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们与月结下不解之缘。而我,只能置身于月下独思独觅独叹!
一个人接近月光,朵朵夜云疾速地为她遮遮掩掩,使得大地影影绰绰,悠远宁静。当月剖开一朵清高傲慢的夜云,一束月光犹朝晖迎我而来,突然让我感觉,月所给的,并不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或“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感觉。而是温度适暖于我。趁月光正明,我抬头瞻望,月光是那么的美。
何能称月光的美?她之美在画家所不能画,诗人所无能极吟叹尽;她之美在不阳刚朗然、炎热溽闷,美在幽深、旷荡、心抒无际;美在她那无限宽广的手抚着夜间的孤独、寂寞、忧郁的生灵。而月的暖呢?同我共观月的人或许无法感觉到她的温度。而今夜的我却与每一次在月下行路或凭栏望月的感觉基本相同。都会感觉到自己脚下的鞋是五年前的鞋,裤子是二十前的裤子。猛然惊觉自己的全身特紧,而后仰目瞻月。并没有看不到民间传说的嫦娥,却看到了母亲对自己微笑。
日浴体骨,月荡心魂。嗜有观月的人都会潜伏着一种梦思在灵魂深处。当情境合一时,人才从情里寻觅绝佳审美对象,人才从境里寻觅较出氛围的情调。月贶予的皎洁、柔美,我只能愧怍回寻古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表示自己对月的一点心意。顺着沟壑而下的流月,她神秘性更使人无以觅取。在她的一微一动之间。孤寂和不安之时,月下的我唯一觉知自己的家乡有琤纵溪流,模糊的屋顶躺有安详的瓦片,不远堆砌有献给村民好处的草垛,岿巍的山峰腰下阡陌纵横有私情蜜语。如是此今四月,逶迤的绿色包含着感情饱满的坟墓飘起几条纸的色带(纸的色带:指以拇指大的竹子挂起的纸;插在坟头,一般是全白色,部分地方的人也采用其它颜色,夹色的比较贵),月夜下微显得一些离人并不是那么的独孤。
充满生机,洁烟浩渺,万古江流涛腾的高原苗寨,如今只能月下飘忽悠思和陶醉它的朗月永照的美景。
偶然伸指细数,清明节正是农历二月十八,想料那夜必定月之皎皎。可那日孰能上坡为母扫墓?惟有父亲和妹妹,无论怎想也不会轮到年过八旬的祖母。哎!异乡的我好想回家一趟。
啊!月下有生存的万物生灵,孰又能与我共观今月?共苦思涩觅悲叹!
啊!宇宙无穷,人生一瞬,犹如今夜的月还能皎洁多久呢?最高也能撑到天明一刻!
2007-04-02
江西·新余
-全文完-
▷ 进入轩雨抚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