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天就是清明了,春寒仍未褪去,先是料料峭峭,继而冷雨淅淅,天潮潮地湿湿,出门包里总要背上一把伞,而我最不喜欢带伞,即便放在包里,我也觉得沉重,是一种负担,其实单凭一把小雨伞,躲过一时的潇潇冷雨尚可,是躲不过心灵中的那个漫长的雨季的。
每天上下班,我都要独独穿过检察院门前那条熟悉的短巷,以前我不太喜欢过这短巷,总觉得拐角处的臭豆腐摊气味难闻,令人反胃,现在我却选择了,不是臭豆腐的制作改善了,而是过这短巷很少遇见熟人,免去许多费劲的招呼。
走在霏霏的小巷令人想入非非,想这样凄凄的雨还要持续多久?想好几个杏花季节,我的心就一直被雨雾笼罩,久违了,这种感觉。即使不是隔着万水千山,有了这层雨幕,我也只能垂帘探询。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昔日的杨柳风、杏花雨和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已不再,魂牵梦绕的风筝飞满天,如今又在哪里呢?
春天,雨是一道美丽的景致,时而绵绵斜织、滴滴嗒嗒;时而淋淋漓漓、滂滂沱沱,偶尔也有骇人的雷电冰雹。只要用心听、用心闻、用心舔,一切云情雨意,尽在其中。
杜甫诗云:“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雨如多情的女儿,最富于感性,雨雾迷离,清清爽爽,走在雨里,似乎能闻到一点点薄荷的香味,好一番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呀,想到这,心里不禁荡起了一丝暖意。
还记得中学时代,也曾遇上了这样的一个冷雨季节,每到周末,总有同学前来看我,于是结伴去金江水库后的那片树林观雨,最喜渠上的那座石桥,每次离开时总要枕着石板来一张“小桥流水人家”,仿佛能领悟马致远的离愁别绪。其实那时年龄太小,根本解不了曲作家的心事,如今一晃中年,儿时的伙伴除一人早逝,也是深圳、广州天遥地远,我虽留在家乡工作,也是再难去寻旧踪,那赏雨的一页埋在心底,是否梦里重新翻启,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朱自清描绘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轻盈温柔;杜甫吟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那般的善解人意。是呀,春雨没有石破天惊的威慑,按理无论从视觉还是听觉、嗅觉来看,给人的都是一种美感,它不同于“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芭蕉”的凄凉悲楚。人生短暂,谁愿意几番经历风吹雨打?
雨才停,早上换上的西装傍晚又被棉袄取代,冷雨凉风款款回头,一阵寒意袭来,我感觉到连这座小城也是呼吸沉重,每个屋顶都覆盖着灰云,迷蒙的街灯如古老的琴,在细细密密的节奏里,重复着忧伤而沉重的心事——街越来越宽了,道越来越长了,可那河面上漂浮的白沫呀,几时才能消灭殆尽?!
从春雨绵绵到秋雨潇潇,从懵懂少年到而立之秋,最单调也最耐听的始终是这潇潇的雨声,音符简单,组成的乐曲内涵丰富,即便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也愿“寻寻觅觅”一如既往,无怨无悔。
2007·4·3深夜
-全文完-
▷ 进入周竹青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