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还你一个真正的诸葛孔明阳光咖啡

发表于-2007年04月24日 下午4:48评论-3条

诸葛家族在当地是名门望族,但他们的祖籍并不在阳都,而且也不姓诸葛。据史料记载,诸葛先祖原本姓葛,在今天山东诸城的枳沟一带居住,大约在西汉初年迁徙到阳都。当时阳都已有葛姓家族,为了与当地的葛姓家族区别,诸葛亮的先祖就在“葛”姓前面加了一个诸城的“诸”字,以表示本家族的来历。从此以后,中国才有了“诸葛”这一姓氏。

到了东汉末年,诸葛家族突然大放异彩,英豪辈出,成为三国时期显赫一时的大家族。

西汉中期,诸葛家族出了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诸葛丰。诸葛丰在汉元帝时出任司隶校尉,这是一个相当于首都警备司令的重要职务。他以执法严格、为人刚直而著称于当世。

诸葛丰的道德风范和政治品格在他的子孙中世代传承,丰富发展,到了东汉末年,诸葛家族突然大放异彩,英豪辈出,成为三国时期显赫一时的大家族。

这一辉煌肇始于诸葛珪和诸葛玄两兄弟。

诸葛珪是诸葛亮的父亲,当时在离家乡不远的泰山郡任郡丞。郡丞大致相当于行署副专员这么个职务。

诸葛玄是诸葛亮的叔叔,是位交游广泛的名士。他既有名士的学识,也有名士的眼光,在他年轻时结交的朋友中,有两位后来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这就是大军阀袁术和刘表。

史书上记载:诸葛珪娶章氏为妻,生有三男两女。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钧。在大哥之后,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

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年轻时重点研究儒家经典,以孝顺而闻名。后来他避乱江东而被孙权重用,并逐步升迁到东吴的最高军事职务———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更是青出于蓝,一度在吴国总揽国政、权倾朝野。

诸葛亮有一位堂弟,名叫诸葛诞。他在魏国出任军政要职,位及人臣。

由此可见,诸葛家族在这一时期,不仅仅是英才辈出,而且他们在三个相互敌对的国家中都执掌权柄。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而他们中最耀眼的明星,无疑是诸葛亮。

在沂南县诸葛亮雕像的背后,有一组关于他的浮雕画像,其中一幅表现的是他幼年时的幸福时光。实际上,诸葛亮的童年甚至于他的一生都是极其坎坷的。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亲就先后离开了人世。他们兄妹几个只好投靠叔叔诸葛玄。这时,诸葛玄早年的一位朋友发迹了,他就是大军阀袁术。袁术此时已经占据今天安徽江苏和江西一带的地盘。为了继续扩大地盘,他任命诸葛玄为豫章郡太守。豫章在今天江西南昌一带。

诸葛玄对这一任命很有兴趣。他马上就带着一家人去豫章赴任。

诸葛玄一行向豫章进发,一场厄运正等待着他们。

《三国志》上说:诸葛玄到任以后,朝廷不承认袁术的任命,另派一个名叫朱皓的人来做豫章太守。无奈之下,诸葛玄只好去荆州投奔好朋友刘表。而与《三国志》同时代的《献帝春秋》上则说:诸葛玄并没有去荆州,而是被朱皓围困在城中。后来,豫章城里的民众叛乱,杀了诸葛玄。目前史学界比较认同的观点是:可能诸葛玄的确死于民众的叛乱。然而在此之前,诸葛玄可能已将诸葛亮兄弟姐妹几个托人送到了好友荆州刘表那里。因此他们没有死于战乱。否则,中国历史上就绝不会有诸葛亮这样一位伟人了。

感谢历史并没有使这位伟人少年夭折,他们姐弟几个好不容易辗转到了荆州,叔叔的好朋友刘表果然是热情接待。

诸葛亮17岁的时候,他决定自立,并在离襄阳城外不远的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半耕半读。

当时,荆州地跨今天河南南阳、湖北、湖南等大片区域,首府在襄阳。刘表是这里的军政首脑。他对诸葛亮姐弟几个一直照顾得很好。在那种战乱年代,对诸葛亮这样一群孤儿来说,这是极为幸运的。更值得欣慰的是,荆州不但是一块安定富足的土地,而且是当时全国非常重要的文化中心。

诸葛亮就曾经在一所由儒学大师执教的学堂里就读,在这里,他受到了系统的儒学训练。几年后,当这位青年学子17岁的时候,他决定自立,并在离襄阳城外不远的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半耕半读。

那么诸葛亮在隐居期间究竟读了一些什么书呢?这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学子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换句话说,千古奇才诸葛亮的学问都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他读过儒家著作。在他后来上表给蜀汉朝廷的诸多公文中,诸葛亮经常引用儒家的各种经典著作,如:《诗》、《书》、《礼记》、《春秋》等。他还读过兵家的书,在他后来所写的军事著作中,很多见解就是从《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转化而来的。特别是诸葛亮著名的八阵图,更是研习前人的军事著作后演化而来的。诸葛亮还读过道家的书,他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读老子的著作后自己的一番体会。诸葛亮还读过很多历史著作,在他后来的一些论述中,大量地引用了《史记》、《左传》、《战国策》中的历史知识。当然,所有这些书不一定全部都是在隆中读的,但在隆中,他的确博览群书,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

这时南阳武侯祠里的一组泥塑,展示的是诸葛亮与朋友们会见时的情景。史书记载,诸葛亮在荆州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谈古论今,关注社会,洞察天下大势。

在诸葛亮四处交游的同时,他的家庭也悄悄发生着变化。

据襄阳地区的地方志记载,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襄阳的一个名门望族庞家,姐夫名叫庞山民,而庞山民的父亲就是襄阳著名的学术领袖、大师级的人物庞德公。

隆中武侯祠里有一幅表现诸葛亮拜师的壁画。因为亲戚关系,诸葛亮经常拜访庞德公,每次去他都恭恭敬敬地向这位长者行跪拜之礼。久而久之,庞德公就发现,这位年轻人不仅有礼貌,还有常人所没有的聪慧与涵养。庞德公非常欣赏诸葛亮,于是就同意作为诸葛亮的老师,把自己平生所学全部教授给他。

后来,诸葛亮还认识了庞德公的好朋友、大学者司马徽。当时,学者们讲究对古代文献逐字逐句地解释和考证,搞得很复杂、很繁琐,而这些知识对于治国安邦则毫无用处。司马徽则非常注重儒家经典中的思想内涵,务求领略古人学说中的精髓。

这种治学方法对诸葛亮的影响很大。史书上说他读书是“独观其大略”,也就是看个大概。这绝非不求甚解,相反,他很善于领会书中的实质内容,而且勤于思考、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名师的指点下,诸葛亮读书迈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诸葛亮选择一位丑女为妻,不仅在当时被传为笑谈,就是到今天也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诸葛亮结交过一位很特别的朋友,名叫黄承彦。他很欣赏诸葛亮的人品和学识。有一天他突然对诸葛亮说,我有一位丑女儿,头发黄、脸上黑,不过她的才干倒是与你相配。诸葛亮听后居然同意了这门婚事。

隆中武侯祠里有一组木版画展示了这桩著名的婚姻。这就是黄承彦的女儿,名叫“黄月英”。

据传说,他们夫妇婚后生活很幸福。诸葛亮随刘备出山后,一直南征北战,黄月英在家里辛勤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成长。传说这位女士还绝顶聪明,她发明了一个会磨面的木头机械人,后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在黄月英的帮助下发明的。 

结婚后,诸葛亮突然发现岳父一家的社会关系很复杂。岳父和刘表是连襟,当年,荆州首屈一指的实力派人物蔡瑁把两个妹妹分别嫁给了刘表和黄承彦。也就是说,刘表现在不仅仅是诸葛亮叔叔的好朋友,还是自己妻子的姨父,关系更进了一步。

而在荆州担任重要军事职务的蔡瑁则成了诸葛亮妻子的舅舅。

鉴于黄承彦家的家族背景,很多人猜测,诸葛亮是否为了投靠权贵而拿自己的婚姻作了一场交易呢?

《三国志》上说,诸葛亮躬耕陇亩期间,“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是齐国著名的宰相,在他的辅佐下齐国登上了霸主的位置。乐毅是燕国名将,率军攻下齐国70余城。两人都是功勋盖世的国家栋梁。诸葛亮拿自己于他们相比,说明他志向高远,决不会满足于通过裙带关系在荆州小打小闹。事实也证明,他后来并没有依附刘表在荆州谋得一官半职。而是继续读书交友、静观天下之变。

不过,有了黄承彦这层关系,诸葛亮与荆州政界和军界人士的接触就更进一步了。通过这些渠道,身居隆中的诸葛亮能够更迅速地了解时局的发展、朝廷和诸侯等各类人物的政治动向以及当时各政治集团内幕活动等情报信息。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拿出的那份著名的策划案《隆中对》,就是他此前对天下形势进行充分了解和正确分析之后而形成的一整套战略思想。

当时荆州出名的读书人很多,刘备因为徐庶的话,就去求见在荆州士人中名声并不很响亮的诸葛亮,可能性不大,除非是基于以下两种考虑:一,有名的读书人都被刘表搜刮光了,刘备只好去找二流名人;二,刘备是想仿效“千金买马骨”的故事,通过走访一个年青人,来提高自己爱才的名声。

总之,不管刘备因为什么原因去亲自登门找的诸葛亮,既然正史上采用了这种说法,就姑且相信吧。但是后面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隆中对》。《隆中对》素来被认为是极其高明的战略方针,但是仔细研究之下,就可以发现它具有两个很大的缺陷。一是“联吴”和“据荆”的矛盾(孙吴也想要荆州很久了,两条狗都盯着同一块骨头,怎么会不撕咬?不过,这个问题与主题无关,姑且不谈),二是怎样取得荆州的问题。就第二个问题来看,诸葛亮这篇《隆中对》如果是献给刘表的还情有可原。刘备当时只有小小一个新野,他怎样才能拿到荆州?诸葛亮再聪明,也不是邪教妖人,他不会知道刘表什么时候死,不会知道曹操什么时候南下,更不会知道刘琮那么简单就投降。没有这第一步的实行方法,《隆中对》就是一纸空文,它也许仍旧是很好的战略方针,但是大而无用,不会吸引当时连屁股也坐不稳的刘备。

因此,有人估计,《隆中对》的基本策略,其实刘备早就明白,他不过看看这个小年青思路是不是和自己一样,既然大致相同,也就不管细节了,先聘出山再说。还有人认为,所谓《隆中对》,不过是诸葛亮和刘备长时间谈话中的一些片段,连缀起来而已,本身并不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对策。

先放下《隆中对》不提,诸葛亮总算出山了。可是他出山没所久,曹军南下,就把刘备打得惨兮兮地向东逃跑。演义中大篇幅渲染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其实在正史中,根本一笔都没有记载。诸葛亮出山以后的第一份功劳,其实是过江东,说孙权,联合抗曹。赤壁之战以后,“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其间的借东风、伏华容、收四郡本来就子虚乌有,而且直到这个时候,诸葛亮也主要负责内政和外交工作,根本没有上过一线去打仗。

诸葛亮第一次上阵,是在刘备攻打四川的时候,兵困葭萌,庞统战死,没有办法,才召“(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四川平定,“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诸葛)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仍然是文职人员。说诸葛亮用兵如神,起码在刘备生前是看不到的——刘备很少让诸葛亮带兵,并且,似乎也不是很信任他。

前人早就论证过,刘备手下有三大集团:原从(原来就跟从)集团,代表人物是关、张、赵、黄、魏(魏延不是降将,顺带澄清一下);荆州集团,代表人物是庞统、诸葛亮、马良;四川集团,代表人物是法正、黄权、刘巴、李严。而刘备最信任原从集团(都是老哥儿们嘛,可以理解),第二是四川集团,对于荆州集团就要差很多——尤其在老兄弟关羽死在荆州以后。后来法正成为刘备手下第一大红人,“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他爱报私怨,有人劝诸葛亮向刘备进言,管管法正,诸葛亮却不敢,回答说:“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当时的地位并不是刘备下面的第一把交椅,起码法正还压在他上面。

公元222年,刘备东征,被陆逊在夷陵打得大败,凄凄惨惨逃回白帝城。当他东进前,无数大臣都上表劝阻,只有一向主张孙刘联合的诸葛亮一言不发。有人认为,诸葛亮是同意刘备这次冒险举动的,也有人认为,诸葛亮明知道说了也没用,就来个闷声大发财。等到刘备败回,诸葛亮才仰天长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见,其实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不象演义中说的那么重要,所谓“如鱼得水”,只是刘备笼络臣下的一句门面话而已。

到刘备临终时,他心目中比诸葛亮更加重要的臣子,如关羽、张飞、庞统、法正、黄权等,死的死,走的走,他才“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实际上让诸葛亮负责民政,而让李严负责军事。“建兴元年,封(诸葛)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诸葛)亮。”至于诸葛亮军政大权一把抓,那又是以后的事情了。

讲了那么多,究竟要说明些什么问题呢?我们要说明的是,诸葛亮并不是演义中所描写的“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的军政两道奇才,而且也不是一出山就成为刘备心腹第一重臣的。要说他最大的才能所在,大概是在政治斗争方面,这就必须要从三大集团的互相倾轧谈起……

刘备手下,最受信任的当然是原从集团,其中,关羽于219年兵败被孙权擒斩,张飞在221年被部将张达、范强所杀,麋竺因为兄弟麋芳投降东吴而“惭恚发病”死去,孙乾在刘备入蜀后不久就over了,简雍卒年,史所不载,但也没有他在刘禅朝廷中的任何事迹,估计死在刘备之先。原从集团所剩到诸葛亮时代的,大概只有资格较嫩的赵云和魏延了。

刘备第二信任的,是四川集团,其中,法正死于220年,黄权在刘备大败夷陵后,被迫北降曹魏,许靖和刘巴都死于222年。有分量的只剩下一个生在南阳,但于川中归备的李严了。

这也就是说,刘备死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禅即位,改年号为建兴,当此时也,原从集团已经没落,四川集团有权有势的也只剩下一个李严了。而诸葛亮处心积虑地终于搞掉了李严,才得以总揽朝政。

史载,李严又名李平,刘备病亡,“(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为辅政大臣,后又屡次升迁,名爵亚于诸葛亮。但是,在刘禅登基以后,李严的官爵虽然上升,却逐渐丧失第一军事首脑的实际地位。先是诸葛亮亲自统兵南征,根本架空他那个军事统帅,继而李严从永安移屯江州,再以抵御曹真南侵之名兵赴汉中,日益接近诸葛亮控制的中枢政权。等到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更干脆夺其兵柄,只让他押运粮草。蜀道难行,粮草往往不能提前到位,连诸葛亮自己也“每患粮草不继,使己志不申”,现在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李严了,李严不出岔子才怪——而且,如果有人正在找你的岔子,想逃可也逃不掉啊!

关于李严之被贬,史书上说:“(建兴)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乃废平为民,徙梓潼郡。”乍一看,李严(平)确是罪有应得,粮草押不到前线也就算了,干嘛要骗人呢?干嘛要献谗言召诸葛亮回兵呢?但仔细想想,却感觉疑点甚多——李严何如人也?以一蜀中降将而为刘备重用,使为托孤重臣,诸葛亮也说他“部分如流,趋舍罔滞”,不管其人心术如何,起码才能出众,非庸懦颟顸之辈。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耍出如此拙劣的把戏来呢?正当诸葛亮秉政,后主尸位之际,而能不顾自己亲笔书信还攥在别人手里,就两面大编瞎话,这种所谓“阴谋”,白痴也不会相信!

总之,李严的政治生涯结束了,诸葛亮变成了蜀汉第一重臣,往好了比是霍光,往坏了比是吕不韦(其实也算不错,没拿他比曹操、王莽,因为他终究有擅权之势,没有逼宫之实)。李严品德不好,也许诸葛亮干掉他是正义之举,但使用那种阴谋诡计,终非君子之所为——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政治上,本就没有十足的君子,否则肯定活不下去,千万别把诸葛亮当圣人。圣人只有孔子,所以那老家伙根本无法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继续,随着诸葛亮的权力稳固,原从集团和四川集团彻底退居二线,荆州帮权倾朝野。总有人赞扬诸葛亮用人唯贤,那么就让咱们先来看看那些“贤”的出身吧——诸葛亮所亲近并一手扶植起来的年轻一代,不外乎继其执政的蒋琬、费祎、姜维,亲如父子的马谡,临终托付以后事的杨仪,以及《出师表》推荐于后主的董允、郭攸之、向宠等。这些人,除姜维是关西降将外,蒋琬零陵人,费祎江夏人,马谡、杨仪、向宠襄阳人,董允、郭攸之南郡人——而零陵、江夏、襄阳、南郡,在汉末同隶属于荆州刺史部,也即他们全都是荆州人,诸葛亮的老乡。原从集团不说了,四川集团名臣济济,又在本乡本土,要说他们的子弟毫无可用者,只好从已经被孙权占领了家乡的荆州人里头挑英才,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因此,诸葛亮之用人,并非或者起码并非全部的唯才唯贤,而是以集团利益为其基础的。他的政治斗争能力一流,是勿庸置疑的。

都说诸葛亮是大政治家,如果这个所谓的“政治”,是指政治斗争的话,我们无话可说,可要说主要指民政的话,恐怕孔明戴不上这顶高帽子。诸葛亮的运补能力不错,当他作为地方民政长官的时候,总是能给前方“足食足兵”,大有萧何遗风。可是这运补能力的背后,是靠合理地统筹安排,以及鼓励生产,还是靠的拼命搜刮,可就谁也不知道了。

诸葛亮终于爬上第一高位,当了整个蜀汉的家,收到的,是一个烂摊子。经济上,《隆中对》里提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可是被暴发户刘备一入成都,大赏军功,搞到国库空虚,虽然后来根据刘巴的建议,发放大钱,平准物价,可那只能是权益之计,长久实行,反而象饮鸩止渴一般。政治上,蜀法严苛,据说刚一出台,“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后人解释说,是治乱要用重典。可是诸葛亮治理蜀汉十二年,这些政策没有丝毫改变的迹象,经济上搞到只靠向东吴出口蜀锦来维持,他自己也说“益州疲弊”;政治上一味高压,人才雕零,学术萎缩,连本史书也没有留下——害得身为蜀人的陈寿,苦于得不到足够的史料,竟然写作《蜀书》,是《三国志》中最薄的一卷。一味秉持旧法,毫不应时改变,诸葛亮能算大政治家吗?

也许,诸葛亮故意维持这种“战时格局”,是为了积聚力量,等北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再加以改变的。可是一则最终北伐也没有成功,他就算有这个心,也成了梦幻泡影;二来讲论历史不能靠猜测,没有体现出来的东西就不能说它有,诸葛亮就算把他的长远计划天花乱坠写将出来,也多空想的成分,没有实行,谁也不能说肯定成功,从而给他戴上大政治家的高帽子。

后主建兴三年春(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据说因为运用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资治通鉴》还说:“终亮之世,夷不复反”。这历来都被作为诸葛亮治政和用兵高明的一大佐证。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史书,虽然大多数作者的治史态度都比较端正,不会瞎加篡改,但是“华夷之别”的封建观念都是很浓厚的。他们根本不把少数民族当人看,觉得中央政权不把他们屠杀干净,就已经很算是善政了。因此,对于诸葛亮征南中,有过多的溢美之词,是可以肯定的。

南中地区,生产力低下,而诸葛亮才平定它,就“军资所出,国以富饶”,究竟有没有搜刮之实呢?而且夷人真的“不复反”吗?《三国志》记载名臣李恢的事迹:“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李)恢身往扑讨,锄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这肯定是有大肆搜刮的就不用说啦,查李恢卒于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而诸葛亮则死于建兴十二年,所以这次叛乱,应该是在诸葛亮生前发生的。

还有张嶷的事迹中也提到:“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以上两证,可以说明,所谓“夷不复反”,完全是虚构的。现在西南地方部分少数民族,还有“孟获七擒七纵诸葛亮,亮不敢再南侵”的传说存在,可见西南夷实际上对孔明的印象是怎样的。

谈完了政治,咱们再来讲军事。首先先要确定,演义上所谓的“六出祁山”及其过程,十成里有九成是虚构的。从建兴六年到十二年,短短七年间,诸葛亮四次亲统大军北伐。第一次确实出的祁山,因为被张郃击破街亭,“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当年冬天,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诸葛)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诸葛)亮,(诸葛)亮与战,破之,斩(王)双”。第二年,遣陈式偏师攻武都、阴平,郭淮来拒,“(诸葛)亮自出至建威,(郭)淮退还,遂平二郡”,属于策应进兵,不计在内。建兴八年,魏遣曹真等攻汉中,“(诸葛)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大雨道绝,(曹)真等皆还”,属于防御战,而且接触规模很小,也不能算。建兴九年,诸葛亮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兵,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算是撤退时候最辉煌的胜利了。最后是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出斜谷,与司马懿对峙于渭水南岸,最终病死五丈原。

史书上就是这样记载诸葛亮北伐的,他屡屡进兵,不仅未能成功,甚至可以说寸土未得。说诸葛亮是大军事家——完全没有成功的例证,怎么证明他军事能力强?何况仔细分析他的用兵,平庸之处,每每毕见。台湾军事史家李震先生说得好:“观诸葛亮用兵,在战略上均只见其正,不见其奇,则无可辩护者,至于演义小说谓诸葛用兵神奇莫测者,乃无根之言耳。”

就以第一次北伐为例。此次北伐,可以说是时机选择得最好的,曹魏以为刘备完蛋以后,蜀中就无人了,根本没有防备,结果被一棒子打懵。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诸葛)亮身率诸军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叛魏应(诸葛)亮,关中响震”,形势一派大好。因此后人评价说,“若(诸葛)亮速进,则三郡非中国之所有也”。可惜,诸葛亮“徐行不进,既而官兵上陇,三郡复,(诸葛)亮无尺寸之功”。诸葛亮行军力求其稳,不肯疾趋,昔曹操“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遂于当阳长坂大败刘备,利有必趋者也;而亮计不及此,死抱住“必蹶上将军”的古训,其与赵括相差几希?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诸葛亮治蜀,不能富国而妄求强兵,其何异于缘木求鱼?况其用兵又实在平庸。南宋陈亮等书生称“孔明以步卒十余万,西行千里,行行然,求与之战,而仲达以劲骑三十万仅能自守,来不敢敌,去不敢追,彼岂孔明敌哉”,认为蜀军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这是诸葛亮善兵的明证。其实战争的成败要依据战略目标是否达成来作判断,诸葛亮的目标是西据陇右,进图中原,他达到目的了吗?他能算掌握了主动吗?一出祁山,张郃直击其必救——街亭,大破马谡,他前功尽弃;二出祁山,曹真料其必出陈仓,使郝昭守之,以逸待劳,又大挫诸葛亮的锋锐;三出、四出,司马懿以坚守之策,教其粮尽自退。由始至终,诸葛亮竭尽心力,却寸步难行;魏劳战之卒少,却收防御战之全功。实际上战争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魏军手里,是以蜀因战益弱,魏被兵不伤,终于有二士灭蜀之役。因此,魏人称“(诸葛)亮粮尽势穷,忧恚呕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虽语带讥讽,细思却也不无道理

蜀国的失败,很大程度和诸葛亮有关。

事件1:关羽之死!

三足鼎立后,诸葛亮将骗来的“荆州”作为出征据点就是一大错误。

荆州虽说是重要军事要地,但东吴始终欲收回荆州,魏国对此地也是垂帘三尺,所以诸葛亮派遣关羽镇守。问题就出在这儿,诸葛亮说的好听,什么“由关将军镇守主公方可安心……”的鬼话,是在陷害关羽。他明知道只凭关羽一人要想受住魏吴均欲夺的荆州是不可能的!

他之所以这样对待关羽,是因为他初出茅庐来到刘备身边后,关张均不服气,诸葛亮做事全凭自己喜好,所以在表面上不表现出什么,但心里对关张是怀恨在心。火烧新野,以少胜多后,关张虽对诸葛亮看法有所改变,但诸葛亮始终不能完全亲近刘备。借此机会,诸葛亮将关羽送到敌方箭靶之上,除非关羽插上翅膀才能避免身首异处。

事件2:李研!!

三足鼎立后,诸葛亮在用人方面仍然固执地以个人喜好为准。弃用一些有才华的志士。比如,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李研(忘了哪个研了),刘备请此二人照顾其儿刘禅。

李研文武双全,可谓全才。刘备死后,诸葛亮和李研两人地位平起平坐,而且李研能力也不比诸葛亮差多少。诸葛亮对其怀恨与心,深知长此以往他将不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后来诸葛亮终于找到机会,李研因为延误粮草一事,诸葛亮将其贬下,弃之。虽然那次出征因为粮草不济而失败,但当时蜀国的能力诸葛亮是明白的。他只是抓准了时机将心头大患除去,所以战役失败,但对于他自己来说是胜利了。

事件3:魏延谋反!

五虎上将中,普遍的排列顺序是:关,张,赵,马,黄。可能有人会说,赵云应该是第一位的,但没办法,谁让关张是刘备结拜弟兄呢。却从未有人说过“魏延”怎么怎么样,魏延竟不在其中。

五虎将评点:

尽管关羽喜欢读书《春秋》等,但关羽桀骜不逊的性格使得他在关键时刻爱耍英雄主义,所以关羽只能算是有些军事才能的“武夫”。

张飞不必多说,除了一身蛮力,没什么特别之处,他的做事风格能头脑在五虎将中应排最后。

赵云深的我们的喜爱,当然也是刘备,诸葛亮最爱的虎将。他智勇双全,曹操对其也是深爱有佳。而且赵云忠心最佳,尤其对诸葛亮是言听计从。赵云在军事谋略方面应该在除魏延的其他3人之上。

马超,属于张飞类型,谋略稍好与张飞。但被诸葛亮平地西川后,马超打了几个大战役后就因为生病而英年早逝。

魏延,在群雄逐鹿期间,魏延在什么时候帮助过一次刘备,因为当时魏延是“自由人”,所以今天投靠这个,明天投靠那个,给人印象不好,但刘备知道他一名全才,欲收留时,诸葛亮却劝刘备不收此人,说“此人终有一天会背叛主公”。

诸葛亮的担忧是建立在别人的流言基础上,与现在的“事实求是”不同。魏延的性情:对于不看重他的主公,他会立刻离去,魏延始终想投靠曹操,但机会就是不出现。眼看跟随自己的部将纷纷离去,魏延才不得以乱投靠。几经周折后,他终于能面见刘备,他想一心为刘备卖命,因为世上人都说刘备最厚道。刘备真正听从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才是掌握军事大权的人,亮使用未给魏延重要任务,两人的争斗从一魏延刚来就已经开始了。

平定西南孟获的战役中,魏延几次献计,均被做事保守的诸葛亮否决。

失街亭,斩马谡。本可以避免,如果当时派遣魏延就不会有此失败。马谡之人由于关羽在世——桀骜不逊之辈。

六出祁山,蜀国已基本无大将,魏延是军中资历最老的,但他说的话一点应有的威力都没有。诸葛亮把姜维作为自己的心腹,继续排挤魏延,魏延的计策一律被他看做是冒险的,不理智的,不妥当的。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过于“稳健”保守,才导致其最后的失败。

诸葛亮死后,魏延心存多年的积怨一下爆发,导致烧毁栈道,欲独自出山,征讨魏国。却被早已部下陷阱的诸葛亮害死,马岱斩下其首。魏延落了个谋反的罪名,成为了千古罪人。

事件4: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这句话是最好、抨击诸葛亮的名句,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为什么蜀中会无大将?让一个土匪强盗出身的廖化做先锋?当然和诸葛亮的用人方式有关,前面已经说到,诸葛亮用人凭自己喜爱,这一点就可以以说是对国家不负责任。曹操虽然用人多疑,但其将领始终是三国中最多,最优秀的。

反观蜀国,除了可以炫耀的五虎将外,还有哪个将领可以单独拉出来溜溜?!诸葛亮在用人上的独断专横,导致后期国家无将领使用的窘状。

事件5:出师表!

几出祁山失败后,诸葛亮的身体越来越差,在朝上与皇帝刘禅说明自己欲在出祁山的意图后,朝野上下一片混乱,没有一个人同意诸葛亮的建议。无奈,诸葛亮回府写下著名的《出师表》来打动后主刘禅。

诸葛亮一心想强大蜀国的愿望是好的,他自己也明白如果自己不出山,死在了蜀国,后人便会骂他没有为国家尽全力。出山就是失败,他把自己的声誉建立在士兵性命的基础上,可见此人是多么的可怕。

单从《出师表》上看,是篇好文章,但从历史当时的情况分析,此次出山是明知道失败也是硬着头皮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阳光咖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把锁点评:

较为详细和通透的解构,读来受益。

文章评论共[3]个
墨冰-评论

  小说就是小说,无法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历史。但是太多的人把<<三国演义>>当作历史书来读,我们确实应该从真正的历史找回真正的孔明。at:2007年04月25日 晚上8:35

人生长恨水长东-评论

对魏延的点评很恰当at:2007年05月24日 晚上8:14

风流邪侠-评论

你怎么把诸葛亮搞得这么小肚鸡肠啊?你爷爷的。关羽会挂还不是因为他太狂啊,关诸葛亮屁事。at:2007年09月15日 上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