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早就传入了中国,近几年不绝于耳。“顾客至上”“以生为本”等都是以此演化出的。炒得是挺热,但“以人为本”这种理念在各行各业间传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并未完全摒弃封建思想的市民心里,在从小受着中国式教育长大的人们眼里看来。好象“以人为本”也许唱唱就好,没什么必要去实现它,或是根本没想过要去做,或是管理者根本不愿改变传统心理的优越感:高高在上的感觉就是爽!
到各行各业走走,我们几乎都能从发现“以……为本”之类的说法,感觉到管理者们发出的信息。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找到他们的领导人是多么的关心员工、“以人为本”,但字仍旧是字,并未付诸于行动。要问员工感觉到被关怀的温暖感觉了吗?更多的,我们听到的是抱怨和无奈。这种情况的出现肯定少不了的一点就是员工所受的待遇和制度上的相去太远,或许,不愿兑现的承诺,不说为妙。
从工作中脱产出来,再回到校园里,用另一种心态与眼光去看学校的管理制度,我得到了另一种感觉。
回想参加工作前的校园生活,我们感受到的都是对老师的崇敬——德高望重、为人师表,或是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认同”。今天看来,当年的“认同”其实只是在中国式同一化、强制性的教育下不敢、也无法反抗的屈从的另一种心理体验。想想我们,多少的天真的想法被压制,多少纯真的好奇心被抹杀,多少创造性思维被贬为小聪明或是直接被斥为“无心向学”而被封杀。再看看那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请我们教育工作者扪心自问:我们真的这么做了吗?
我无意要贬低学校和老师的形象,我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也曾经在一线工作过,也将回到教育战线,也曾经以身为人民教育而自豪过。正是因为在一线工作过,所以才有更深的认识。我自认为是比较创新和爱学生的教师,但我仍时常会不理解学生新奇的想法或行为而“教育”之,过后细想又觉得学生并无过错。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们所受的教育及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是分不开的,是它们在我们心里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看到有点反“常理”的行为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思考这些行为的对与错,而是一味地将其排斥,一味地去维护已经深深伤害着我们的“正统”。
在“以生为本”的各种口号中,演化出的水平最高的一句莫过于这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但什么时候才真正实行人性化管理而不是一句空口号。
一切为了孩子,谁能做到。学校日常工作和管理制度,更多的是从学校效益出发的,因此,在高考指挥捧的挥动下,各地学校与时俱进,及时顺应高考需求,加工了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的产品。这些光彩的入学率是用牺牲学生创新与技能培养和社会道德培养换来的。可悲!寒窗十几载换来的毕业证书,在国外却未必能得到认可。这是个人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悲哀。
为了孩子的一切,果真如此?奥林匹克的各学科竞赛中,我国几乎都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但这些所谓的天才,并不像他们头上的光环那样完美无缺,有些甚至连生活都无法自理。在学校里,只有枯燥无味的啃书生活,学生的兴趣爱好,如果与课堂无关,一律舍去。基础教育目的不是培养“研究生”,而是合格公民。
谈家桢:教育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对的,但我以为,还可以加上三全方面。一是“群”,即集体主义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对集体主义讲得很少,“文人相轻”,“各自为政”,比比皆是,历来如此。今天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跟国际接轨,走集团型道路,需要的正是集体主义。二是“劳”,即劳动习惯,动手能力。一个合格的公民,首先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现在我们的家庭结构,不少是4:2:1的比例,六个长辈围着一个孩子转。有许多孩子在家里像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一点劳动习惯,动手能力很差。三是“美”,即美育教育。我们今天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要通过美育教育,使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觉识别美与丑,健康与腐朽。做到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摘自《上海教育报》)。其实,我们的学校教育仅仅为了孩子的一个方面。
为了一切的孩子,我们真的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吗?在学校里,班级有优劣之分,上级不允许分优差班,就改着名目的设立实验班与对照班,或是提高班与基础班……种种行为中我们不难看出,学校一心想要让一部分人得到重点培养以提高升学率。我们的教育成了精英教育!所谓的精英们离开校园后仍停留在光环的回忆中,以至难以与人沟通。其他的大部分学生在学校等漠不关心中成长,怀着不平的心理看待社会。如此教育如何承担振兴中华的大任?
我并不想讨伐谁,只是,想以此引起社会的共鸣,促使我们的教育改革尽早实实在在地进行。
-全文完-
▷ 进入难为新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