光。

漫山遍野的芭蕉树,香蕉树都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还有那菠萝树上累累的菠萝,使人垂涎欲滴。这天恰是星期日,我邀了几个知青,来到这“花果山”,打从娘肚里生下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些水果,忙从树下摘下一个,剥去皮,塞进嘴里,觉得香甜可口。云南的一位青年告诉我,吞进嘴里的果实那叫香蕉。香蕉头尾弯弯的,芭蕉两头不弯,吃起来没有香味。菠萝象“狼牙棒”,吃菠萝还有学问呢!削去外皮,里面有许多小孔,孔里长着细毛,要用力刮去毛才能吃。菠萝是酸甜的,能解渴。我们几个人分吃了一个,我冒烟的咽喉顿时湿润舒适和清凉。我们采摘了香蕉、芭蕉和菠萝,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单位。 

因工作需要,我在勐养农场生活了三个月后就被调到勐腊县第二砖瓦厂工作去了。砖瓦厂只几十个职工,有5个湖南老乡。我被委任为文化干事,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我一贯以“忠于事业、诚厚为人、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人生坐标,在这里,将得到实现,因而面对个人发展前景,满怀喜悦。 

砖瓦厂规模不大,只有几十个职工。开始我是学徒工,我的师傅许绍培是本地少数民族。他精明能干,豁达开朗,同时平易近人,高高的天庭,宽宽的前额,说话时,常捧着一根象“吹火筒”的烟杆“吧哒、吧哒”地吸着野烟。他教徒弟很认真,从不保守,不到一个月,我就学会了作砖瓦的技能。厂里的领导见我有文化,对我很器重,委任我为文化干事,夜晚教职工识字、唱歌。我学到的东西有了用武之地,常使我喜笑开怀。在砖瓦厂作砖瓦,虽然很累又很脏,但没象在家里那样受继父的白眼,受旁人的歧视,从而能使人轻装上阵,没有精神压力。勐腊县是我国边境之地,和老挝只有一江之隔。那里的两国人民都可拜亲访友。因为是边境地方,为了祖国的安全,有人民解放军驻扎,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同时当地派

出所公安局的工作人员警惕性很高,他们纪律严明,有过硬的保卫国家边疆的武功与能力。每个月,当地公安部门的领导要给我们上如何保卫边疆的公开课,并告诫我们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可疑的特务或坏人,要立即报告公安部门,并积极配合重拳出击,务必擒拿不法分子,力争为国立功。 

领导的严肃讲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听爱国英雄的故事,上学以后,很喜欢阅读爱国英雄的书籍。“说岳全传”中的岳飞就是我崇拜的偶像,他精忠报国的事迹,经常感染着我。由于我的出身不好,当时不能从军报国,如今到了祖国边疆,有了报效祖国的良好机会,这已经是称心如意了。 

一天夜晚,领导安排我值夜班。正在夜深人静之际,我耳边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我急忙拉开值班室的门,向门外张望,外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到有人追赶的步履声。我这时大声呼叫:“干什么的?”有人回答:“我们正在追赶特务分子,快来帮忙围堵啊!”我拿着手电筒,射向前方,只见几个人箭一般地飞跑,我拼命追了上去,在电筒的照射下,看到几个全副武装的民兵,我和他们一起参加了这次追捕特务分子的战斗。我们穷追不舍,终于抓获了那特务分子。 

在这砖瓦厂劳动,不仅使我学会了一些劳动技能,而且壮大了胆子,进一步磨练了我坚韧不拔的毅力。我们这砖瓦厂,当时是由勐腊县民政部门管辖的,和我一起来砖瓦厂劳动的还有湖南祁东县的另外几位知青。我们五个湖南老乡,同住一间竹篱室,白天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劳动,晚上坐在一起谈古说今,并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大家生活地愉快惬意。 

一天中午,民政局来了一位领导同志,召集我们新来的湖南老乡开个短会,布置每个人写一份自传。我生来坦诚忠厚,从不撒谎说假话。我将自己的家庭出身和学习的经历竹筒倒豆子毫无保留地写在自传中,并表示自己建设边疆的坚强信心和决心。我满怀豪情地将自传双手递交给那位官员,心想我扎根边疆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为了实现这一夙愿,一个假日,我和我的师傅来到了云南的“大理寺”。“大理寺”是座古院,寺院外观雄伟壮观,龙凤呈祥的图案显得分外夺目,光彩异常。寺内摆设着古代帝王的塑像,如传说中的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关云长、周仓、关平、岳王、孙思邈等塑像,寺内金碧辉煌,几千和尚正在念怫诵经,殿内有不少信徒跪拜在草垫上。我来到殿上,仿照别人双手合十,虔诚地祷告:“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保佑我这个人生坎坷的苦命人,能如愿扎根边疆,从而苦尽甘来,阿弥陀佛。”“你放心吧,菩萨会保佑你的。”我仿佛听到了观音大师的回答。 

在归途中,我的心灵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文化革命号角吹响了。同厂傣族姑娘瑶瑶,给我捎信,

说民政局近半个月内,要将我们这些流亡知青全部遣还原籍,吓得我冒出一身冷汗。我和瑶瑶从相识、相知、相爱,有过一段温馨、甜蜜的爱情故事,后因我条件差,怕连累她,慢慢地拉远了距离。 

文化革命的号角吹响了,当我正在忧国忧民之际,长空一阵惊雷直向我头部劈来。砖瓦厂的一个傣族姑娘给我捎来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民政局的官员透露,根据当今国内形势,你们这些流亡西双版纳的知识青年一律遣送回原籍,在近半个月之内就要付诸于行动!” 

这个傣族姑娘叫“瑶瑶”,年方十八,窈窕的身材,弯弯的眉毛,圆圆的脸庞,一对“秋波”更是迷人。来到砖瓦厂的时候,她就忙着给我这个远客接行李,接着就问长问短,问寒问暖,真是一见如故。她初中毕业,家就在镇上,能歌善舞。我来厂以后,和她共同办夜校班,帮助厂里没文化的工人识字,每逢佳节,组织排演文艺节目,工人们对她评价很高。八九月份,是西双版纳的晴旱时期。一天夜晚,皓月当空,稀疏的星星眨着眼睛,在天空闪烁着,瑶瑶和我肩并着肩,手拉着手,散步在椰树林中。两人边走边谈,谈论着幸福的向往美好的未来。我们行一程,站一阵,后来索性坐下来促膝谈心。我们仰望着月朗星稀的星空,

沉醉于甜蜜的遐想之中:如果我们今生有缘长厢厮守的话,我一定会使你幸福美满,你需要什么,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满足你。如果我们今生有缘,我们将有一个温馨的家庭,那时我们的小宝贝问世,一定是个白白胖胖的,逗人欢笑的祖国栋梁…… 

想着想着,我不由甜蜜地笑了,笑得很灿烂、很自然。 

瑶瑶也似乎在沉思什么。这时,她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瞧,那天边的地方不是银河吗?银河边有座天桥,那七颗星星就是七位仙女,其中一颗是七仙姑,她和牛郎是对江而望。哎!这就是牛郎织女的美好爱情。“

说完,她深情地望着我。这时,她面泛挑花,眼送秋波,但我不敢接近她,因为我深知,自己是一个流亡者,无依无靠,无家可归。如果瑶瑶跟着我,只会是痛苦和磨难,我于心何忍?由于良心的驱使,我不愿再和瑶瑶深交下去。 

从此以后,我们不再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并肩散步,我们还是保持着一段距离。这次,瑶瑶给我捎来了令我心碎的消息,也是因为对我的关心而付诸的行动,我从内心感激她。

听到遣送回原籍这一消息后,我急忙找到单位的领导哀求:“请你们看在我无家可归的情况下,向民政局的官员求情收留我,不遣送我。从此以后,我一定为单位效犬马之劳,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年华,只要能让我在这边生活工作,要我做什么,甚至是上刀山下火海,都会万死不辞……" 

我恳切的言辞、苦苦的哀求,并未打动官员的恻隐之心。当然,我能理解这是上面的旨意,是顾全大局作出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无法更改的。 

眼看我就要离开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西双版纳了, 

我的心怎么会平静? 

我怎么能不心如刀绞了,但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我有什么能力摆脱它呢?

本文已被编辑[恋尘叶子]于2007-5-27 7:56:34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屈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恋尘叶子点评:

朴实的文字,详细的记录了前往云南以及在云南的生活、工作和爱情的点滴。展现了一个漂泊者的抗争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