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吵架
谢清安
大凡人的一生都吵过一两回架。所谓唇枪舌战,吵架作为一种特殊的战事,亦同所有战争一样以取胜为目的。于是搜肠刮肚恶语相向,争得面红耳赤也要分晓出胜负。
印象中,古代侠士似乎不喜欢斗嘴皮子,他们更偏爱于以武力解决问题,动则拳脚相交,短兵相接,白刀子入,红刀子出。文人政客则不然,历史上不少政治家舌战故事至今广为流传。齐国晏婴舌战楚士名扬诸侯,他智辞脱于楚王三辱也成为佳话。蔺相如凭英勇善辩保全了和氏璧,亦因过人之唇吻官至相位。自先秦到近清,林林总总的奏、谏、政论文,灵思巧辩,严谨推理,旁征博引,令人满饱眼福叹为观止。至于官场上、宫廷中的勾心斗角,语言福祸则更为突出,所以吵架也更讲究艺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成为吵架的暗语,另人心惊胆寒。
专门写吵架的作品并不多见。记忆最深的当数董解元的话本《快嘴李翠莲》。口快如刀多言多语的李翠莲,不惧父母心无兄嫂。出嫁时骂走媒婆,花烛夜打跑撒帐先生,到了婆家,不敬夫君,漫骂夫家兄嫂,连公婆也不放在眼里。结果出嫁才三天便被丈夫休了,最后只得削发为尼。设想像李翠莲这样的快嘴长舌妇,或许也未必能当好尼姑,不把尼姑庵闹翻就足以为怪了。后人把泼妇形象的她,奉为反封建礼教的典范,未免有些牵强附会亦有失文雅。幽默大师梁实秋先生曾写过一篇《骂人的艺术》,认为骂人是极道德的行为,因为在骂人的时候,骂人者总觉得对方有该骂的地方。整篇文章风趣幽默。但骂人不等吵架,单掌拍不响,吵架那是对骂。
呆在一起时间长了,两口子也常喜欢拌嘴。于是有“争争吵吵,白头偕老”之说。不过也未必尽然,若是白天吵了,晚上忘了;今天吵了,明天忘了,这小吵小闹是无伤大雅的。如若一家子烽火不断,升级演绎,吵出了第三者,闹离了婚,那可就是家庭悲剧了。
我还是喜欢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你骂我,我骂你,借别人的嘴巴骂自己。”总之一句话,吵架赢了也是输,吵输了更是输。这大概是人们吵架时难以预料的最终结果吧。
-全文完-
▷ 进入啸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