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金钱辈分理论【独立生活】永远单飞

发表于-2007年04月04日 上午11:43评论-1条

常听人云:有钱的是爷爷,没钱的是孙子;欠钱的是爷爷,借钱的是孙子;花钱的是爷爷,挣钱的是孙子。我不知道钱是什么时候和辈分而且是和男性辈分扯上关系的----因为从没人说有钱的是奶奶,没钱的是孙女----也许是从钱发明了以后就扯上的关系。

对此,梁晓声有过精辟的分析。顺便说一句,梁晓声是我印象中接触较早的敢于大声说话的现代作家,因此我一直认为他的名字很是“名不副实”,我觉得他应该叫“梁大声”。比如他不怕别人说他俗,在很多作品里对钱和有钱人大发牢骚,对有钱人的心理分析得很到位。特别是在《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注:这本书并非如题目给人的印象是政治类书籍,而更像本小说)一书第一章“当代资产者阶层”里,他借用一拥有亿万金钱的来客之嘴,将钱的爷爷、爸爸、儿子、孙子之间的变化过程有条理地分析了一下,大体意思是:一文不名的人过度为钱操心,是钱的孙子;积累了几百万,就成了钱的爸爸;拥有了几千万,就升格为钱的爷爷;超过几千万,上亿了,又开始过度为钱操心,就又降格为钱的孙子。令人读了啼笑皆非,而又令人不禁思考起自己与钱的关系来。这种根据拥有金钱数量而分析人与钱的辈分之间关系的变化,实际就是数量决定辈份。可以称之为“金钱辈分理论”。

钱虽然有“辈分”理论一说,但并非和人有血统关系。我的儿子现在还不怎么明白钱是怎么回事,根据我的观察,他只知道钱是用来买酸奶、冰糕和肯德基的,而且想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俨然就是钱的爷爷----这样说起来,我就是应该是钱的老爷爷。问题在于,我并没有这种感觉。由此证明,钱和人之间没有血统关系。

“别提钱!俗!”我有个很豪爽的朋友,每次吃饭为掏钱争执不下的时候总这么说。我知道他接近家徒四壁,可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奇怪的是,我另一位下海捞了不少金子的朋友,每次聚会,总是扭扭捏捏,决不肯慷慨解囊。从这里看,我穷朋友倒更象钱的爷爷,富朋友倒更像钱的孙子了。其实也是符合“金钱辈分理论”的:钱的数量决定了人对钱的态度。

父母家的墙上,挂着爷爷和奶奶各自的黑白照片。我的爷爷西装革履,架副眼镜,头发朝后梳着,象个有钱的资本家。我对我爷爷的印象仅此而已。根据我父亲的记忆,爷爷此人,生性狷介,满腹学问,心灵手巧,喜欢吹拉弹唱,做过医生,还开过收音机、唱机维修部。我父亲对爷爷的印象也仅止于此,但可以肯定的是,我爷爷不是什么资本家,却由于性格原因,生活得非常潦倒。若干年前,爷爷死于一场车祸,没留下什么钱,反倒因为过早离世,迫使奶奶携父亲投奔亲戚家,日子过得很清贫,还饱尝人间冷暖。后来父亲作为知青下乡,返城时被亲戚告知“最好再在农场锻炼几年”,只好留在了农场。娶了母亲后,经常勉为其难地下地干农活,日子自然也是很清贫。我虽然没见过我爷爷,但我看见照片觉得很亲切。我觉得,我就这一个爷爷,并没有另一个姓钱的爷爷----没有把钱看成爷爷,说明我还不是无可救药。

钱被称为爷爷爸爸,或者儿子孙子,是因为人们对钱的作用过于夸大或缩小的结果。同钱建立起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应该是比较理想的,而拥有的数量,既能满足需要,还能供你有限地消遣一下比较好。但具体数目是多少,我也说不清楚----因人而异。

于二00七年三月五日凌晨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永远单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无缘牵手点评:

金钱本身是没有任何附加价值的,只是一张流通的纸而已。但在世俗的社会里,它却无所不能,无处不到,甚至有了万物难望其项背的“特权”。有了“特权”的东西,想不形成等级才怪呢!这就是现实社会的悲哀!

文章评论共[1]个
梅岭居士-评论

钱被称为爷爷爸爸,或者儿子孙子,是因为人们对钱的作用过于夸大或缩小的结果。同钱建立起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应该是比较理想的,而拥有的数量,既能满足需要,还能供你有限地消遣一下比较好。但具体数目是多少,我也说不清楚----因人而异at:2007年04月04日 中午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