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一九三八四月六日,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被定格了。六十九年弹指一挥间,但仍有不断的回忆和反思留在人民心中。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数人流血牺牲换来的。一个实力上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起就用自己的兵法谋略,对抗着东亚的军国主义。历史是创造的,而不是撰写的。
当那段历史某些价值被人为地贬低时候,我们的先烈(指在这次战争中阵亡的民族之英魂),不管他们的信仰如何主义,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们所表现的大无畏的精神,永远值得缅怀。
当倭寇铁骑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跨过芦沟桥时,华北平原已经是无险可阻止倭寇的长驱直入了。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国民党首都南京失陷。全国军民的抵抗地位只是守势,虽然也有另星战斗,大多也是战死失守,无法阻挡日军侵略。
日军的节节胜利和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日军叫嚣地喊出“三个月内占领中国”。在南京陷落后,蒋介石先生就曾昭示国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时间总是历史最好的印证,也就是在国民党军队发动台儿庄战役结束后的五月二十六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研究会上演讲了《论持久战》一文。这两位政治家心灵相通何有褒贬之分呢?
当是在第一战区的战斗失利后,第二战区呈胶着状态,三、四战区还没有形成战斗,此时国民党第五战区宣布成立,集团军总司令为汤恩伯将军。管辖范围为陇海线,津浦线交叉点徐州及运河,两淮地区。自古以来徐州乃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古今都是有名的战场。它北有黄河,南有横贯安徽、江苏的陇海铁路与淮河;中有潍水、沂水;西有大云河、东平、微山两湖;水路陆路都十分畅通便利,便为敌我兵力的转运上一个战略之战地。台儿庄战役的十年后,国共两军又在这里发生世界战争史上值得记住的更大一次战争——淮海战役。
台儿庄位于徐州以东35公里处,是苏鲁边界的一个村镇,在黄河及黄河故道近海区域内。蒋介石制定了一次战略实践——在台儿庄一线布下包围网。蒋公从不喜欢打游击战争,无须草莽称英雄。坐镇武汉时就制定了一套“磁性战术”,即选定台儿庄地区,部署国军对敌包围。所谓“磁性战术”就是“制胜”而“不制于敌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抗日战争必定是持久的,打有准备之仗是克敌制胜的积极主动战术之一。战争从来就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在自己国土作战,这三种因素俱在的条件下,蒋公自然需要一个最佳效果了。
想从被动转为主动,以弱抑强,以劣势装备对付优势装备的战场态势转换中摆脱出来,蒋公已经具有了军事谋略的天分。
而天下之人所批评的逃跑主义,笔者窦生怀疑。国民党军对在民族大义面前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在法西斯强敌可瓜分世界之态势下,不辱军人天职与本色。兵法有曰:敌进我退。战争的艺术就是智慧至上,有时战略上的退却是为了更大胜利换取得先手。作为军事家,蒋毛都能把握战争实施的要点。
第五战区的规划,完全可以看出蒋公抗倭的决心。武经七书术略,盱衡抗战全局,与国际形势改观,未雨绸缪,达成了第二期抗战一切应有的准备措施。并由华北及江南抽出主力部队,加强鲁中及淮南的兵力,巩固徐州,诱华中敌人主力分兵进占津浦中段地区,以迟滞敌人朔江西进,争取有利时间。战争有很多讲究:譬如战线消耗战,就是铺开地方让其占领,就达到分散敌方兵力的作用;又譬如破坏补给系统,让敌方生存艰难,步履沉重。还譬如分散之敌,容易各个击破等等。第五战区的开辟,有力地阻挡了日寇长驱直入中国腹地的计划,对于抗日战场持久深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对地处抗日前沿的第八集团军最有利的军事支持。
到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上旬,第五战区在津浦路南段已经完成兵力部署,以战区副司令李品仙为战地指挥官。辖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兼),第三十一军刘士毅,第一三一师覃连芳,第一三五师苏祖馨,第一三八师莫德纲,第一八0师刘振三。第二军团杨森,辖第一三三师杨汉城,第一三四师杨汉忠。第七军团廖磊,辖第七军周祖晃,第一七0师徐启明,第一七一师杨俊昌,第一七二师程树芳;第四十八军韦云淞,第一七三师贺维珍,第一七四师张光玮,一七六师区寿年。第六、七军炮兵营,第二师工兵营,铁甲车一队,安徽省保安团九个团,定远警备司令程守之,合肥警备司令宋世科,第六游击司令李光思,巢湖水警团等。苏北方面: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副总司令韩德勤代理),辖第五十七军缪徵流,一一一师常恩多,一一二师霍守义。临沂方面以第三军团长庞炳勋为战地指挥官,该军团兵力单薄,仅有马法五的第三十九师,乃调集结临城的第五十九军张自忠所部的两个师,星夜驰援,加强第三军团战斗力。另有沈鸿烈从青岛撤出的海军陆战队及山东保安团担任临沂城防任务。
笔者如此详细地,又不烦文章罗嗦,就是想告诉读者,请记住这些抗日的爱国将领和这些参战的部队番号,他们都是抗日的先锋与英雄,也许在国民党军队的历史上有着浓重的一笔。而今国民党已失去政权,这些老兵大多已经不在人间,尚在者已极少,人民还能否记住他们抗日的功勋吗?因为这一切,在现代中国的历史上,由于政治上见解,正在逐渐被淡忘淹没。记得2005年4月19日共[chan*]党与国民党在北京再一次握手时,胡锦涛说过:抗日战争国民党军队作出的重要贡献,人民不会忘记的。笔者曾经为张贤春的《莫忘国耻》一文写过这样的评论:“真希望共[chan*]党与国民党再一次握手合作,这比一党专制国家更有利于人民。”
第五战区后因战区广阔,又做了些部队编制上的调整,统一用集团军番号进行编制,每个集团军都有自己的作战范围和任务。一九三七年十二月间,第三进团军总司令韩复渠为战地指挥官,竟违抗命令,擅自放弃大汶口军事要地,撤退至鲁西,经逮捕归案,处于极刑。这也是抗战历史上第一个因为胆怯懦弱,贪生怕死而死在自己人枪下的高级将领,在当时引起了极大反响,既振奋军心又鼓舞民心。
各集团军的部署完全是按照蒋公所制定的台儿庄“磁性战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战术兵法而实施的。以运动外线作战,诱敌深入,再集结主力,由内线转移外线的战略,达到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战果。
笔者岳父的叔叔王仲廉将军当时任廿军团汤恩伯辖下的八十五军军长,直接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他道出一些鲜为人知的战事佚闻。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六日,八十五军所部八十九师第二六七旅的先头部队,在由铁路输送到南沙河、官桥车站间开始展开之际,在官桥车站与日军不预期的遭遇,战斗随即在运动中发生了。在此次战斗中,二六七旅首战就遭受很大伤亡。阵亡者指挥官中校苏团副,少校营长侯克,少校营长严以重,另一名少校营长宋志文重伤。从当时战场军事分析来看,日军作战能力和部队装备远远高于国民党军队,用最为简单的理论分析,如果敌我双方都是指挥得当的话,日军一个团的战斗力就相当国民党军一个师。胶着状态下的战斗应该尽量避免,否则会陷入不利态势。十七日晚,汤恩伯命令第四师转移向峄县附近集结备战,王仲廉率第八十九师实施逐次抵抗,伺机歼灭日军。十九日拂晓,八十九师到达佛山后、狮子山、和尚寺一带,突闻峄县方面炮声激烈,当令无线电台与第四师联络,得报:该师已遵命占领艾山、九山、马山、土山等地,并问及相呼应的八十九师位置。王仲廉将军疑是第四师被日军缠上,不能脱离战场缘故。计划被突然发生的战事打乱,极为诧异。即令电务员将发往第四师的电稿一看,前面发出的电文竟是乙方案,并不是王仲廉所批发的甲方案,而甲方案尚在参谋长张公达的衣袋中。张参谋长知道自己犯下难以挽回的大错,立即拔出手枪准备自尽,被其他人迅速制止,告诉自杀也於事无补。在此情况下,只有将错就错,下决心改为乙案作战计划。立即传令军部及第八十九师立刻出发,向峄县快速前进,与第四师会合,以挽救此危机。幸于午后四时到达目的地。王将军立刻第四师师长陈大庆会晤,才知守峄县城第十二旅第二十三团团长陈纯一已殉职,县城陷落敌手,而第四师仍在城郊激战中。闯祸的张参谋长自知愧疚,叫挑夫担着行李回军团部当他的高参去了。由于当机立断,改变作战计划,及时补救得法,没有使台儿庄战役的全局带来影响。五十年后王仲廉将军仍心怀感慨:“人生奥秘,诚非常人所能左右,成事在人,谋事在天!”
历史已经给日军在台儿庄地区划上了一个死亡之圈,命运也注定要留下日本万人做这里的孤魂野鬼,这就是战争游戏规则。而这一切,窜至峄县枣庄之敌方濑谷启少将率领支队主力五六千人浑然不知国民党军的真实意图,被战事诱入迷魂圈的还有日军第十师团。划定死亡之圈的蒋公此时正在数百里的郑州行署,掐指捏算着何时开启死亡的大门。
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四日晚,蒋公率萧自诚先生等多人抵达台儿庄附近车站,亲自视察慰问前线官兵。战地将领多人已在车站恭候蒋公,并报告前线官兵均抱定必死的决心,以歼灭来犯之敌。同时前线官兵闻知蒋公亲来督战,精神大振,对于台儿庄战役均具有了必胜信念。
这是一个国家的元首与统帅,这是一块敌我双方争斗的地方,也许不长眼的炮弹随时都会降落死亡,也许战争会在一分钟后发生,他已经忘记了危险就在眼前。蒋公的脑海里只是想着复仇与雪耻,南京失陷的阴影还飘在不久的记忆里,金陵百姓冤死的灵魂还在揪着统帅的心。他不想成为民族的罪人,成为秦桧式的人物,让子孙后代永远的唾弃。战争对于他来说一点都不陌生,黄浦军校的校长怎么也不能在自己的学生面前认输。只要有这样的机会,作为军事家的他会捕捉到千载难遇的时机。台儿庄,在他行署的地图上早以划定的无数次了,“磁性战术”已经胸有成竹。蒋公深知打这次大仗的重要性,战争永远是给对方一个教训,他已经领教过了。反其道而行之,难道日本人就不该得到教训吗?
运筹帷幄的蒋公,将拉开世界战争史上精彩的一幕。
第五战区上已经布满战争的乌云,台儿庄大战已在眼前。
一九三七年三月二十四日,日军先头部队已越过獐山、泥沟一带,与我守卫在南洛部队形成对峙状态。第四师陈大庆将军所部已经在傍晚进入科拉岗、云谷山一带,准备攻占枣庄,以牵制獐山南犯之敌。第八十九师张雪中将军所部也到达指定位置,掩护第四师攻击。日军的意图很明确,就是拿下台儿庄这快战略要地,制约与反制约就在台儿庄以北100公里内的枣庄、峄县展开,战斗空前惨烈。日军在津浦路、枣台支线两个正面,纠集步骑兵近万名,铁甲战车四五十辆,凶猛进犯,因受王仲廉八十九军所部痛击,和峄县附近有遭第五十二军分区分段攻击,腹背受压的日军难以有效地展开攻击行动。汤恩伯将军急令第五十二军去努力夺回峄县,令第四师在二十五日进攻枣庄。二十五日第四师曾经一度占领了枣庄水塔及四个碉楼的三个,但是还是没有能守住战果,被日军又夺了回去。
其实汤恩泊原本就不希望两个军拿下峄县与枣庄,只希望这两个军在峄县与枣庄外围牵制住日军,等到日军大举南下时,可以在后面袭击敌军。
战争就象下棋,胜负往往取决于看谁先走了错招,一着走错,满盘皆输。
诱敌南下,是当务之急。第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带了一八三团组织详攻峄县,一直打到县城东南泥沟、獐山附近。日军不知是计,对池峰城部认真地攻击起来,一举冲到泥沟,占领了北洛。
运动战很快就演变为阵地战。
第一处阵地战在临沂。原来是沈鸿烈带领的海军陆战队防守,蒋公怕实力单薄有误,急派庞炳勋的马法五师的五个团加强防守。战斗打响后,敌人不断增兵,蒋公派张自忠第五十九军的两个师协同作战。张自忠的两个师从三月十二日打到三月十八日,六个日日夜夜与马法五师对日军夹击,用若干个小战斗把日军分割成四分五裂,死打硬拼,大刀枪刺的冲杀,击败了日军的长野旅团。后日军调来河井旅团四千余人,仍被张自忠与马法五击败。临沂的战斗胜利有力地支持了台儿庄守军,为整个战役的胜利提供了保障。蒋公对临沂战场的表现十分满意,特发嘉奖令给四十军与五十九军:“临沂捷报频传,殊堪嘉尚,仍希督励所部,确切协同,包围敌人于战场附近而歼灭之。如敌逃退,须跟踪猛进,开作战以来之歼敌新记录,藉振国军之气势,有厚望焉。”
战场就如一根链条,每一环都环环相扣,一节断了就可能危及整个联接,胜败的天平就会转换。
台儿庄正在演绎军事理论的一次实践。蒋公是在教授,而学生们正在实践。
第二处阵地战在台儿庄。台儿庄是整个战场的重中之重,蒋公深知其重要,在二十九日电令指示:“台儿庄屏障徐海,关系第二期作战至钜,故以第二集团军全力保守。即有一兵一卒,亦须本牺牲精神,努力死拼。如果失守,不特全体官兵,应加严惩,即李长官、白副参谋长、林次长,亦有处分。”因此台儿庄守军作战分外英勇。
二十五日,有日军三百多人冲进台儿庄北门,当天被我军赶进庄内的城隍庙里,全部被放火烧死。第二天冲进来的,也被赶到城隍庙内,却烧不死他们,因为第一天能烧的已经烧光。城隍庙反成为日军在庄内巷战的根据地了。日军不断涌进台儿庄,有整个庄的四分之三都在日军控制之下形势十分危急。然而庄内的第三十一师九十三旅,一八四团,并不灰心丧气,始终愈战愈勇,与日军逐街逐巷而战,坚持等待援军到来。
最为可敬佩的他们里面的七十二壮士。这七十二壮士在康副师长与王震寰团长相继负伤后,在代理团长王冠五号召下,效仿辛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组成七十二人的敢死队,一鼓作气,奋勇仰攻,夺回文昌阁。文昌阁内日军四人被虏,其余全部击毙。七十二壮士中五十八人生还,十四人牺牲。战争永远需要有种大无畏的勇敢精神;战争永远需要为胜利而不怕牺牲生命。中国人这样去做了,失败将留给了日本人。在民族大义面前,一切信仰会变得如此的渺小。
战场还不时地变化着,此一分钟却不知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不管是每一位指挥官还是冲锋在前的士兵,都想着早点结束这次厮杀。每个人在战场上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实施措施,也就决定了战术的不断改变。
十三天又十二夜,台儿庄没有一刻是消停着,到处都是硝烟弥漫,遍地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台儿庄演绎着历史的杀戮,这里不仅有激烈的短兵巷战,而且有颇具规模的突击、冲锋、火焰战。
汤恩伯,这位黄浦一期的学生,也是蒋公最为得意的弟子,第二十军团的最高指挥官。他善于表现战争的激情,他把一个个问题留给了敌人。他还在继续着妙着先手,争取战场上的主动权。三月二十九日夜晚,他将五十二军向台儿庄东北的沙江凹攻击性前进,在运动中实施夹击计划,尾随矶谷师团的部队。三月三十日五十二军进抵兰陵镇西南,部队随即展开官庄、兰屯一线,已经不需要其他掩护。八十五军于是占领水湖等地。五十二军与八十五军同时对进犯台儿庄日军于痛击,到了傍晚,进展到甘露寺、柿树园。腰裹徐一线,战局十分有利。三十一日,两军继续扩大战果,距离峄县东郊已经不远了。战役开始的运动战转为阵地战,现在又转换为运动与阵地结合。有点象诸葛先生的八卦阵,可以想象台儿庄的战场是多么热闹,军队就象是赶集。
据报:日军板垣第五师团又有一批援兵已在青岛登陆,临沂离的最近,但却对临沂不感兴趣,而直冲向城,在向城的我第十三骑兵团抵挡不住日军而求救。汤将军赶紧命令第八十五军派出八十九师迎战,该师在向城以东的王楼与梧桐村打了一个钟头的小胜仗,但是却又与敌人粘上,不得脱身。三十一日下午汤接到蒋公指示:“临峄台韩之敌,经我军连续猛攻歼灭过半,其退路被我军断绝,增援无望,尚作最后挣扎;临沂方面之敌,苦战之余,放弃战场。竟分兵向台儿庄转进;淮南之敌,不顾侧背危险,向蚌淮间集结;晋南豫北只敌,不惜放弃既得地区,抽出兵力,以图策应。足以证明,敌人对于鲁南会战之重要性,并且我军已全胜之现状。希严令所属,作最大之努力,为战略上适切之协同,促使绝对的胜利,以利全局,发扬国威,有厚望焉!”蒋公已洞察全局,胸有成竹,从容面对。
汤接蒋公知识后,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定,让第二十军团迅速转移,让出大路,,使其北来日军与第十师团在台儿庄会合,然后我军把所有来敌包围在台儿庄及附近村落,与孙仲连集团军协同将其歼灭。
四月四日,总攻开始。各军师团在指挥官引领下,向各日军目标展开攻击,扫荡敌人。在中国军队用不怕牺牲的猛烈冲击下,敌人终于支持不住,开始溃退。炮兵第七团用优良的弹着点攻击敌人疏散退却部队,敌人炮兵竟无还击,判明敌人炮兵已先行撤退。战斗中八十九师五三0团第二营营长黄鼎壮烈牺牲。据前线部队报告:在好几处,发现我男女同胞被日军杀害,惨状不忍目睹。于是知道敌军已经崩溃了,台儿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台儿庄在一九三八年四月六日下午四点趋于平静,夕阳正在西下,天边如血样红。
四月七日正午,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颁下追击命令……
中国军队在继续战斗……
四月八日蒋公电令军团长汤恩伯将军,并转全军将士:
“台儿庄胜利,敌寇就歼,军心丕振,为我最后胜利之开始。我将士奋勇牺牲,致此战役堪为民族史上留下光荣一页。批阅捷报,殊深感慰,惟有再接再厉,勿以初步胜利而骄衿,务当倍矢勤劳,益加惕励,努力继续追击,克竞全功。”
关于台儿庄一战,到底日军被我军毙伤多少人数?始终没有准确的数据。当时传说为三万余人,估计有点夸大了。日本史学家给出的答案是:一万一千九百八十四人。
但是,这一切过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中国的劣势装备的军队打败了日军优势装备的军队,打破了强国不是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是中国对日战争最大的一次运动战、阵地战,并获的完胜。
战争,在人类历史中不断发生着,只有为民族存亡而战斗的才是真正民族英雄。在对日战争中,我们记住了李兆麟,杨靖宇,赵一曼等等。那么,还有这些国民党的抗日战士呢?难道就不应该记住他们吗?我想:那些冲进敌人阵地上为民族而厮杀的七十二壮士,在我们的脑海还有他们的形象吗?没有啊!作为后辈,我们感到愧疚,因为我们把他们遗忘了。
这里收录了第廿军团其第八十九师与第四师在台儿庄及以后战斗中伤亡统计如下:
八十九师:官佐伤102人,阵亡34人。士兵伤4034人,阵亡1914人。
第四师:伤官佐85人,阵亡47人。士兵伤3823人,阵亡2597人。
这只是汇总了两个师伤亡情况,其他部队未计算在内。
七十年了,台儿庄会记住所有为国而捐躯的中华英豪,抗日民族英雄们永垂不朽!
2007年5月1日上海
(以上数据历史资料来源:王仲廉《铁血染征衣——台儿庄敌我争衡战》)
本文已被编辑[那片红帆]于2007-5-2 1:41:48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咖啡茶1234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