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个人时代的证词隐石

发表于-2007年04月14日 下午6:15评论-0条

 1)你只是一个俗人





当在白纸上写下这七个字,不由一阵喟然长叹。你只是一个俗人——作为一个“贴近尘土”的定义,注定逼向它的途中充满无尽的伤感和怅惘。“真实是可怕的”,当代一作家的书就取这个名;记得当初在书店撞见时心中一笑,以为是一个中庸的噱头。经历一些事,才悟出其中深意。

譬如某者曾是国内一文学名刊的编辑,其名在我辈听来如雷贯耳。如此名人学士,自然品高学富,正是我辈景仰对象,心下私自以他作奋斗的目标、理想的化身。某一日有幸得睹他的清矍真容,心中自豪万分,幸福感溢遍周身,对他愈益敬畏。却不料造化弄人,读了他予人写的书序,听了他台上吐的话语,内心沮丧、失望之极。他从高高的云端,我仰望的位置,轰然一声坠落在地,其形状之丑陋,令我一段长时间的失语。本是粗制滥造之文,诘牙聱齿之句,却变成了精酿佳构,行云妙笔,并冠以文本开创意义云云……我辈原是以他作榜样,看了点书,还是能够分辩出来的。悲愤不解之余,想他不过一俗人。

在网上与他人一起留名索要一本杂志,想一睹那一伙诗歌活跃分子的举止面目,他们操持的刊物是如何“纯粹”的。后来书一到,大失所望。杂志开篇一理论文章,由于论点不从具体的文本分析出发,致使全篇充斥的是无法立足的糊言乱语,如一条疯狗上街逮着什么就嘶就咬,满纸唾沫秽不能睹。倒是封二诗人们或集体或个人的靓照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激情,以及他们激情后面耀眼的浮躁——想一下,他们不过一帮俗人。

偶尔进行的评论写作让我战战兢兢。“你只是一个俗人”的声音时时在脑中响起。它提醒我,你只是一个俗人,所以只能够发出人声,绝不能凌空蹈虚。如果期求更多的听众,则这声音必须是来自内心深处的真实人声。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在宣称自己为“文学史”写作,宣称自己代表“上帝”发言……他们语言的洪流淹没了意义。现在,写作者已听不到来自高处的声音,他只能向自己的内心挺进,接近灵魂的低语和呼吸;他只能代表自己发言。“你只是一个俗人”成为恪守真实的最低底线。

是啊,你只是一个俗人。让我就从这个定位出发吧,走出属于人的一排脚印。



05、1、15





 2)事件:12月16日





它作为一个事件的原因是一篇序及一本书:序是山东诗人格式为福建诗人沈河的诗集《也是一种飞翔》写的,题目是《诗歌在下面——沈河诗歌印象》;书是一本《意象派诗选》,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的,定价1·25元,我买时只花了2元。不用说,它一定来源于某个旧书摊。对,它来自西门坳的一个旧书摊!

一序一书被摆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出现在12月16日这一天。

12月16日早上我在收发室得到了沈河送我的诗集。格式的诗文是我所喜爱的。他有他自己独特的见地。而一个有自己独特见地的人,则表明他在眼下诗坛泥沙俱下中的挺出,带给人鲜花之于荒地的清新和欣喜。譬如他说“目前的中国诗界,一种日常主义的琐碎开始弥漫。受‘去伪存真’观念的支配,一些人的诗写业已探底,其文本形态表现为下作与下流。”这引起我的共鸣,可能也是大多数有识人士的共同感受。

另外,他在文中对史蒂文森《坛子轶闻》的解读引起了我的兴趣,解除了我的疑惑。由于个人感悟能力的不强和相关知识储备的不足,我对《坛子秩闻》一诗的理解只处于懵懵懂懂的境地。格式的解读为我拔掉了通往理解之路的门闩,认识到了《坛子秩闻》中的诗学经验。格式说:“史蒂文森喜欢说‘事物本来怎样就怎样’,这种客观意味着最好的诗人应当彻底地拒绝‘我’的出现,拒绝一切来自‘我’的东西。正如他那只毫无意义的‘田纳西的坛子’,因为溢出了读者的经验范围,破坏了人们的预感,故而在不经意间恰恰建立了一个秩序和意义的世界”。

有感于评论界的虚假与作秀,我对他这样的话充满了敬佩:“沈河对语言的高度信任,障碍了其对语言内部众多质素的进一步感知。……部分字、词,软弱泛力,可能是主体的滑落使然,也可能是缺乏个人经验的贯穿。”这样的话,在凸显一个真正诗人的洞察力的同时,亦展现了评论应有的正义感。

下午上班时分为诗友逍遥子买茶带路,途经西门坳一旧书摊。想到多日来路过时不曾细看一次,就喊停,就发现了一本小32开的《意象派诗选》,一翻,看到了庞德的名字。花2元钱飞快买下。下午读完了50页的《原编者导论》及一些诗作,对h•d的《奥丽特①》犹感震撼:



 翻腾吧,大海——

 翻腾起你尖尖的松针,

 把你巨大的松针

 倾泻在我们的岩石上,

 把你的绿扔在我们身上,

 用你池水似的杉覆盖我们。



这本书是一个宝。除诗作外,本书还辑有原编者导论,十三位老意象派诗人小传和五篇介绍意象主义的短文。译者就每位诗人写了附记。我隐隐知道,这本书对我目前正在思考的加缪的文字特色:《局外人》中的句子都是孤岛、他的语句经过了沉默的直觉感受的时间的准确度量②,对我目前正在思考的关于诗歌的力度有很大帮助。因为意象派主张意象清新朗丽,“具有大理石的硬度”。

17日,再次展读《意象派诗选》时我想到,“12月16日”可以当作一个事件,记于簿上。

需要注明的是,我与沈河并不认识,仅限于网上读诗交流,得悉姓名。后他出版诗集《也是一种飞翔》,在“第三条道路”论坛发贴赠人,我留下地址。





注:①奥丽特:希腊神话中的山林守护女神。《意象派诗选》p27;

②萨特语:安徽文艺出版社《萨特文学论文集•〈局外人〉的诠释》p47、49。



04、12、17午







 3)一块玻璃隔板





玻璃隔板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譬如在童年,我们常常拿着它挡在眼前,去看周围那些奔跑追逐的同伴,看他们的手臂在奔跑中摆动很大的幅度,看他们中的一个被后者撵上的那种气喘吁吁的样子、潮红水灵的脸。这如同我们坐火车,隔着车窗看到站得很近的一对男女,他们脸孔扭曲,手指着对方的鼻子,嘴迅速地开合着。然后女的乘男方不注意,一下揪住他的头发往后扯,男的立马龇牙咧嘴起来——这样的情境在生活中是常见的,是很平常的事件,可是我们却觉得有趣,脑中充满了对事件的猜想和疑问,譬如我们会去想,男子会不会反过来打女人?事件在最后会是什么样子?他们是夫妻吗?他们的争吵所为何事?等等。

这是为什么呢?

这全因了那一块玻璃。

正是有了那一块玻璃的存在,我们看得到事态的发展,却不能听到事态中人物发出的声音——这块玻璃给我们的思维切开了一道小口子。里面绽出我们的疑问。这有点类于哑剧:仅展现事物的状态。我们只能在事物状态带给的不安中发现对象之间的连接和意义。

王小波曾经说过,艺术的高境界之一是有趣。而所谓有趣,则里面必然有着迥异于我们惯常生活、习惯中的质地。我们在童年爱玩拿着玻璃看人的游戏,正是因为玻璃使那些惯常的事物凸现出有没有声音后的陌生。

在阅读加缪的《局外人》时,会看到这种情况在文中运用得很普遍。譬如:“几乎所有的女人都系着围裙,束腰的带子使她们的大肚子更突出了。我还从没有注意过老太太会有这样大的肚子。男人几乎都很瘦,拄着手扙。使我惊奇的是,我在他们脸上看不见眼睛,只看见一堆皱纹中间闪动着一缕混浊的亮光。他们坐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看了看我,不自然地点了点头,嘴唇都陷进了没有牙的嘴里,我也不知道他们是在跟我打招呼,还是脸上不由自主地抽动了一下”。

《局外人》几乎通篇这样的语调。这种只展现事物状态的方式,制造了一种陌生的叙述效果。

读他的《西绪福斯神话》,就明白他这样做的理由:

“人也散发出非人的东西。在某些清醒的时刻,他们的举动的机械的面貌,他们的没有意义的矫揉造作都使他们周围的一切变得愚蠢。一个人在玻璃隔墙后面打电话,人们听不见他说话,但看得见他的无意义的手势:于是就想他为什么活着”

我们透过玻璃隔板,看到了事物的发展,但这样的一块隔板,并不能砍断事物的意义。现代哲学早已证明,意义包含在现象中。

同样的例子可以在很多作品中找到。譬如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叙述,阿来《尘埃落定》中土司之子的叙述。他们在作品中借几乎没有思维能力的白痴傻瓜叙述,呈现感觉与印象,带给读者一种怪异然而真实的阅读感受。

感觉是片段的,瞬间性的。因此萨特说《局外人》中的句子都是孤岛,具有海明威的硬朗风格。

于此我想到了诗歌中的直觉和超现实主义。

被誉为超现实主义大师的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默谈到他的创作过程时说:“我常常从一个物体或状态着手,为诗建立一个‘基础’。这基础有时是一个地点。诗从一个意象中渐渐诞生……”(2005•5《收获》)

譬如他的《写于1966年解冻》:



 淙淙流水;喧腾;古老的催眠。

 河淹没了汽车公墓,闪烁

 在那些面具后面。

 我抓紧桥栏杆。

 桥:一只飞越死亡的巨大铁鸟。

 (北岛译)(出处同上)



在感觉中定格的物象,它们之间能够建立起意义上的联接,尽管它们的种类可能千差万别。因此特朗斯特罗默说:“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

布莱克•莫里森、安德鲁•莫申在《英国当代诗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马永波译)的序言中说得好:在所有诗人都具有明显不同的个人天赋的同时,强烈震撼我们的是共同的感觉:扩大想象的特权!

 4)一种表达方式:毁灭自己





陈思和在《巴金提出忏悔的理由》(2004•5《当代作家评论》)一文中提到了巴金在《十年一梦》文章中回顾自己“文革”中遭受迫害时的心理变化:“从1967年起我的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了。我把自己心灵上过去积累起来的东西丢得一干二净。我张开胸膛无条件地接受‘造反派’的一切‘指示’。我自己后来分析说,我入了迷,中了催眠术。”所谓的“接受造反派的指示”,就是在被批斗期间,“在‘造反派’的‘引导’和威胁之下(或者说用皮鞭引导之下),我完全用别人的脑子思考,别人大吼‘打倒巴金!’,我也高举右手响应。这个举动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不大好理解。但当时我并不是做假,我真心表示自己愿意让人彻底打倒,以便从头做起,重新做人。我还有通过吃苦完成自我改造的决心。我甚至因为‘造反派’不理解我这番用心感到很痛苦。”

众人皆知像巴金们一大批知识分子、作家在“文革”中枉受地狱之灾。而巴金本人,除了上面文字中他陈述自己内心严重畸变外,他的妻子于1972年终因不堪忍受,在屈辱中患病死去。

我想起了耄耋之年的巴金在“文革”结束后为成立“文革博物馆”昭告后世、警惕历史重演而四处奔走呼号的事;想起自己阅读的与“文革”有关的书籍《一个人的圣经》、《中国1957》、《一百个人的十年》、《夹边沟记事》;想起了王小波——这个用一生捍卫自由的勇士,他在《弗洛伊德和受虐狂》一文中对人在高压磨难下的人格扭曲性格变异作如是归纳:“人若落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会把把这种痛苦看作是幸福,用这种方式来寻求解脱”——这种临界状态的疯狂反常行为,成了拯救自身的手段!那么,如果再进一步,人没有被折磨致死,他会怎么样?

一个人为了摆脱难以忍受的侮辱和痛苦,连一种消极的自我麻醉措施都不能起作用的时候,那么他就只有——疯!

这样我就想起才读的阿来新长篇《随风飘散》(2004•5《收获》)中的人物桑丹。桑丹是一个疯女人。她带着儿子格拉流浪到这个藏地的小村庄——机村。这个让全机村最看低看贱的女人,却有着贵妇一样的容貌和举止,但在那样的年月里,她是永远贵妇不起来的。格拉本是一个聪慧善良的孩子,但在那样的年代,跟着母亲遭致种种非难,最终致死。阿来安排了一个通明世道的老奶奶,这个老奶奶常常代替神明发言。阿来这样来写格拉对那个时代的“呕吐”:



“格拉生于贫困肮脏的环境,却对各种气味有天生的敏感。这种敏感,让他对桑丹身上的一些气味,对于机村的许多种气味,都感到难以下咽——这些气味常常让他恶心不已,常常在背人的地方哇哇地呕吐。

兔子的奶奶见过他这种莫名的呕吐,叹着气对人说,这种娃娃从来命不长。她说,这种娃娃在别的地方就是天承异禀,‘可是,你们知道我们的机村是什么吗?一个烂泥沼,你们见过烂泥沼里长出笔直的大树吗?没有,还是小树就在泥沼里腐烂了。知道吗?这就是眼下的机村。’没有人接老奶奶的话。没人敢接这个话。”



众口烁金。当机村的大人小孩都口口声声整齐划一地称致兔子于死地的那枚鞭炮是格拉放的时候,众人汹涌而下的污蔑把弱小的格拉置于一个烂泥沼里,格拉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勇敢和诚实,他看到的只有暴力与疯狂,只有背信弃义与落井下石的狂热。在这种环境下,格拉的逃避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可走:死!

阿来通过对笑容的描写来表达生活中的磨难对桑丹的“摧残”:



“格拉对母亲说:‘桑丹啊,你的眼神要这样就这样吧。奶奶临走的时候说,’说到这里,他看见桑丹歪起了头,好像在思索什么,眼神也好像要汇聚起来了,但这只是片刻工夫,母亲脸上又显出茫然而又空洞的笑容,‘奶奶临走的时候说,要是你不这样,也许你是整个机村心里最苦的人。’

母亲还是那样没心没肺地笑着。”



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也就没有了痛苦。冯骥才说得好:在灭绝人性的时代,人性的最高表达方式只有毁灭自已。

《随风飘散》写的是一个村庄的衰落史。这篇小说让我看到阿来是一个没有用笔绕开历史的作家。没有忘记历史的作家的作品带给人以厚重和力度,我从中看到了人类的良知在延续在有力地搏动。

这样作家的劳作,使我想起了法国诗人艾吕雅的《为了在这里生活》,其第一节是:



 蓝天撇下了我,我点起了一堆火。

 点起火,以便做火的朋友。

 点起火,好进入沉沉的冬夜,

 点起火,为了更好的生活。



04、12、19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隐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千山我独行点评:

细心阅读的笔者将个人时代的证词,注解剖析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