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读书札记之一欧阳诗

发表于-2007年04月19日 下午4:26评论-2条

读柳永的《乐章集》

——读书札记之一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著有《乐章集》,存词200余首。他的词朴中有雅,俗里见骨,反映了平凡真实的人性美。他的咏妓词在宋词艺术上开辟了俚俗词的阵地,自立于词坛。他一生仕途失意,而艺术上却取得巨大成功。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别号柳七,福建崇安县人。他出身于一个典型的官宦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柳宜从南唐入宋后,官至都官员外郎。兄弟三人,长兄三复,二兄三接,在当时文坛被誉为“柳氏三绝”。柳永在家乡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大约在20岁,即1003年左右,他为参加第一次进士考试而到了京师。而这次考试落第,成了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他的《鹤冲天》词记载了他的第—次落榜与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挫折,他的词有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等到临轩放榜,小气的皇帝宋仁宗竟以此句怪罪于他,并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后又因《定风波》中“针线闲拈伴伊坐”句,柳永又遭到同是词人,但身居相位的晏殊的当面耻笑,于是纵情娼馆酒楼,并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30多年后,于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才登进士第,最后官做到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据说他晚年萧条,没有子女,病殁于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20年后,得到王和甫(安礼)出资,葬于北固山。

柳永是一代宋词名家,曾经为宋词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是第一位以填词为荣为乐,倾一生精力致力于词创作的杰出词人。他的词在当时受到普罗大众的广泛欢迎,为许多著名文人所激赏和效法,并流入宫中,而且“流俗之人尤喜道之”,“不知书者尤好之”。他的词“传布四方”,“天下咏之”。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说。柳永的词传播如此之广,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他融入了民间新腔俗曲,创作了大量慢词,拓展了词的创作题材,开一代词风。

纵观《乐章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七彩纷呈的艺术奇苑。从美学范畴看,其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是不言而喻的,历代学者对柳词艺术风格的评说,集中体现在“雅俗”这一对应的审美范畴中。对柳永词的雅与俗,历史上各派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一派认为柳词的基本风格是“俗”,他们往往把艺术评价和道德评价掺和在一起,由于不喜欢柳永的文品,而对他的人品也表示反感,反过来又不能对其文品作尽可能客观的具体的评价。另一派却认为柳词的基本风格是雅俗并陈。柳永的人格有着缺点和不足,但他又是一个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人,一个有着独特人格的性情中人,本色之人,对他的词不能简单地以好或者坏去评价,更不能把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风格整体划分为不是一就是二的两种审美形态。他的词朴中有雅,俗里见骨,反映了平凡真实的人性美。其雅俗风格是他双重人格的具体体现,也构成了一代词人独具一格的艺术地位。

柳永的雅词是最早被社会接受的作品,其在题材内容上主要是羁旅行役词。这类词大多是他为官后宦游生活的记录,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既有传统的悲秋情怀,又有“羁旅无友”的落寂的怀人情意,从中也反映他对多舛命运的埋怨和仕途生活的厌倦。

柳永雅词的艺术特点首先体现在他以赋为词,善于把辞赋的长处融汇进曲词之中。他把赋体笔法引进曲词中,增加了词的叙事写法,采用横向、纵向、逆向、交叉等多种铺叙方式,将生活体验通过立体、多层次、全方位的描叙,虚实相应,开阖动宕,扩大了作品的叙事和抒情容量,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如《雨霖铃》,将铺排式的叙事与白描式的写景抒情结合起来,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在语气转折处,用“竟”、“便”等领字和对句来承上转下,创造了情景递进的铺叙模式;其由实转虚,由虚返实,虚实相间,将事、景、情三者巧妙结合,情景交融,层次清晰,波澜起伏,准确地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心理过程,成为《乐章集》的压卷之作。

去福建武夷山,看到曾经被毛泽东激赏并手书的《望海潮》碑刻,如今成为了武夷山柳永纪念馆的镇馆之宝,令无数游客驻足品味。在《望海潮》中,柳永充分汲取了六朝抒情小赋的艺术营养,铺张排比,环环紧扣,为慢词的建立和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艺术途径。以赋为词,发挥慢词的铺叙之长,应该视为柳永开拓宋词艺术表现力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他创造性地把赋的表现手法融入长调慢词后,大大扩展了词的叙事言情空间。

柳永雅词的另一个特点是他的羁旅行役词“兴象高远”。苏轼对柳词曾经有一个重要的评价:“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唐人高处何在?唐诗最具特色的作品应该是盛唐的诗歌,而盛唐诗歌则以气象取胜。在唐朝的天宇下,由于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包容并蓄,蓬勃、进取的社会主旋律折射出盛唐文学胸怀雄阔、俯瞰天下的艺术意象,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诗句,风格沉雄阔大,视野开拓,善于把山水自然的感发与自己的情感融合在—起。柳永一生内心承载着太多的痛苦与无奈,他在创作大量曲词中,很自然地将自己落拓不得志的悲哀,与传统的悲秋情感融合在一起,并通过开阔高远的形象感兴,把内心的感发表现得气势非凡。柳永在许多词作中都喜欢写高远的景色,表现开阔博大的情感和形象。我们看《八声甘州》:“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上片开始两句,作者用极其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一幅秋江暮雨图,通过兴象,浸透了词人浓郁的感伤情绪。接着便是备受苏轼激赏的三句:“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一种对岁月流逝的迟暮悲哀,跃然纸上。“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把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幻灭互为对照,恰如唐诗,意蕴深远雄浑,达到了感发与形象的统一。上片写清秋时节的寥廓萧瑟景致,将文人的悲秋情怀抒写得如江水般深广博大,景情融汇,气象浩淼;下片因景抒情,把写景和相思及人生失意融为一体,在博大开阔的背景下抒发相思和失意之悲哀,显得气势沉雄,兴象高远,确实是“不减唐人高处”,扩大了词境的容量。

柳永的雅词风格指的是柳词的文人特征。柳永毕竟是个士人作家,出生于“书香门第”,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学素养,这是他雅词风格形成的根本基础。福建崇安五夫里的乡老传说,柳永少时每夜必秉烛夜读,后人因名其读书之地为笔架山和蜡烛山。柳永自小受到儒家思想的浸淫,他是正统而世俗的,一生不忘对功名的追求,20岁左右进京参加第一次进士考试失败后,他在《鹤冲天》中描述了自己的愤懑和牢骚:“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从而招致了第二次进士考试的失败,但他对科举功名,一直在作不懈追求。一方面是屡败屡试,一方面想通过干谒权贵和颂圣贡谀达到“进用”的目的。他30多年后终于进士及第为官后,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政治热情和政治才干。柳永的文学根底、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反映到词作中,便形成了他的雅词风格。而柳词的雅,是朴中求雅,独具特色。

柳词的俚俗词的题材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他的咏妓词上。他的咏妓词,历来为许多封建文人所鄙薄。或说他“好为淫冶讴歌之曲,浮艳虚华之文”,或说他“浅近卑俗”、“声态可憎”、“闺帏淫喋之语”。这些评价都带个人的主观色彩。对柳永的歌妓词,不应带着封建伦理观念和特定的艺术偏见去看。柳永的歌妓词是我国封建社会市民文学的一朵奇葩,它根植于北宋市民阶层深厚的社会土壤之中,拥有相当广泛的接受者。透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当时世情百态,尤其可以看到被统治阶级和历史文人视为“草根”的弱女子的人生处境、生活遭遇、心态变化和理想人格等。柳永的歌妓词在宋词艺术中开辟了俚俗词的阵地,自立于词坛。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认为,词至柳永而一变,如唐诗之有白居易,就是指由“雅”而变“俗”,并能自成一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都市词和历被人们称颂的羁旅行役词,也大量吟咏人们平俗的内容。如状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以及词人对市井民间风情的细致观察和生活体验等。

柳永俚俗词的艺术特点,首先是他平民化的表达方式。李清照说柳永的词“词语尘下”,其实指的是柳词的用语通俗。柳永把许多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把历代文人言情表爱的含蓄之风一扫而尽,显得浅显如话,活泼真率。他的《法曲第二》,用的是口头语言,写的是寻常小事,道的儿女之情,“草草”、“未省”、“相将”、“怎生向”、“至头”、“自家”、“欢喜存问”等一系列市井语言,通俗晓畅。又如他的《定风波》,以歌妓的口吻和市井中人明白浅近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被遗弃的下层妓女的不幸命运。它重在事件的叙述而不重在意境的营造,所追求的是明快而非含蓄,是浅近而非隐约。用了“薄情”、“我”、“伊”、“无那”、“和我”等不登大雅之堂的“下等人”的语言,把要表达的意念说得淋漓尽致,不留回味余地。柳永这位天才的艺术家,他是属于平民的,这种以俗为美、明白浅近的表达方式,是他的曲词广为传唱,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其次,柳词的俚俗词艺术特色还体现在他平民化的情感取向上。柳词最基本与最主要的特征是浓重的市民意识和鲜明的市民文学的形式美。在他的歌妓词中,柳永的思想与时俗观念相反,对被“上层社会”视作“草根”的歌妓采用平等观念看待,他不但认为他们外貌美丽,而且性格善良温柔,本质纯美圣洁。在他词中,歌妓如花之妖娆,水之圣洁,兰之芳馨。他用了“芳兰”、“好花”、“美音容”、“惠质兰心”、“雅态妍姿”等等最美的词汇来赞美她们。而且,柳永不掩饰白己与妓女的亲密关系,他在词中道:“风流事,平生畅”,“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在《雨霖铃》中,他写道:“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大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意味,而成千古传颂的名句。可见,柳永完全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下层女子的,丝毫没有轻视、玩弄、逢场作戏之意。在表达这种平民式真率的情感方式上,柳词往往采用直陈其事,一笔到底,毫无娇饰的表情方式,在艺术上表现为惊人的流畅与明快,最易为普通市民所接受。

柳词的俚俗色彩是与柳永一生坎坷命运和他那种独具一格的人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柳永作为宋代的文人,在读书做官的道路艰难跋涉过。仕途失意,文人贬斥,而平民和歌妓对柳永的欢迎,使他走上了一条与歌妓乐工合作的创作道路,因而也决定了柳词的俚俗风格。他广泛接触平民,与歌妓为友,游历各大都市,使他能从民间吸收更多的文学营养,在选材、用语、情感取向上更与市民融为—体。在柳永的人格本质上,他是一位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作家,他遵循生活本身的规律反映生活,而丝毫没有顾及自身的利益,从而导致了他政治的失败,但他却以独特的俚俗风格,赢得了艺术上的巨大成功。世上及第者知多少,能和柳永般留名百世的又有多少呢。

柳永是北宋词坛第一位卓有成就的革新家,他把词从士大夫的歌廷舞席重新引向民间的勾栏瓦肆、羁旅行驿乃至一切有井水的地方,使词由“雅”走向了“俗”。在词由雅趋俗的进程中,柳永的贡献比之白居易之于诗有同等重要的文学地位,对后世白话小说创作等起到了示范作用,推进了中国文学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文的进程。坎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柳永作为宋词婉约派宗师的地位,使他成为唐宋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星辰。

参阅文献:

1、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2版,2001年9月第2次印刷);

2、彭玉平《唐宋名家词导读》(广东人民出版社);

3、苏者聪《应当重新评价柳永的咏妓词》(1995年3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版》);

4、陈新璋《柳永词被接受史三题》(1994年3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5、罗斯宁、彭玉平《宋辽金元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6、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岳麓书社,1989年2月第l版)。

附:柳永词三首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麽。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欧阳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非常喜欢柳咏的词,
看了朋友的文章,
对此又有了深刻的了解。
细腻的文笔,
是一篇好文章。
惜这篇文章不是首发,
期待朋友更多首发文章。
首发网址: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4054395&off=2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朋友的文字很厚重,学习了!at:2007年04月19日 晚上8:32

欧阳诗-评论

这篇文章是三稿,昨天才改的。谢谢at:2007年04月20日 早上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