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发点贴子,其实是还不到一年的事。像我等这般的“英语盲”、“电脑盲”,先前对“网络”只能是“望网兴叹”。这两年像小学生一样练习打打字,继而聊聊天,查查资料,还真对网络产生了感情。
不过,像“斗地主”、“连连看”之类的游戏,我是决不参与的,因为我总以为那是既费时又费神的无益消遣(尽管我的观点大多数人不赞同)。
大概是去年五月吧,有一回无意中进入了“全球作家的家园——老山文学”,里面一篇篇精彩纷呈的贴子,让人怦然心动。于是,怀着颤颤的心情用颤颤的双手注了一个册,随即提交了一篇短文。刚“提交成功”,在网络里就能看到自己的“大作”了,那一份成功的喜悦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于是有一段时日,我以“老山”为家,收集整理了一些零碎的东西。但没多久,就似乎兴趣暗然了——因为提交到“老山”的贴子概不通过审核,即发即看,一天三五篇或十数篇全凭作者做主。这样一来,就好象将贴子放入自己的抽屉里一样。后来,又认识了“芳草网”,但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只发了三、四篇。倒不是这些网站办得不好,主要是发文不受限和不加审核总让人觉得不踏实。
去年12月31日(我还清楚地记得这一天),又一次无意中点出了“烟雨红尘原创文学频道”,那精美的版面和精彩的文稿让人耳目一新。于是,又一次怀着颤颤的心情,用颤颤的手敲击键盘,注册成为“烟雨”的一员。当我的第一篇贴子《家乡的疙蔸火》发出后,只十多分钟,短信来了,单就那句“您的文章《家乡的疙蔸火》通过了本站编辑的审核”就让人心里暖暖的。“烟雨”要求每位会员每日最多只能发三篇文章,这是很好的规定,那种“宁缺毋滥”的风格就足以让人信赖。
“烟雨”中编辑们高度的负责精神,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人品风格,深深地让人折服。即便是“退稿”的贴子,在退稿理由的后面都要附上勉励的语言。这使我想起前些年有农民撰文说,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一句“农民朋友们辛苦了”让好多老百姓感动了好一阵子。是的,或许就是那么一句或几句暖人的话,是会让人终身受用的。
说实在的,虽然走过了三十多年的人生之路,但对自己的“写作”是一直不敢“恭维”的。读书时的“作文难写”,教学时的“作文难教”,是我一生的遗憾,所以,只能用自己的拙笔写一点真实的、不加修饰的东西。当我的《别忘写信》第一次被评为“推荐”贴子时,又激动了好一阵。于是乎,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怀念,对学生的感激,对事业的执著……都涌上心来。
“烟雨”的编辑们用自己的智慧,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能量;无私地扶助着一棵棵幼苗。“内容显得单薄”,“诗要注意分行”,“语言不够凝练”,以及“注意标点”等等中肯的建议,会使一个个初来者渐臻成熟,会使一大批文学爱好者茁壮成长。
相识“烟雨”,才三个月的时间,但那份浓浓的“烟雨情”已深植心中。“烟雨”改版了,但感情不改。有“烟雨”相伴,我一路欢欣!“不求结果如何,只求曾经拥有”,我将继续为我的“曾经拥有”而前行!
-全文完-
▷ 进入黄自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