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儒家孝行康慨

发表于-2007年05月03日 下午3:46评论-0条

儒家孝行

(本文是作者早年毕业论文中的一个章节)

儒家宣扬的孝行有三层含义:“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礼记·祭统》)

一,“生则养”。孝,《说文解字》:“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畜也;畜,养也。”(《孝经》)孝要求子承父(老),有奉养父母的义务。但仅履行奉养还算不得孝。“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真正的孝是尊敬双亲,顺从亲意。孟子举了个例子,说曾参奉养他的父亲曾晢,每餐有酒有肉。饭毕,曾参必问吃剩的给谁?曾晢若问还有剩余吗?回答一定说有。曾晢去世后,曾元奉养曾参,也有酒有肉,但从不问剩下的给谁。曾参若问还有剩余吗?回答是没有了。曾元是想留待下餐进奉。孟子说,这只是口体之养,曾参才是顺从亲意之养(见《孟子·离娄上》)。此之所谓“养则观其顺”。孟子对拂逆亲意的言行痛心疾首,他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同上)儿辈得不到父母的欢心,不顺从父母意旨,简直不是人!所以行孝就得要绝对服从,只有义务没有权利。没有尽到人子的义务就是大逆不孝,枉为人子!俗云:“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就是绝对服从的强烈表现。儒家强调“尊亲”的真正含义就是服从。

从“尊亲”派生出来的是子要隐父之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父子互相包庇罪恶,孔子认为是最正直的道德。所以孟子说:“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賊恩之大者。”(《孟子·离娄下》)孟子明确指出,批评只适用于朋友之间,父子之间不能开展批评。父亲有过错,子辈也不能规劝,因为会伤害父子感情。因而孟子主张易子教育,自己的儿子交给朋友教育,自己去教育朋友的儿子,避免伤害父子感情。“天下无不是低父母”,这句千百年来被奉为格言的话,正反映了子女只能扬父之善,不能揭父之恶的封建伦理道德。

孟子的学生桃应问孟子,如果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舜怎么办?孟子说,舜抛弃天子之位,背了父亲在海边住下,逃避法律的制裁,一辈子快乐得很哩!(见《孟子·尽心上》)这种“为亲者讳疾”(语出《谷梁传》)生发开来,就“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同上)。发展到助他们设法逃避国法,成为儒家人伦观认识论的传统。权威人物做错了事,不仅不能批评、揭发,还要为之掩饰错误,隐瞒真相,最低限度也要做到缄口不言,为其逍遥法外提供有利条件。这方面的流毒在反右运动和文革期间得到恶性发展。

二,“没则丧”。孟子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养活父母算不得什么大事,给死人送终反而是一件大事,这是儒家的思维规律。

儒家的丧礼有极严格的规定,父母之丧最为重要。守制停柩期间只能食粥,穿极粗疏的麻布丧服(斩衰)。下葬以后,也只能“疏食水饮”,并禁止婚娶、饮宴,谢绝一切应酬。做官的要解除职务,守孝二十七个月,闰月还不计算在内,才告结束。孟子说送终是一件大事,是指子女是否严格按照丧礼的程序和规定,有无违制的地方。孝的基础要求建立在遵守仪礼规范上。父母健在,哪怕子女天天进奉山珍海味,又不拂逆亲意;但如果在丧礼中违制,便是大不孝,轻者杖责,重则处死。儒家伦理道德注重外在表现形式,使人小心翼翼地盲目遵守道德规范,形成社会性的虚假。在丧葬上,要求竭尽全力倾家而葬。儒家孝弟本意并非讲究排场,而是非要倾其所有才算尽孝。“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孟子·公孙丑下》)不应当在父母身上悭吝省钱,这本来有值得称道的一面。但儒家的礼,又必须使人的行为在形式上表现出来,以致使人不敢或不愿违礼而变成心口不一的伪君子。目睹当今社会,有些人侍奉双亲吝啬得很,刻薄得很。一旦父母去世,丧葬异常隆重,出殡送葬的大小汽车排成长龙,围观者无不叹为天下至孝。这种形式主义的孝道,是否与儒家以礼为核心的伦理观念有关呢?

三,“丧毕则祭”。古代有祭天、祭地和祭人鬼三大祭。祭人鬼是为了亲族的生聚和子孙的繁衍。人们通过祭祀以维系血缘亲属关系。儒家孝道一个重要的内容,要求定时而且郑重其事地祭祀先人。“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孟子·滕文公上》)生养、死葬、祭祀,这是尽子孝的全过程,一环紧扣一环,贯穿人的一生,儿辈对延续子嗣就有了沉重的责任感。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渗透中国人的每一根毛细血管,不生养儿子的妇女列在“七出”第一条。流毒至今,溺女婴、弃女婴之事时有发生。婆媳不和,夫妻离异,在很大程度上与“无后为大”不无因果联系。多子多福成为我国传统观念。“断子绝孙”则是中国最为恶毒的骂人话。“断子绝孙”者本人,也自感惭愧,而至于无脸见人。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康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帘外落花点评:

真实生活在那个年代,虽觉沉重,仍然遵守,现在才觉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