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悟
人世间,无人不在向往幸福,无人不在追求幸福。亲朋好友之间互致问候时,也往往喜欢道一声:“祝您幸福!”无疑,“幸福”是人生孜孜以求的神圣目标。
人有七情六欲,当他最渴求的欲望获得实现时,当他面临某种美好事物时,内心所产生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兴奋激情和甜蜜心境,便是幸福的滋味。幸福,是人的最美好的心境,是人生最美妙的心灵享受。
各人对“幸福”的感受是相似的,但所追求的“幸福”却各不相同:得到温饱,可以使饥寒交迫者感到无比幸福;重新拥有健康,可以使疾病缠身者感到幸福无比;而事业家心目中的最大幸福则是事业的成功……“福”有深浅多少,时势不同,地位不同,心境不同,“福”也就因势因时因人而异。
人之追求“幸福”,其实是追求欲望的不断满足,因而,“幸福”的期望值会随着人的欲望“水涨船高”。普希金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描述的那位一贫如洗的老妇人,最初企盼的幸福只不过是想得到温饱、得到一个新木盆、拥有一座小木屋,随后却要当贵妇人,要当国王。得寸进尺、喜新厌旧,也许是人的一种天性。人的欲望永无止境,人所追求的“幸福”也永无尽头。所以,世上无人拥有永远幸福,有的只是永无止境的追求。
许多人往往满世界地去追求幸福,却偏偏没有想过,福与祸原本就与自己的人生相伴相随。当灾祸没有降临头上时,他也许觉得自己的人生缺少幸福。而一旦体验过灾祸临头的苦难之后,他才终有所悟:没灾没祸的日子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有位老太太说的很直率:“医院里没住有我家的人,监狱里没关有我家的人,那就是我的幸福。”所以,“幸福”也是与苦难进行对比之后才会产生的心灵体验。从未经历过痛楚的人,往往对幸福缺少判断力。有了痛苦作对比,才显出幸福的可贵。一位古人就曾这样说过:“思量事劳苦,闲着便是福;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患难苦,平安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有位朋友说得好:幸福随着追求而来,随着创造而来,随着希望而来,随着需要而来。但幸福又像一个匆匆的过客,在哪里也不会久留。有奋斗,才会有成功;有付出,才会有满足。一个准备吃苦的人,往往比企图享乐的人拥有更多的幸福。
幸福无价,它是不可以用金钱买取的人生体验;幸福无形,它不会像彩云挂在天空。求取幸福没有现成的公式;证明幸福不需要任何定理。并不是所有追求幸福的人都能享到幸福,真正幸福的人,未必拥有家财万贯,但一定应是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
-全文完-
▷ 进入吾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