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儿子的学校,来到儿子的寝室,我傻眼了。几乎每一个孩子的书桌上都放着一个烟灰缸,而且里面装满了烟头,我走到儿子面前,征征的看着儿子;他淡然一笑:“请不要用这种审视的目光看着我好吗?”
曾几何时,灯光下,爱人在做着他的计划书,我在看书,儿子在演算着数学习题,到也相安无事。只是在如银的灯光下弥漫着一层蓝色的烟雾,(我好抱歉,我曾多次劝说,但劝说未能如愿。)
“爸爸,你是不是能不吸烟呢?这样对身体很不好的。”儿子终于忍不住皱着眉头说道。
“对不起了儿子,爸爸这辈子怕是戎不掉了,你将来不要吸烟啊。”爱人自我解嘲地干笑着。
“我才不要吸烟的。”儿子嘟哝着。
言犹在耳,可是今天······。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15岁以上的人口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与女性的吸烟率分别为66%与3%,占世界界烟民的1/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我国烟民开始吸烟的年龄由22·4降到19·7岁。据估计,我国目前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零点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我国烟民出于时尚与效仿而吸烟的青少年与女性群体有上升趋势。
我曾和儿子交流过。
问:为什么从反对吸烟到自已也开始吸烟呢?
答:吸烟只是给人一个思维和想象的意识空间。
青少年有着健康环保的理念,在很多家庭中,青少年一方面扮演着劝解父亲戎烟的角色,另一方面青少年往往受害于周围成年人的二手烟之害,甚至成为一些人以时尚招来手段的烟品的吸用者。美国有一本青少年杂志上曾经说过,你要想让年轻人做什么,那请你告诉他不可以做什么。这形象地告诉我们,青少年很容易为一些背逆性的诉求所打动。(一男孩告诉我说,我父亲自已嘴上吸着烟,却皱着眉对我说,不许吸烟啊。”)另外,青少年也比较容易被同伴群体中某些符号性叛逆行为所吸引。在大学这些孩子们中,那些吸烟的同学嘲笑还没有吸烟的同学说:“是不是想做个听话的乖宝宝啊。”所以说,青少年吸烟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此。当然,在父母一方彧双方抽烟的家庭中,孩子受害于二手烟的情况是很明显的。
也许有人要说,只要政府下命令坚决禁烟不就行了吗。曾有政协委员专门提案建议在公共场所和会议场合禁烟,得到的答案是很难实施。在中国控烟的难度是相当大的,这主要是因为烟草业的财税贡献决定了它直接的政治发言权要明显大于控烟力量。同时,控烟的机构权力微薄不足抗衡倾向于烟草产业的利益联盟。并且,控烟工作仍然主要是行政性工作,其社会动员模式的创意水平很低,很难凝聚公众压力,而社会的反烟与控烟力量不能以非政府化的形式系统表现出来,从而使得最后有可能支持无烟青少年的家长力量无法凝集。当然喽,一些政府的职能部门也做得不够。
纵观种种,我还是想说;孩子们你们正处在身体的生长发育时期,你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也都深知吸烟对人体带来的危害性。并且,你们还都在学习阶段,就其经济承受能力也不是能这样过量地吸烟啊。
最后,能不能听我一句劝告呢,为了身体的健康,为了顺利完成学业;孩子们,远离烟草吧。
-全文完-
▷ 进入妙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