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谈论的话题仍然与哲学有关。
我这个人有个习惯,那就是,说话的时候开门见山,从来不会拐弯抹角。我觉得直来直去,没有什么不好的,性情中人么,多话少话,直说无妨,不听者全然可以当作别人憋了个不响的屁。这时,也许有人感觉不对劲了,或者对哲学也不太感兴趣。其实呀,今天讲的是一个非常平常的一个问题——洗澡。这是每一个人都得做的一件事,在自己身上搓搓擦擦,所以,不必大惊小怪。本文杂而又散,可当作聊天——大话西游而已。
洗澡,我们玉山县家乡话叫作“洗浴(yǚæ)”,这一定让人浮想联翩,或有“茉莉花浴”、“桃花浴”、“鸳鸯浴”之美……不过,我这“洗浴之论”只能之于让人发抖的“冷水浴”,只能之于让人沉思的哲学,至于其它,几乎没有,浮想去吧……
冷水浴?现在都快夏天了,还谈冷水浴?岂不是要笑掉大牙?非也。我这是“冷水浴情结”,留恋着冬天的冷水浴呀!既然是冬天,既然是冬天的水,可想而知,那水泼在身上的是啥滋味。可是现在,春天过去了,本来属于春天的微暖也将转向炎热,这将说明洗澡水之于人体来讲,不再是那么可怕的东西了。(烧热水器的朋友们一笑而过吧)
关于冷水浴的认识是从浙江温州开始的,那是1999年正月初六离开老家去那边打工的时候,老家那时正冷,过年那段时间还下着雪呢。其实温州也是蛮冷的,也下雪。我从那时候开始,就坚持洗冷水,从来不烧水,其实那时的我并没有现在这么多感悟,也没刻意地要求自己要去洗冷水。不过,在那里我的条件差得“衣薄、肚扁、被单”的地步,所以我也不会刻意地去烧开水。就这样,在无奈的冲击下,我走到了现在,走过了8个冷水春秋。
当然,在2000年曾有过一段时间用热水,之后,在离家的日子里,几乎没用过热水,除了那一次。那一次大概是2003年前后,我住在厦门仙岳村,那时住的房间是半张床宽,连屁股都不能侧转的小屋里。那天,天气很冷,我的意志力下降了,有点打退堂鼓的感觉,我全身起鸡皮疙瘩,毛孔全部直竖了起来;所以,我就把“热得快”放在水桶里。“啧啧”,恰恰在这时停电了,水都还没冒气呢,在这寒冷的天气里都还没冒气,你说水冷不冷?唉!仿佛这是天老爷给我安排好的,不允许洗热水?我只好提着水去了浴室,说那是浴室,其时只是能放一桶水,能泼泼水而已。我把心态调整了一下,还是让小疙瘩们缩了回去。水还是自然地泼了下来。虽然,牙齿可能会“咯”那么几声,其实我亦无所谓了。
其它用热水的时候还是有几次的,那虽说是情愿的,却也是“被迫的”,因为我老妈关心我的身体,所以,回到老家用冷水泼,那不是要拨了皮呀?我老妈一片好心能当作耳边风吗?不过,我在家的日子很少,虽然我是一个非常有“恋旧情结”(我的亲戚、同学、同事、朋友。我用过的东西,我到过的地方,我玩过的,吃过的……),可是我只把她放在心底,然后追寻我所要追寻的足迹去浪迹天涯,飘来飘去……
“冷水浴不冷”,其实这是生活中的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人的矛盾心理在于害怕与突破了害怕的包围,这需要信心与勇气,或是自信。当一桶冷水放在跟前的时候,心里已经在嘀咕了:“我受不了了,我行吗?太冷了!”其实,只要能踏出第一步,第二步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当冷水泼上去的时候,人本能地打了个“冷战”,但这些冷水带走了身体肌肤表面很多的热量,因为,从全身可以看到水气的喷发,我甚至看到过的是眼前一片濛濛薄雾,整个浴室都是水气,这些水气都是因为,低温的水遇到体温转化而来的。当然,要是用泉水自然是有点温的,冬天的地下水温度比地上温度高。可我用的是正常的自来水管里冷冰冰的水,从这一点上看,我还是没有给自己走后门的理由。
第二步的水雾茫茫已经诞生,然后基本不会觉得太冷,一般般,正常化,而且还有点不太舍得离开浴室了,真的,我说的都是心里话。当洗完澡出来后,穿上薄薄的衣服,很长时间都不会觉得冷,而且全身都是发热的,最明显的是两只耳朵。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冷水带走了肌肤表层的热量,大量的热量流失,使得身体之外的空气温度显得比身体表层肌肤的温度要高,而且,体内温度大大地高于表层肌肤温度;从外到内的感触,从内到外的热量传递,所以,全身都是热乎乎的,而且,不会感冒,身体素质也提高了,一年到晚几乎都不会感冒。
切记,不能在浴室呆太久,因为,人体体能虽说无限,亦是有限,在冷水战中,毕竟流失了人体太多热量。如果出现发抖得利害,或是毛孔竖得夸张,那可能就有些危险了。
另外,如人体污渍太多,太久没洗澡,降低衣服的保暖性。这可能跟分泌物的化学成份有关?而太勤于洗澡也不利于健康,因为有损肌肤的自我免疫能力。所以,“澡”对于女性来讲,更为重要,以“净身”为佳,也之于其它意义的“净身”。这说明“浴”的重要性。人不可能无“浴”。
我个人认为,冬天,三五天净身一次为佳;春秋季两三天为佳;夏季,一般温度一两天一次,特热时节为一天一次,最好不应一天两次,或三次,这对身体大大地伤害,超越了度。当然,这些都由个人的劳动强度、活动程度有关,可以相对地上下浮动一两天。万事万物都得讲个度,此度也因人而异嘛。
暖水浴,原理很简单,暖水在身上流下,并不能带走多少热量,热热的肌肤遇到寒冷气流怎能不冷呢?再说了,穿上衣服后,肌肤表层温度没变化多少,而且,身上还是有点湿气,风化蒸发时带走热量,很难保暖。和冷水浴截然不同,它是内外结合的暖流效应,风化蒸发对它不起作用。
我说的原理都是八年来的自我感悟,也许并不科学,所以切勿效仿。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在偶尔一两次之中形成,它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没有这种习惯的人,千万不要偶尔尝试,这样容易感冒。
不过,从保健学角度上讲,我觉得有下面几个方面可以引申一下:
一方面:心态。
这是最主要的一点,我觉得心态平稳可以让人年轻。平稳是有思维、有思想的平稳,而且心态是积极乐观的平稳,她不是一种沮丧、绝望、沉沦。思维能力极强,思想矛盾尖锐。从这个意义上说,心态好,包括要有丰富的思想与思维能力。只要保持平稳的心态,又保持了复杂、充实、活跃的思想,或许对生命的活跃程度有所帮助。平常平稳的心态,被人看作是庸,可他是会以量变转化为质变的。一个人一直重复着平常至恒久,那么他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不平常之人。此修为境界之延伸,包括生活工作态度与处世哲学,她们干扰着生命画面的精彩,并影响着健康;也包括灵性、觉性、悟性、慧性等。
一方面:素养。
这方面来讲,素养是在社会上培育出来的,需要内涵、素质、修养的体现。这些都体现在,人类之于艺术:语言、音乐、文学、科学等等范畴之内。她在于心灵上的锻造,也在于思维上的锻造。
一方面:锻炼。
没有参加社会活动的人,只以心态为首是没有用的。参加劳动,或正常锻炼身体,都能增加人体体能。其实我的冷水浴也是恒久的锻炼之一。让思想在锻炼中凝炼,让灵感在锻炼中启发。
一方面:食欲。物物不挑,物物相补。物物相斥,物物相克。都与度有关。
我觉得口感好,跟人的生活状态与工作劳动状态有关。一般而言,吃惯了某程度的东西,再吃一些未达标的东西,那就不得了了。我向来都是穷人,向来吃苦耐劳,所以我向来可吃饭三大碗,菜三大盘,萝卜白菜样样皆爱。我的身体无人不赞之健。工作,可日日夜夜;爱好,可不吃不喝,隔天隔夜;食谱,啥菜品起来都是好,啥饭吃起来都是香。所以,我是一个不个性之人,却之于最个性之人也。我也曾多次参加全程国际马拉松赛,才八十多里,不算多嘛。当然也之于勇气,之于技巧,之于体质等。
一方面:性欲。物物一挑,一一相补。物物全美,物物全丑。都与度有关。
我觉得爱情的力量是无比的,但对爱的要求是有限度的。人即为阴阳气之合体,又分阴阳之男女,如过爱,则不及;如低爱,则阳空。所以,爱情是要珍重的,一辈子的事情,用以适当的滋润,不能让阳气大泄,而阴盛阳衰,命不长也;女性亦然。
一方面:医疗与保健。此次次要也。
我觉得其实并不是说他不重要,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病源。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在控制病根、病源之上。如果身体是非常棒的,还需要这些吗?即以自然而然地医疗,自然而然地保健。
且说我,实际年龄与身体表现年龄相差六七岁。我没享受过荣华富贵,我却受尽了人间苦难;我没有吃大鱼大肉,我吃尽了粗茶淡饭;我不是被动员,我却是个运动员,我上了高山,下了田地,工作劳累,肩挑驮背。我没进过医院,没吃过保健品。也许,我只是个特例偶然?但是,我得回归我的悖论哲学。
我的食谱调节,对于美食保健家来说,或许太不科学,没鱼、没牛奶、没面包、没鸡蛋、没水果……有啥没啥。我天天吃的是特快的快餐:红萝卜、大白菜、小白菜、圆包菜、海带、长豆、四季豆、豆腐、苦瓜、狗肉、猪肉……我是有啥吃啥,物物皆美。一般来讲,我有三大主食菜:红萝卜、白菜、猪肉。我更是一个没肉不行之人。不过,苦瓜却是特主食菜。
小时候,我是不吃苦瓜的,因为苦哇。不识苦滋味,尝尽甜蜜果。却不知此甜果在小时候是虚浮的,当长大之后,口味变了,终于明白了,此苦味才是人生之真实,人生之真谛。苦瓜是甜的,而且是永恒的甜蜜。无论是冷水浴刺骨严寒之后之于我的暖流回旋,还是贫穷、辍学、失业、失意铭心刻骨之后之于我的成家立业;无论是战争磨难之后的温馨和谐,还是男女交欢,痛苦缠绵之后的快感与惬意……
世界是丑陋的,她是之于美好之上的丑陋。
世界是美好的,她是之于痛苦之上的美好。
为了世界的美好,流星与过客积蓄了长久的压抑,等待暴发,机逢适时,相互摩擦,两厢情愿,在天与地的长空中划落了瞬间的晶莹,带来了真正永恒灿烂的微笑……
《每日一讲•两小时一记》系列之一
2007.04.07日凌晨星期六厦门安兜
-全文完-
▷ 进入慧通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