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山区学校里,留守儿童特别多,尤其令人感伤的是有不少的孩子要么父母离异,要么没爹没娘。因此,家庭的不幸往往在孩子心中形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文因情而作,诗因情而吟。这些缺少家庭关爱的孩子也往往感触最多,所写出的句子也就不是无病呻吟,透过浅浅的,但又深沉的文字,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以下的四篇写作,都不同程度地承载着一个长期的话题——关爱留守儿童。
(一)盼亲人(冯兆霞)
爆竹的声音使千家欣喜
团圆的气氛使万户乐在其中
为何欣喜不向我靠近
团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心里满是惆怅
思念,为何这般沉重
无数次充满希望的回头
希望却化着一缕轻风
面对冷清的屋子愁上加愁
亲人的身影萦绕在脑中
将满腔的盼望寄托天上的浮云
亲人啊!何时不让我希望落空
[这是一个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小学后本已失学,后在钻井队的支助下才得以上初中。小作者有感而发,确实令人感动。]
(二)家(李志娟)
泛黄的奖状残留在墙上
依稀可见“三好学生”的字样
凹凸不平的地面上
受伤的板凳零乱不堪
牵牛花爬满枯寂的葡萄架
夕阳斜映在斑驳的砖墙
冬日的年糕
是否还装得满满
那满垢的茶罐
爷爷可曾把它檫干
我对着回忆的枯井开始想象
幸福的模样随之自燃
消逝的旧日时光
是属于那年代应有的沧桑
是记载着家的历史衰亡
是此刻贴在心中淡淡的忧伤
[本诗作者父母离异,她随母亲离开了那个让人伤感的家,但那段“历史”却在小作者心中怎么也抹不去。]
(三)失去母爱后……(陈小兰)
母爱
好比温泉
儿女
在这温泉中沐浴
一旦失去了母爱
那温泉
便变得刺骨
我呼唤
曾经拥有的温泉
我讨厌
这失去母爱的痛苦
那份
永远伟大的母爱
一定会
在我心中永驻
[该生的母亲因患癌症不幸去世,只与父亲相依为命,那份母爱就只有藏在心中,写在笔下了。]
(四)寂寥(黎小霞)
不知旅途何时停留
不知明晓是否依旧
前行的脚步
已颤抖在昏暗之中
生命的意义
已渺茫在世俗的尽头
揽着满腹的悲微
前途
在瞳孔的深处变瘦
就算努力隐藏着泪水
也只能
让伤感独自承受
[该生自幼父母天各一方,她只好寄居在亲戚家,所以常有感慨。]
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在一个群体中,这种亲情缺损的孩子相比那些家庭完美的学生而言,不知要艰辛多少倍,但是,“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往往就是这些孩子,在失望中走出了希望,在痛苦中拼搏出了成绩,在黑暗中赢得了光明,在荆棘丛中开辟出了闪光的大道……愿这些孩子们有自己的美好人生!
。
-全文完-
▷ 进入黄自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