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暗恋桃花源忧世忧生

发表于-2007年04月22日 早上9:45评论-0条

陶渊明曾写过一篇《桃花源记》,“桃花源”一词也由此得来,后来,桃花源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圣地。但桃花源和天堂是大不相同的,天堂是人们在死后灵魂所希望寄托的地方,而且天堂也还带有一种宗教信仰的性质,完全迷惑了人们的灵魂和思想。但是桃花源就大不一样,它是以一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因不堪承受现实之苦,由心而发的一种向往、渴望的方式浮现在人们的幻想之中,带着一丝的美好和宁静来宽慰渴望者的心灵,使之得到虚无的满足和快感,也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一份念想。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渊明心目中桃花源里的大致景象,在他的愿望里,土地、房屋、良田、美池、桑竹、鸡犬、黄发、垂髫成了主导地位,那个地方也只有具备了这些种种的因素才有了能成为桃花源的条件和基础。但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与陶渊明的截然不同,因为我觉得每一个地方都是能够代表两种意义的,比如巴黎,对一部分人来说,它是花天酒地的乐园;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它是代表艺术的圣地。也不知道陶渊明是归隐得太久或是太深,对桃花源竟有着如此繁多的要求,近乎又创建了一个社会。所以我的桃花源相对来说就简单了许多:逝去的记忆和美好的瞬间。

曾经,喜欢红的热烈、黄的灿烂、蓝的深沉、黑的绝对;曾经,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喜欢过的音乐,感动过的故事,都会留下痕迹。这痕迹可以重到深深地嵌刻在心灵深处,躲避掉生活的平淡和时间的洪流,而一如既往。也可以轻到被搁置在思想的身后,联想起来却总不会彻底忘记、,但也就是这一点点喜欢、一点点讨厌、一点点感动所留下的回忆,会在岁月的流逝中被慢慢磨合得苍白无力、遍体鳞伤,直到被我所遗忘。

很多时候我都认为很多事可以明天再做,有些人可以明天再见,于是我暂时放下手,或是暂时转过身,因为我觉得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昨天、今天、还有明天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有些时候,在我放手或转身的一瞬间,有些事就已经改变,有些人已经永远离去。因此,我需要一个地方能够承载我内心全部的最虔诚的敬仰,能够拥有一种如桃花源一样毫不悖乎人性的生存形式,来容纳我、庇护我,带给我无限的希望和坚定的毅力。而那片土地应该是质朴、干净和纯粹的。

人们理想中的桃花源从陶渊明的那个时代就已经产生,一直流传到现在也有千百年了,在这千百年里,历史发生了变化,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人类思想发生了变化,桃花源也发生了变化。

起初的桃花源是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所产生的思想产物,只是一种很单调但却淳朴的社会形式。但是在千百年之后的今天,它早已由开始的社会形式转变成了社会文化,而这种文化是先由巧辩矫饰进步到天真淳朴,有意识地进步到简单的思想和生活里去,成了一种空暇的文化和悠久的艺术。也就是说它已不再是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一步一步去探索、去发现的实际存在的社会,而它也不会再以一种“从口入,仿佛若有光”的形式出现在向往者的面前。它只是人们在无所事事之时幻想出的文化,人们也就继续在这种文化里面去构建自己理想的安定社会,那种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没有喧嚣,而只有和平、只有平等、只有安宁的社会,这是人们在悠闲的时间所构建的,而构建出的理想制度也完全符合一个时代、一个王朝、一个民族的制度,这种构建也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上升成了一种艺术,也就是悠闲的艺术。

余秋雨曾说到:为什么中国的艺术家们总缠着山洞死死不放呢?我觉得他这句话还不如该成:为什么中国的艺术家们总是缠着桃花源死死不放呢?因为我觉得山洞里有一个类似于黑洞的地方,而那黑洞也就代表着桃花源,所以黑洞里面有生命的色彩、有文明的遗迹、有古老的民族。

人们一次次地在虚无中向往着桃花源,最后却又一次次地在桃花源的虚无中遗弃了自己。的确,我们做的梦太多太多,以至于承载着满脑子的梦想,拖着踉跄的脚步,迷失了自我,迷失了身家,迷失了天国,这里的虚无取消了我思索的权利。

深秋的黄昏,迷茫的方向,理想的桃花源。习惯了远路的三毛唱到:“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有人能告诉我,我悄悄地出发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忧世忧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袁野
☆ 编辑点评 ☆
袁野点评:

这样的暗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