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辅导我的一个管理本科的学生间隙,我和那个学生谈论起蜀汉的那个多智的丞相大人来,我的那个学生一向对这个丞相大人是很景仰的。而我则不以为然,我对他说:
这个诸葛亮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厉害。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就对他的来龙与去脉做一点胡侃,只当闲聊,不能当真的。
诸葛亮一向住在湖南的山中。当然,他是典型的秀才不出门,全晓天下事的那种类型,很热中打听天下的局势。于是,在乱麻也似的东汉政局里看出最后可能金甑三分。具体见隆中对。当然,我想在当时有这样看法的人应该不在少数,非仅仅诸葛亮一人而已,只是很多人的观点没有他那样鲜明与突出罢了。
自打诸葛亮出世以后,他又干了些什么呢?他一味地阳刚,一味地用强。三把火烧得鬼哭狼嚎,烧得诸葛亮大人名气如日中天。直烧得东吴的孙家也急迫地想和那个惶惶不可终日的卖草鞋的半截子老头联合。最后,在长江边一把大火,烧掉了孟德公的理想与抱负。当然,在这个地方,孟德公是犯了类似高祖刘三在雎水几乎同样的错误,是自作孽,不可活的。怪不得人家要用火烧他。
在这个以后,弱小的蜀汉在根本上只能采取战国苏秦的战术,东联孙吴、西拒曹魏。这个法子是有脑花的人都可以想到的。但是,在用人问题上,就要选择一个对这个问题有认识的,可能坚决贯彻的人来执行。而诸葛亮却选择了一向反对这个方针、也是一味用强的关羽。在这里,要是随便选用一个大将,就是他没有什么名气,只要能够联合孙吴,目的就达到了。就算是孙吴想动这个荆湘的脑筋,其实这个地方也不是蜀汉的本土,又何必那样斤斤计较呢?大方点,给孙吴,要孙吴给蜀汉守卫大门,呢何乐不为呢?
而在关羽采取了两面作战最后失败后,在败退麦城时,他就派出过好象的王平去搬取救兵。但是,守将刘封,这个刘备的庶出的长子,他这样说道,他没有接到丞相大人的将令,是不能出兵的。而关羽在荆湘的动静闹得那样大,身为军事战略家的诸葛亮是不可能看不到关羽的下场的,而他就是没有采取任何的作为,其动机是很可疑的。
接着张飞也死了,刘备的左膀右臂这下子全玩完了。诸葛亮心目中,自己该是最重要的人物了吧?但是,这个时候的刘备却做出了诸葛亮没有想到、也没有法子去控制的一个事件,就是刘备要为他的两个弟弟报仇了。他罄尽蜀汉的七十万精兵,倾巢而出去讨伐应该是盟友的孙吴。这个时候的诸葛亮,觉得自己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仰天哀叹,要是法正在就不会这样了。因此,可以大胆假设,这个关羽就是被诸葛亮设计害死的。而他只是想夺取关羽在刘备心目中地位,谁曾想,他把一个刘备也害死了。从此,这个诸葛亮大人深深内疚,便在以后的岁月里,对阿斗这个小皇帝是唯唯诺诺,甚至是躲出去尽量不见他为上。他为什么这样呢?他不好意思嘛,他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这个诸葛亮的良心是很好,他是受过非常优秀的正统的礼仪、道统训练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他是一个君子。
而就是这个君子害了蜀汉,害了天下,害了人民。他现在在刘备死了后,一心只是忠于一家一姓。就是面对大家都觉得扶不起的阿斗,他也是毫不怨言。但是,人民是会有怨言的。于是,我们的丞相就在百姓面前忍辱负重,尽力化解这样的恩怨。最后,他看见这个政权是不能保存了,就破罐破摔,打吧,方正不打于是死,打也是死。战死比等死要好。他这个时候,想的也只是一家一姓,而没有天下苍生了。
在这样的局面下,身为战略家,他安瓿可能不知道战争的胜负至少需要三个条件,第一个就是民生的稳固、安逸,二就是需要管理层的高度统一、协调,三才是军事层面的指挥和战略。而蜀汉在这个情况下,起码在民生和内政上是不能支撑这场战争的。民生,这个蜀汉很是凋敝,而内政,就是诸葛亮的一封奏疏说明白这个事情。他希望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这就说明了他的丞相府与阿斗的皇宫是两根轨道在运行。这样的战争焉能不败?
而且,就是在军事上,我们这个大人虽然是个战略界,却不是一个很好的统帅。他只是最多可以做总参谋长的人选,现在却要他做最高统帅。这样,他的不知人、不善任的毛病就凸现出来了。这个毛病在街亭的爆发不是偶然的。他不会管理,什么事情都大小躬亲,这样,他不被累死,还有谁会被累死啊?
罢了,闲话说了这么多了。你是学管理的,要知道,管理是采取一切的手段,要他人与自己达到同一一个目的的活动的总称,而我们的诸葛亮大人是早没有知道这句话啊。现在,你就看《管理学》吧,看完后写一个试论诸葛亮在管理上失误的文章,下午我们学习《组织行为学》。好,你去上课吧,我马上就来。
-全文完-
▷ 进入天涯情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