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雅者乐石石韵如波

发表于-2007年04月11日 晚上11:17评论-0条

把自然之物,不雕、不凿、不妄加修饰,将其置于庭院、楼阁、屋舍,聊作观赏、细味品玩的,莫过于石头了。

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灵动的思想性。

从最初的古猿人,他们栖身于石头洞里,低头饮一口山泉,伸手拾一块石头,掷出去击打猎物,后来将粗糙的石头打磨成尖锐的石器,用石头磨擦起火。可以讲,由石头改造成石器,是古猿人进化到人的最大因素。原始的石头为人类走向文明提供了便利,人类在不断的劳动中制出了石斧、石刀、石犁。因此,石器是人类的第一个生产力平台,这是人类的一个思想性飞跃。而那最先想出制造石器的必定是古人类的智者。

跟着来的漫长岁月,人类经过了利用石头描图、刻符号、制造器物、雕刻石像、刻象形文字于石上,考古学家还发现古代先民用绳索串连在一起的砾石,据说这就是人类最早的项链装饰品,也是最早以石头作为欣赏的艺术品。这先人的骨子里可谓浸染了一点艺术的细胞吧!此后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石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飞跃。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从古到今,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爱石者甚多,渐渐的形成奇石文化。赏石文化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特别是到了唐宋时期,从帝王将相到文人雅士,无不爱石。孔子拊石、屈原佩石、陶渊明卧石、杜甫供石、白居易咏石、苏东坡赋石、米芾拜石等;曹雪芹、蒲松龄、郑板桥等大师都非常爱石。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就论述过“君子比德于玉焉”的“天人合一”的赏石美学。人们玩赏奇石最注重的是天然美,哪怕一丝一毫的人工雕琢也是对天然美的破坏。

天然奇石的形体、纹理、色泽再现了自然万物。如大化彩玉石,质如美玉、色彩斑斓;大化摩尔石极具雕塑神韵;来宾纹石线条飘逸委婉、疏密有致;合山彩陶石,石肤如釉、雍容华贵;三江彩卵石浑圆柔润、典雅古朴;天峨石犹如国画大师的丹青遗墨;新疆戈壁石亘古如风、葡萄玛瑙石大珠小珠如玉晶莹剔透,美丽耀眼。此外,还有传统四大名石之首的太湖石、灵壁石,英石、晶莹闪亮的矿物晶体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绝品。 

观赏奇石,要讲究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险、幽等十二个方面,更主要是要从质、形、色、纹、势等方面去把握奇石之美。

面对如此神奇的奇石世界,是真让人惊呼不已。犹如图案石中的国画石,石质细密古朴,颜色绚丽多彩,纹理变化万端,画面韵意无穷:或垂柳依明月,或湖泊映翠峦,或高山唱流水,或伊人赏花枝……。既有轻描淡写,清丽脱俗;又有浓笔重彩,写意抒情。当代著名国画大师吴冠中惊叹:“踏破铁鞋无觅处,终生追求忽显现。今日拜倒石头前,还笑米芾未曾见”;古人云“居无石不安”;又云:“居无画不雅”。国画石画,就是融“石”与“画”为一体;象形石,酷似各种各样的动物,真是维妙维俏,栩栩如生,生动活泼;还有意象石等等……奇石给人的是一种无穷的享受。案头者,盈盈数尺,为常人必备之需。案桌上积书叠稿,若埋首其中,漫漫长日,势必精疲而神耗,苦不堪言。此时如能在案几上摆几件山水雅石小品,聊作怡情之趣,定当心悦神爽,别有一番情致,疲累也就一扫而空。那么无论工作或是学习,都将事半功倍,效果之彰显也就不言而喻。看来,居处、办公室、楼堂馆藏拥有一些天然奇石是“安”且“雅”的。

是的,对一个贤人雅士来说,徜徉于山水之间,置身于满目青山绿水,捊潺潺清流,聆听鸟鸣,望却物我,淡泊空灵,从寻石中寓欢而乐,是逃避喧嚣、忘却纷争、沉入澄明幽深之镜、远离俗尘世界、寻觅闲静的绝好去处。爱石,其实也是人生感悟后的一种信仰。

赏石文化是一种发现的艺术,也是一种心境艺术、一种优雅的艺术。·

孔子提出“石有性,石性仁、静、寿”,将石性和人性相提并论,从而也达到了赏石悟性的最高境界。又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石,源于山、成于水,汇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是上天赐予人间的灵性之物。

人们可以从赏玩奇石中领略大自然的神韵,人与石头相沟通,达到赏石的最高境界,回归自然,心旷神怡,起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作用。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品格。

——赏石者可谓仁、智、雅兼备,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这可否谓之曰:雅者乐石?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石韵如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傲雪迎风点评:

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文字优美流畅,淋漓尽致地记叙了石头文化,很好的记叙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