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三国》人物之死面面观盘江冷石

发表于-2007年05月10日 上午11:22评论-0条

《三国》人物之死面面观

吴俸学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一曲《临江仙》唱罢,深为英雄们“是非成败转头空”而感慨。孙权、刘备、曹操等皇帝不说,诸葛亮、周瑜等宰辅谋臣不说,关羽、张飞、赵子龙等“五虎上将“也不说,那些登基当了皇帝和开国元勋们的死要么是鞠躬尽瘁心劳成疾,要么身死疆场杀身成仁,落得一世英名后世敬仰。而更多的人并未进入英雄榜,功名未成而身死,有的死得啼笑皆非,更有死得含冤负屈,有的死得沉重悲凉,逝者非但英名未留,就连他们的死也成了贻笑后人的话柄。让我们从众多悲情人物中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对他们的死作一番探析,即使不能给他们正名或公断,也算给他们一个说法,哪怕就是一个不代表社会意识的、纯个人观点的看法也罢。

王朗之死——不自量力贻笑后世

《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写到曹真率领大军来到长安,过渭水之西下寨,曹真与王朗、郭淮共议退兵之策。王朗说:“来日可严整队伍,大殿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曹真采纳了王的劝降之策,次日双方列阵,王阵前对诸葛亮大谈正统之道,说“公持大才抱大器,自幼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王欲恩威并施劝诸葛亮降魏,哪知诸葛亮不是损油的灯,根本不买魏司徒王朗的帐,反骂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诌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骂他“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命归九泉而无面目见汉二十四帝”,直骂得王朗气满胸膛血冲顶门,从马背上摔落而死。王朗之死死在太过于自信:他觉得自己有自信的资本,论资历他当过汉朝大官、当朝(魏)任司徒;论年纪是七十六岁的“皓首”长者。相比之下诸葛亮只能算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他张口大谈正统,结果刚好被诸葛亮抓住正统做文章,把刘氏以外的王朝均斥为逆党,这一来,骂你王朗逆贼不冤骂你佞臣不枉,你不是自己把枪杆交到对手手里?其实,他本不该如此自信,你当过汉朝大官又怎样,你既是汉臣就该匡扶汉室、安汉兴刘。你老又怎样,老酒老醋固然是好,若是老病老疾就让人讨厌了。老摆臭架子老资格,倚老卖老可不是明智之举,为什么姜一定是老的辣呢,为什么年轻人就得无条件的听命于你呢?不要死抱“年轻人肠子嫩、年轻人永远不行”这样的成见,需知“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胜旧人”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朝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前进。王朗不管是被骂死也好气死也罢,总之是死在阵前的,尸首被曹真用棺木盛殓送回长安,也算享受了烈士的待遇,如果他不摔死马下,败军之将(不是被打败而是被骂败)又有何颜面向上师交差?不被革职降级处理也会被同僚、军士笑死。想想王朗当初就不该那样自以为是,就不该那样倚老卖老妄自称大。

王垕之死——负屈含冤无可奈何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载:“却说曹兵十七万,日费粮食浩大,诸郡又荒旱,接济不及…··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入曹操曰: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操曰:可将小解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垕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吾自有策。垕依命,以小斛分散。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磋怨,皆言丞相欺众。操乃密召垕入曰:吾欲与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垕欲再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杆,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说到含冤而死,后世的《窦娥冤》被收进当代中学教材里,知之者甚众,窦娥的冤屈且因三桩誓愿的应验引出事情真相最终得以平反昭雪,而前世的王垕之死仅只在一部宏篇巨著中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他的死恐怕也难引起后世专家学者们的注意,千古沉冤怕是难有昭雪的一天了。王垕之死死得何期冤屈何等惨烈?“大斛小解”明是曹操的点子,况且,当时王垕就已意识到如此作为可能导至“兵怨”的后果,对曹提出了发生这样的后果怎么办的疑问,曹不遐思索的回答“自有良策”,无论从良心从天理来讲,王垕都是无错无罪的,就曹操本人也承认“吾亦知汝无罪”,王争辩有何用,顶多是得到一个“汝妻子吾自养之”的承诺,然而,有这句话他王垕死了眼睛就能闭上吗,如果王的老婆颇有几分姿色,曹早就看得掉了口水的,如果曹霸了人妻又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呢?这句话无疑会在王垕临死前心上先扎一刀子。所以可以断言王垕不是心甘情愿了无牵挂的去死,那是“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一种绝望与无奈。王垕成了替罪羔羊,死了还落下一个“盗窃官粮”的臭名。

话到此处,不由让我想起一些身边事:某兄是单位里一位办事员,负责督造一房建工程,工程到了最后的挂牌时候,某兄就门牌的文字内容、字体、字色底色向单位分管领导一一作了请示,最后完全按领导的意思做了,牌子挂起来不久,有上级领导前来检查指导,县委几位领导陪同,第一位县领导看后说真不错,单位分管领导脸上笑出一朵桃花,第二位领导看了,把单位分管领导叫到一旁,说色彩缺少喜庆气氛,建议是否换换,单位分管领导马上把某兄叫到面前一阵怒斥:你是怎么搞的,我让你怎样怎样的怎么就没听!当时的唾沫星子都溅到了某兄的脸上。某兄和我说这事时还是一脸的怒气和委屈,说从那事以后就一直生活在阴影里,工作十分郁闷。本人也听得一头雾水:那位领导未免也太过分太霸道了,县领导只不过是提一建议而已,不是也没责备什么吗,他就算喜欢邀功委过、转移危机也不至于如此暴露吧。试想如果小领导的权势达到了当年曹操万人之上,手里掌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某兄看来也得非死不可了。

蔡邕之死——可叹可佩不乏悲凉

《三国演义》第九回写到蔡邕街市伏尸哭董卓,王允叱曰“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汝为汉臣,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何也?”蔡邕伏罪曰“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应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大罪。愿公见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王允担心国运衰微朝纲错乱,如让蔡邕留下继续写史,难免会遭讪议,还是将蔡下狱缢死了。蔡邕是个明理之士,对大是大非不含糊,身为汉臣,他对逆贼伏诛这一上应天理下得民心的事实是高兴的,做为一个受恩者,对恩人的死是痛心的。人们有理由相信蔡邕的伏罪道白发自肺腑,世间没有绝对的爱和绝对的恨的理由,就像一个恶人总有一点优点,一个好人总有一些缺点一样都无绝对。就董卓而言吧,他尽管怎样暴虐,他毕竟还施恩于人,做过善事。所以蔡邕哭他,是感念于他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这正是真实的人性。其实,蔡邕在哭尸之前已经做好了承担被“黥首刖足”的风险,依我看来,只要在原则立场上他没有站在董卓一方,没有在董生前与其作乱干坏事,在其死后哭尸甚至是为其殓尸那也不过是对死者最后的报达。不然,“受人于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怎么能成为我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人际交往规范。蔡邕之死,可能很多人认为太迂腐太不值,敝人却从蔡邕的伏罪自白中看到了他深明大义是非清楚恩怨分明的人性优点。相反,大权在握的王允连一个志愿受“黥首刖足”刑罚的机会也不给蔡邕,非置蔡于死地,未免也有失人性了。试想,如果施恩与报恩都不复存在,人间还有什么恩义可言,没了恩义的社会,“和谐”肯定会大打折扣的。

这话提或许有些沉重,还是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来结束全文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盘江冷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心灵苦渡点评:

用死来回味历史,笑看人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