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题目,以为是一部立足于科幻的叙事诗,从头细览,方觉是一篇根植于现实的抒情诗。长诗满怀对亲人、朋友、爱人的挚爱;饱含对家园、地球、宇宙的歌颂;蕴含对人生、人性、命运的思考。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揭露、鞭笞,又有对未来的向往、追求。
全诗分宇宙篇、生命篇、地球篇、精神篇,共四章二十八节。篇幅不长,语言简练,但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初读此诗,已是万家灯火沉睡时,世间的一切声响仿佛都被夜所吸收,就连平时吵人的挂钟也敛住了呼吸,也许是在倾听我的心跳。因为我的心已然和着作品的脉搏在狂舞,我的情已然伴着作者的激情在燃烧,我的思想已然被作品升腾,我的精神业已被作品升华。
虽说我被长诗的丰富内涵折服,被长诗的深邃思想震憾,被长诗的真挚情意感动,但缘之我的理解力有限,觉得自己并没有读出作品的全部内涵;因之自己表达力欠佳,并不能真正传达作品的心声。我只能是尽我所能,把自己读诗的点滴体会,书之成文,聊表对作品的感动,对作者的尊敬。
宇宙的奥秘。宇宙是什么?宗教的、科学的、哲学的,各有各的观点,但都不能自圆其说。作者说:“宇宙是广博无垠的物质总量,无始无终的时间总称,是无边无际的空间总和。”“总体看则静,局部看则动,宇宙万物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虽然作者并没有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他把我的思想带到了旷渺的宇宙中,让我的思维也想去触一触这个深奥的领域。所以宇宙究竟是什么,于作者,于我,已经没有太大的含义。我只知道,宇宙是个和谐体,只有保持这个和谐,宇宙才能到永恒。
逝去的追索。人是记忆的动物,没人能彻底走出过去,只身面对现在、渴望未来。也许正是源于能够让过去再现,人的一生才丰富多彩。对远去的儿时的怀念,对逝去的爱情的眷恋,都似一幅永不褪色的画面,于夜深人静时,徘徊在自己眼前,会让不尽人意的生命点缀久违的温情。诗中,主人公对大学同窗——昔日女友心草的虽然深埋心底长达二十多年,但一经提起依然牵动神经的恋情的描写,让我不仅为人类能有如此深远的爱而感动,也是爱之所以成为千古不厌的话题、成为生命代代不息的理由。
人生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人怎么活着,这是一个百人百解的命题。有人为名,有人为利;有人快乐,有人痛苦;有人进取,有人消极;有人为他人,有人为自己。然而,更多的人也许未曾思想过自己为什么活、怎样活,只是因为活着而活着,生命也便在蠕动中无声地延续着,直到终结的那一时刻。作者却把生命之所以得以前行的动力归为饥饿——肠胃、精神、皮肤的饥饿,也就是生理、心理的饥饿。生理的饥饿是人类存活、繁衍后代的需要。心理的饥饿是人类思考、发展进步的源泉。如果只为满足生理需要,这样的人生不如死。作者认为:“只有不让脚下的土地荒凉,不让自己的人生荒凉,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有价值”。
现实的迷茫。作为现实中的人,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情,应该是最起码的为人为事之道。然而,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变幼莫测的现实环境,束手束脚的发展空间,其真正能够自由驰骋者有几人?真正做到问心无愧的能有几人?正如诗中的主人公,在行政上干了二十多年,似乎没有任何的成绩,没有为老百姓做过一件好事,差不多全是靠坑蒙拐骗过来的,虽是虚拟,但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比性。作者正是基于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于是“幻想”自己辞职,从此干自己想干的事业。这不仅是作者在迷茫中为自己探寻出的一条出路,也是为那些浑浑噩噩之人开出的一张“药方”。
命运的担忧。人,也许大多数只担心自己的命运,或是家人朋友的命运,然而,作者却把自己的眼光放远至无边的宇宙空间,关注整个宇宙的生命。星系中的星星,也遵循着弱肉强食的规律,恒星争夺行星,行星争夺卫星,满足着自己的掠夺欲望。当所有天体被贪婪的黑洞浓缩到极限时,物极必反,合久必分,于是瞬间发生大爆炸,一个新的星系便产生。作者看似只是对离我们遥远的宇宙命运的担忧,其实,是对生命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命运的担忧。他用“黑洞”和“暗星”的统治让宇宙失去平衡,来隐喻我们的地球,因着“黑暗”对“光明”阻挠,也将失去和谐。
地球的赞美。人们往往不珍惜拥有的,正如我们天天立足于只会汲取的地球。然而,作者却站在宇宙的角度,隔着远至星系间的距离,通过一架特殊的望远镜把目光锁定在地球。于是青的山、绿的水、红的花、蓝的海、黄的土,都让作者慨叹。正是由于地球母亲的应有尽有、无所保留,才使我们这些在她上面赖以生存的人类能够生生不息。于是,作者由衷地发出对地球的赞美之声:“地球之美恐怕要数它的生命多样性”,“还在于它美得自然、和谐和均衡”。因此,任何生命都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和谐和均衡,只有顺应它的生存法则,人类才能万世长生。
家园的热爱。人常说:孩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家园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天涯还是海角,家园永远是我们无法淡去的风景。诗中的主人公,被称为塔克拉玛干之子,而对着荒漠和贫穷,依然对家园怀着浓浓的情。越是离去万里,越是分离数载,家园的梦越时时浮现在脑海。由此而知,一个人爱自己,才能爱亲人、朋友;一个人爱家园,才能爱国家,爱世界。
未来的渴望。正是缘于对家园的热爱,不毛之地的家园,便成了作者的心病。作者明知,让塔克拉玛干变成绿洲,近乎童话,但,作者并没有因童话的虚无性,而对沙漠家园的未来失去憧憬,而是借助诗中女主人公“心草”的超凡本领,试图让这片世界第二大沙漠变成绿洲。我想,这正是无数个“沙漠之子”的心声:只要世世代代永不放弃,沙漠定会向人们低头。
和谐的相处。作者在对地球赞美之后,对这颗星球的命运发出了由衷地担忧。他认为,人和其他物种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链,任何一节断裂,都会殃及其它生命。科学的突飞猛进,使部分地球人摆脱了愚昧,然而,因之欲望的不可满足性,一些看似清醒的人,便开始自作聪明,把人类看作是高级生命,自私到疯狂掠杀其他物种,使地厚物丰,自然和谐的地球丧失均衡。不仅如此,人类毫无节制地开发,使之满足己欲的同时,也把地球糟蹋得千疮百孔。因此,作者向往和谐,为的是人类的长久。
宗教的憎恶。作者在诗中借“巽”球上的“独眼人”对宗教的“深陷其中,不能自拨”,无情地揭露了宗教的实质:禁锢思想,束缚自由,宗教的清规戒律只是骗人的把戏。“巽”球的人类用宗教压制人的七情六欲,然而,物极必反,宗教并没有戒除作为生命本能的各种欲望,反而泛滥成灾。“巽”球人的无耻和性乱便是对宗教的最大讽刺。作者用意是让我们“由物及人”,看清宗教的真正目的,那便是抹杀人性,拒绝文明,阻止进步。
和平的向往。作者借“震”球的“三眼人”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仇视,对和平的向往。“震”球人有着比地球人不知要先进多少年的高度发达的科技,然而,因为灵魂的扭曲,先进反倒成了他们加快自我衰亡速度的一种手段。他们因宗教而愚昧而仇恨而战争。然而,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最后只能是所有“三眼人”同归于尽。作者于是通过“震”球上生命的完全毁灭,呼吁人类只有远离核武器、远离战争,才能享有和平。
腐败的痛恨。长诗中,作者以其所知历数塔里木腐败分子的种种丑行:他们“任人唯亲,专门奖掖那些跑官要官之人”,因此,使得官僚中“多数是流氓政客,少数是赌棍或好色之徒”;他们“吃回扣、买别墅、养情妇”,“排除异己,打击报复”,“卖官鬻爵,坑害百姓”。作者深知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撼动腐败的“大树”,于是塑造了一个“极端爱国主义者”,借他的手,让腐败分子得到应有的惩处。虽然“爱国主义者沉重地倒在血泊中”,但他的鲜血不会白流,因为“我的心受到极大的震撼”。我想,不仅是主人公,凡是读过此诗的读者,都会感觉周身血液沸腾。
霸权的鞭笞。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然而,有的西方大国,却凭借着自己钱大气粗,打着“天使”的旗号,暗地里干着卑鄙的“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的“魔鬼”勾当。于是,作者无情地揭露着它的丑恶嘴脸:“他们自称是和平卫士,世界警察”,目的是“随心所欲,想打谁就打谁”,“维护世界秩序、保障和平是他们的口头禅”,却“到处扩散武器”,根本愿望是“人类的仇视和相互残杀”,因为“世界动荡和战乱支撑着它的繁荣”。长诗是在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敲响的警钟。只有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联合起来,才能同霸权主义抗衡,才能和平共生。
真理的照耀。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有过灿烂的辉煌,也有过被践踏的屈辱。正如作者言:“她有一万年的文明史”,“是东方乃至世界文明的发祥地”,然而,“在近代,中华民族却饱受西方教徒的欺负”。于是,国人开始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终于,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找到了真正——马克思主义”,“使这支古老的民族重新站了起来,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长诗饱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信,洋溢着对共产主义的憧憬,使我们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精神受到极大鼓舞。
综上所述,我觉得,《宇宙狂想曲》是一部集思想性、批判性、教育性为一体的可读性很强的作品,不仅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也使人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从而扩大和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我深知,我的解读并没能涵盖作品广博深邃的思想,然而,就是我所窥见的这些,已经足以让我拍岸击掌。虽然作品难免有偏颇过激之处,诸如对宗教批判得一无事处等,但也只能是瑕不掩瑜,不会影响作品的整体形象。
本文已被编辑[暖玉]于2007-4-13 17:25:55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暖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