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上发出各种信息,寻找旧时的老师、同学、朋友和同庚。
我曾设计一个新颖方案:找与我同年月日的人,相聚庆祝七十岁生日。可是,过去这几年,没有一个人与我联系。后来我想通了,这是非常不现实的事,因为别人怎么相信我?我就不再奢望了。
去年,我通过写文章,回忆过去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渲泄自己怀念的情感,似乎也得到了某种满足。当然,也抱着一线希望:如有我这大年纪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他们也爱上了网络,或可看到了我写的文章,那不就可以联系上了么?何况他们之中不乏有文化知识的人,比我强得多呢!
情况恰恰相反,七十多岁的人,谁有兴趣来玩这个。
我为便于联系,申请了一个电子邮箱(zyll08@163·com),来往信件就在这里看得到,我几乎每天要打开一次,就是没有寄给我的信。
这可能与我这个的电子邮箱设置上毛病有关系,邮箱英文字母“ll”容易看成为阿拉伯数字“11”,而英文字母“ll”后又有阿拉伯数字“08”,这就更容易造成误会,以为是“1108”。为了避开这一毛病,我就又申请了一个电子邮箱(cs-zyl@163·com),作为备用,但很少去用它。
在我写了那《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朋友》之后,看到没有老师、同学、朋友的来信,就很少再去想这些事了。
今天,我突然想起来到备用电子邮箱看看,惊奇发现一封《同学来信》,赶忙打开一看:
朱元亮同学:你好!我是胡无疾。
偶然从网上看了你的大作《我的同学》,无不为之兴奋,兴奋之余又有十二分的遗憾,你是不是朱元亮?这只是我猜的。我就在网上到处搜寻朱元亮,并在网上发布了多条寻找信息。今天,终于从网上看到了你年轻时的照片,并知道了你的e-mail地址,就给你发这个邮件,向你问好!我家住高桥骆家坝铁路小区,希望你同我联系。昨晚我写了一拙作:
七绝 读休闲居士文有感
偶在网上看到休闲居士的《我的同学》一文,有感而作。
三载同窗半世情,高坊离别各西东。
梦中常见少时友,醒罢原为一场空。
几度春秋漫漫路,而今已乃白头翁。
终得“互联”来牵线,难判此君是何人?
啊,多好的同学,多好的情感!
胡无疾,他是我网上寻找到的第一个同学。他是我1954年初中毕业的同学,分别53年了,今天找到他,多高兴呀!这高兴不仅在于找到一个同学这个结果,更在于这网络本身巨大作用的意义!我企盼,胡无疾不应是我从网上找到的唯一一个同学(老师、朋友),应有第二个、第三个……
我衷心祝愿:让网络这个无形的平台,化作友谊的桥粱,感情的通道,握手的一瞬,享受的天堂!
-全文完-
▷ 进入休闲居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