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急急匆匆回家,手忙脚乱地在厨房演奏锅碗瓢盆交响曲,生怕儿子回家不能及时吃饭。前几天,儿子放学回来神情庄重的要求我中午必须在12点半以前做熟饭,他们1点一刻必须到校。我十分纳闷,小学从来都是两点上课啊,怎么突然提前,儿子还那么郑重其事。怕儿子传达有误,赶忙打个电话给老师。原来是学校这个学期开展向孟二冬学习的活动,号召全体老师像孟二冬一样,爱岗敬业,轻伤不下火线,有奉献精神,并要求每人写出几千字的学习心得。儿子的班主任怕落后,便别出心裁地想让孩子们早点到校,她多教授一些课外知识。听后我哑然,这是国家号召向孟二冬学习的初衷吗?这样学,有效果吗?我们国家究竟需要树立什么样的典型?
只要在“百度”输入“孟二冬”三个字,就会搜寻到几百条有关他的信息,大多是赞歌高唱,旗帜高扬。在一片吹捧声中,我却陷入了沉思。
“孟二冬,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chan*]党员”和“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
2004年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医生做出“禁声”的医嘱后,他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2006年4月23日凌晨1时20分,孟二冬因患恶性肿瘤(晚期),医治无效,在北京市肿瘤医院逝世,年仅49岁。”
这是官方给予孟二冬的生平简介,在孟二冬住院期间,胡锦涛同志多次到医院探望,表达对一个中年知识分子敬业精神的敬意。孟二冬逝世后,胡锦涛同志前往吊唁并送花圈,还亲笔给孟二冬的女儿孟菲写了回信。信中高度赞扬了孟二冬同志的精神,随着这封回信的公开,全国教育界掀起了学习孟二冬的热潮。
我和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一样,深深地被孟二冬同志的事迹感动,也钦佩他带病坚持工作的精神。孟二冬以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和默默无闻的工作,坚守着一个教师对国家、对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职责和神圣使命,他以师者的崇高境界甚至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他的先进事迹再一次证明了,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如果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有这种精神,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将蒸蒸日上;各行各业的职工能拥有这种精神,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开展向孟二冬同志学习的活动很有必要。但如何学,学什么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中国人历来就有随大流追风走形式的诟病和恶习。三月的春风吹来,人们立刻想到了学雷锋,于是,街头巷尾到处张挂着“学雷锋,修补单车”“学雷锋,免费剪发”、“学雷锋,修理电器”的横幅,横幅下坐着几个嘻嘻哈哈的中学生或年轻人。而那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一过,雷锋精神也随之进入冬眠状态,等待来年的春风再将它唤醒。
听着儿子老师的电话,我有了某种担心,教师们牺牲自己和学生的休息时间多补课多耗时,就是学习孟二冬吗?听说某校老师晕倒在讲台上,学校就立马召开全校职工大会,主题是“孟二冬就在我们身边”。难道我们向孟二冬同志学习的是他倒在讲台上的行动?有的学校大会小会天天学,每人每天必须上交学习心得和体会。很多老师疲于应付,就在网上下载凑数,结果交上去的体会大多是“英雄所见略同”。这种流于形式的学习,究竟有什么效果?
今年的“两会”再次强调“以人为本”,各行各业要关注职工的身心健康,避免职业倦怠情绪的产生。各新闻网站还以大篇幅登载“建议少年儿童‘见义智为’不要‘见义勇为’”的倡议,人本精神已逐步得到落实。而我们的教育前线,许多学校,将学习孟二冬的活动演变成了一场“时装秀”,那些美丽的时装闪亮登场之后往往被压入箱底,落满尘灰。
还有一个反常的现象,我们国家的典型、模范、榜样,大多是死人,雷锋、任长霞、郑培民等都是逝世后被追认为英雄的。为什么他们生前就不能享有如此高的荣誉?中国人到底在倡导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媒体我们的新闻单位不能及时发现那些在我们身边默默奉献着的好同志?为什么他们的事迹只有在逝世后才猛然被发掘?活生生的范例不是更值得人们效仿吗?健康的活着,健康的工作不是更符合人们的愿望,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吗?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值得人们反思。
孟二冬,我们该怎样向你学?!
-全文完-
▷ 进入荠花如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