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做父母?
偶然看了个古代笑话:一个地主突然大发善心,对债户宣布免除他们的债务,但要他们表态来世怎样报答。债户们都说来世给他做牛做马来回报;只有一个欠债最多的债户说:“我欠老爷的太多了,做牛做马也回报不了,来世只有做你的爹才能报答你了!”这个笑话使我幽思良久,报答的方式很多,想来想去也想不出还有什么比做人父母更为彻底的“报答”,因为父母对子女所付出的爱做出的牺牲是无穷尽的。
报答,就是感恩图报,这是双方互动关系,没有施恩者,哪来报恩者?作为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普遍认为是无私的,此话我不敢苟同。从古至今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养儿防老,不是很明显的父母养育儿女的初衷吗?父母也是要儿女回报的。现代人说,我有养老金,无需儿女养老。有一首歌唱道:常回家看看……全社会反响热烈。这也是父母要求儿女回报的一种方式,不过不是经济上的,而是精神上的。父母为儿女竭尽全力、倾其所有,这种超负荷的付出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父母关爱子女的伟大就在于此。
父母对子女的付出,等于开出去一张无期限偿还的支票,这张支票什么时候才能兑现,父母并不知晓,也许等一辈子也不会兑现,但是父母始终在等待。《红楼梦》开篇那首《好了歌》就唱出了可能出现的结果:“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我们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结局。但“孝道”这个概念已被功利所取代而逐渐淡化出人们脑海的当代,我们痛心地看到这种结果在增多。即便如此,父母溺爱子女的“痴心”始终不改。
在现代社会,为父母的对子女所付出的爱是无微不至的、无偿的、盲目的,甚或非理性的;至于溺爱、偏爱更是不在话下,所谓“瘌痢头儿子自家的好”即偏爱的典范。“超级追星族”杨丽娟七旬老爸杨勤冀堪称盲目溺爱儿女的冠军。近日在《小说阅读网》热播的一篇博客文章《一个女网友的真实lu*n伦故事》,记述了一个母亲为了满足20岁读大一的儿子的性要求,竟然以自身肉体供儿子尝试“性福”,文章的点击率已近八万,是典型的非理性的畸形溺爱范例(也包括这位母亲性格上的缺陷)。
现代的父母替孩子做值日卫生已是不足道的溺爱;千里迢迢坐飞机到北京就为了送一碗儿子喜欢吃的馄饨也属平常;儿女高考那更是世界上头等大事,花高价住宾馆备考一掷千金;为了不让噪音干扰,父母甚至阻止马路上车流行驶,摆出一副地球上一切活动都要为儿女高考让路的架势;即便这种近似歇斯底里的举动也招来众多家长的支持……还有什么比做父母的对子女的关爱呵护更彻底更包罗万象呢?
父母对儿女所付出的爱心,无非是子能成龙,女能成凤。这个目的达到了吗?
有一位中学生网名叫烈华的在《红袖添香》网站给拙作《懂得感恩》留言,他说:“家庭的教育是卓有成效的(本人理解这是句反话)。……人们都把我们叫做小皇帝和小公主,按照皇帝和公主的模式来塑造我们,我们自然就会朝着皇帝和公主的方向前进。”最后说:“我们中小学生贵为皇帝,用得着给谁感恩吗?”这最后一句话让天下父母寒心。
我相信这不是父母培育儿女的初衷。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就从烈华说的“按照皇帝和公主的模式来塑造我们”这句话来思考吧。
几年前,海南某大学教师周建湘,采取了另类教育方式:我只养你到十八岁。老周说到做到,儿子小轩刚满十八岁,就被老周赶出家门,一个子儿也不给。老周的教育方式走向另一极端。“不近人情,有悖亲情”,家长们异口同声谴责老周“冷酷无情”。
浓厚的溺爱“塑造”成骄娇二气兼备的“小皇帝”“小公主”!而且“小皇帝”“小公主”还不卖你们的帐,不用给谁感恩。可怜天下父母心!
爱,是不能稀释的,稀释了何来浓浓的爱意?但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还是把溺爱稀释一点吧。老周把十八岁的儿子赶出去自谋生计固然冷了点,但也没必要溺爱到千里送碗馄饨给十八岁的儿子吃吧!
2007年4月15日
-全文完-
▷ 进入康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